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世人皆知有公文,未曾闻有公文学.1988年1月齐鲁书社出版的苗枫林著《中国公文学》,独僻蹊径,发人之所未发,实为一部拓荒之作.公文,作为传递国家策令、表述政治集团意志的文体形式,在中国大约始于尧舜,或者更早.现存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尚书》,就是一部国家文书汇编,可谓我国公文集之嚆矢.自春秋战国始,绵延二千余年,公文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然而,对中国公文的研究则一直十分落后.最早有刘勰的《文心雕龙》论及公文的写作,后至本世纪三十年代徐望之著《公牍通论》,四十年代许同莘著《公牍学史》,才把公文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和对象进行研究.但较之文史其他领域的研究规模和深度,仍是十分  相似文献   

2.
"接着讲"——一种治中国哲学史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秀昌 《中州学刊》2003,(2):159-163
“接着讲”是冯友兰对自己研究中国哲学史、创立新理学的经验总结 ,也是他对前期研究中国哲学史方法的升华 ;它既是一种治中国哲学史的方法 ,也是一种哲学创新的方法。冯友兰所倡导的“接着讲”的态度和精神、原则和方法 ,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充分显示出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新时期,一带来了中国人民思想的大解放,也带来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复苏和繁荣。在一派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兴旺景象中,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无疑是工作最有成绩的一个领域。它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已经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的经验与教训、希望与困难,正在引起人们的认真思考;而它的发展走向,必将对整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语少数民族文学无疑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它总是处于"中国文学研究"的边缘之境,或严重地说,被遗忘于主流中国文学研究之外。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两点:一是主流文学或文化研究者本能的傲慢,往往在并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学的情况下,就将它排斥、遗忘;二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往往将自己的研究局限于某一个  相似文献   

5.
公文学这个称谓,众多读者会感到陌生。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只有公文,而没有公文学。历史上,虽然个别有政治眼光的学者,写过研究公文的著述,发表过一些颇有价值的见解,但鲜有成其体系者,且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公文研究有很大进步,先后出版了一些公文写作、文秘手册之类的书藉,多数还是局限于公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知识介绍,缺乏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很少着眼于独立学科的建设。而现在,无论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还是对于公文自身来说,都迫切需要把公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尽快地推进学术研究领域,使这门迟到的科学放射出应有的光  相似文献   

6.
<正> 1966年爆发并持续十年之久的那场文化大革命的确是“史无前例”的。它在古今中外文明史上都是一个奇迹。它使古老的中国文化呈现出一种难以理解的特殊状态,形成了特定的“文革文化”。它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但它的影响不可低估,至少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心理中仍然可以发现其斑斑点点,因而研究这些课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兼论"红学"非学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红学"研究存在种种问题."红学"一词可以用,但它不是学术;<红楼梦>研究应纳入到"文学评论"之中;"红学"不是显学,也不应该成为显学.<红楼梦>是中国许许多多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它.  相似文献   

8.
<正> 漆侠教授著《宋代经济史》上、下册已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我国古代经济史断代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它的问世,无疑将有助于打开宋代经济史研究的新局面,对宋史其它领域及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也将是一个推动。本文试图对它作一粗浅分析,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过去多把它看成是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问题,把它放在政治和经济矛盾的领域来考察,这当然很重要,但却忽视了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冲突的结果。如果我们把中国农民战争也当成是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把它看成是一种文化冲突,可能更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式的渐进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的渐进革命。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不能说已经取得成功,还处在转轨的阵痛之中,但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也不是有利无弊的路,但它毕竟是一条可行的路,是利大弊小的选择。中国式的渐进改革这个命题有三层含义:第一,它是一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革命;第二,它具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渐进性;第三,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写作学的振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年来,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文章写作学,在中国大地上重新崛起。它如同一座山峰,引人瞩目;如同一支河流,注入四方。评述和研究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文章写作学,对于繁荣当代中国文化,进一步振兴文章写作学科,是十分有意义的。中国是个文章大国。从古至今,各种各样的文章,浩如烟海,累累无数;研究文章写作的理论著作,也是林林总总,丰富多采。在中国古代文论中,除了论述文学创作的文论之  相似文献   

12.
<正>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已经度过了41个春秋.对于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文学的研究,在1949年以前就有人在进行,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它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应该说是50年代才开始的.回顾41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正> 十七世纪,在启蒙思潮的洪流中,我国思想界产生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理论——“君王论”。它既是一种政局观,也是一种历史观,在中国思想史上,这是一个颇值得研究的课题。(一) 概览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变迁,君王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也是认识的对象。思想家  相似文献   

14.
<正>从事任何一门行业的工作,都有它的资质要求。这里所谓资质要求,不是说不具备某些资质的人就没有资格研究中国哲学,而是说,具备了某些资质,可以促进中国哲学研究水平的提升;而且,这种要求对所有从事中国哲学的研究人员而言同样是有效的。因而这里所提出的诸种资质并不意味着笔者已然具备,仅仅是根据笔者的有限经验和感悟,提出相关建议而已。  相似文献   

15.
<西行漫记>是一部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历史性的新闻著作,同时也是美国中国学发展新阶段的里程碑.它推进了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现代中共党史学诞生的象征性著作;开辟了美国中国学研究的新方法,影响美国中国学形成了注重现实社会功能的重大特点.它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中国观,让西方人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革命摇篮.  相似文献   

16.
金宏宇 《中国社会科学》2012,(6):170-183,209
副文本是正文本周边的辅助文本。应当全面、辩证地认知副文本。一方面,它是正文本的互文本;另方面,它是整个文本的构成部分;正面看,它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史料、阐释、经典化等多重价值;反观之,它则可能对正文本产生遮蔽、拆解乃至颠覆的负面效用。副文本研究使中国现代文学的再解读乃至文学史重写具有了从细节和边缘处切入进行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宗教学通论》是宗教学研究领域里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著作,它在理论建构上有以下特色: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宗教构成的四大基本要素及其内在结构的学说;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广阔的视野和浓厚的中国特色;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发展;理论信息量特别巨大。这部著作不仅对中国宗教学研究具有开创意义,而且是对以往宗教研究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8.
<正> 探索、研究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对着的一个重大课题。广东是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起步较早的地方之一,广东改革、开放的实践、试验,给我省理论界探讨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所以,我们广东的同志,应该更多地、更好地对广东的情况、问题进行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其极丰富的内涵,不是一句空话;研究它,就当然不能空洞地去进行,而必须从它多方面的具体的建设实践中去探索,去开拓。  相似文献   

19.
精彩小品     
最有中国特色的学科 ◇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曹念明在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学术会上指出;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最有条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是中国文字学。西方虽有一些汉学家,对它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他们的理解总是有限的,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西方20世  相似文献   

20.
叶朗先生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中国美学史专著。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上,都有它自己的特色。一、对中国古、近代美学思想作了分门别类的研究,显示了它的系统性和特色;逻辑地说明和论证了中国美学思想的产生、发展的历史和理论成果,指出了认识中国美学史的途径。从该书的研究内容上,显示出一种系统性:把中国美学史看作一个大系统,其下又有许许多多由美学家和美学理论组成的小系统,通过对小系统的深刻研究而揭示大系统的内容、特征和发展。其特点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