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标题中的Lc和Le分别指汉语普通话和英语语言,→指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整个标题意为操汉语普通话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语言过程中过渡语里的吞音问题.吞音是Lc→Le过渡语语音的主要特征之一,有必要进行研究.本文试浅析非自然环境下或指导下的Lc→Le过渡语语音里的吞音现象,以揭示Lc学习者学习Le语音的过程及其学习特点.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阅读的不同形式 ,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朗读能够培养学习者对声音 -符号的认知水平 ;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增加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有助于加深记忆及教师对学习者阅读理解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以优选论为框架,分析了中国学习者在习得英语辅音丛、首辅音丛sC、不完全爆破和重音时的错误原因。通过对受试学生英语读音情况的分析和错误的优选解释,发现母语汉语的负迁移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形成的主要原因。英语学习者中介语语音的研究对英语语音教学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汉腔英语的产生是中国学习者英语重音意识淡薄的结果,而导致重音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是汉语语音意识的影响以及英语词重音规则的复杂性.研究从认识心理的角度讨论了汉语在语音意识层面对英语词重音意识培养的迁移作用.结论是汉语语音意识中的声调意识扭曲了学习者对英语单词音节之间轻重差异的感知,阻碍了词重音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调查问卷为工具,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探讨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语阅读态度和英语阅读态度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学生的汉语和英语阅读态度都有待提高,同时两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汉语阅读态度积极的学习者通常也持有较积极的英语阅读态度,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6.
对汉、英音节结构等的异同进行辨析,是学好英语语音的关键。本文对汉语和英语在音节结构、语流、 声调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帮助英语学习者学好英语语音。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高校长期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英语阅读词汇的模糊性问题,造成实际理解输出上有重大偏差,挫伤了许多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对英语、汉语中出现的一些具体短语、句子作一定的对比研究,找出在不同语言中词汇歧义现象是否具有一定的结构相似性和可比性,以期对语言学习者或语言爱好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以阅读策略的分类研究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和汉语阅读中使用的阅读策略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在区别了总体及具体阅读策略使用频率差异后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使用的策略频率要高于汉语阅读,如自我暗示、制定阅读计划等阅读策略与汉语阅读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心理概念和利用注释等阅读策略则远远低于汉语阅读时使用的频率。在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英语阅读教学和策略培训中应改变学习者阅读目的和重视元认知策略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处于语言结构的最外层,是语言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汉语普通话与英语在音位、音节、和节奏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找出汉语和英语在语音的特征与规律方面存在的异同,得出两者在语音方面差异性大于相似性。只有了解一定的汉英语音理论知识,我们才能理解掌握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在语音方面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0.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虽然二者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且并未使学习这两类英语的人们之间达到不了解的程度,但这使英语知识不太丰富的学习者经常感到困惑,给他们的阅读理解、听力、语言交流、写作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通过典型的例证,分析了英语在语音、词汇、拼写、语法和习惯用法等方面的区别,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增强排除这方面障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借鉴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福建农林大学192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进行实证性研究,分析他们的阅读理解成绩与阅读策略使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理解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更善于选择和使用阅读策略,尤其表现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3)。因此认为,阅读策略的使用与学生阅读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情韵朗读模式是在表层朗读和节律朗读基础上增加了超常韵律特征而形成的一种能表情达意的语音链,它的形成过程也是认知结构改造或重建的过程。读者从领悟文本获得主观体验 ,到因声求气、声情合一的朗读表达 ,最后完成生理激活而传递感情信息,使读者、听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实验证明,特定的超常韵律和相应的感情状态都可反复。随着时空的变化和读者对文本领悟的不断加深 ,情韵朗读的认知发展还会产生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 ;不同阶段都是前一认知阶段的延伸,又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与深化。所以 ,情韵朗读模式是一个多层次、多成分的复合认知发展过程。它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还能使读者和听者在认世界的同时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也有助于提高语音合成与识别的感情度。  相似文献   

13.
英语学困生阅读障碍的语音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学困生英文阅读障碍一直是英语教学与研究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综述,肯定了个体英语语音经验和技能与阅读成绩存在着显著的依存关系,主张英语学困生阅读障碍与语音缺陷有着必然的联系,并认为探索英文阅读障碍的语音成因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4.
出版的产业转型与出版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读者的地位不断凸显,阅读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大众“悦读”与“超阅读”现象出现,阅读的媒介形式拓展,阅读的文本形式变化,图片的视觉效果得到重视.对此,编辑主体要主动适应,并将之贯穿于编辑活动过程的始终,通过不断地自我调适,与读者建立科学合理的和谐关系.即进行读者调研,了解读者的结构与层次、动机与心理、现阶段的兴趣与需要、潜在读者与现实读者的布局等;分析、把握读者,制定具体有效的读者方案与编辑策略;方便、服务读者,实现编辑活动的价值目标;重视读者信息反馈,调整编辑主体行为,调节出版物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围绕戏剧文本解读时互动性文学话语建构的实质,提出戏剧文本话语多层分析方法。以话剧《雷雨》文本为基础,通过分析语音结构、词汇/句法结构、会话结构和语用策略等层面的文学语用模式,动态地解释戏剧语用效果,发现作品表现出形式美、互动性和思想启发性的特点,强调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深层主观世界的交流,作品呈现一定的现代主义创作趋势。戏剧语用文体认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考察文学价值所在,验证文学批评给予作品的可能的解释方式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阅读在学前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得到社会、家庭、教育研究工作者的重视。但随着儿童读物阅读状况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 ,为了使研究工作以及实际的阅读行为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 ,并更好地为儿童读物的创作者和出版者提供现实依据 ,就迫切需要对目前学前儿童的读物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此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范围内对194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内容涉及学前儿童读物的重要性、拥有读物的数量、购买读物的标准和依据、读物的内容和类型、读物的利用状况和利用方式、购买场所及购买年龄、对儿童读物市场的整体评价等多个方面 ,并就调查结果在儿童年龄、性别、居住地区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程度间的差异状况进行了显著性检验 ,得出了儿童读物仍然是诸多教育媒体中家长和儿童最喜闻乐见的媒体等六方面结论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不同类型读者的心理;分析了读者阅读心理其目的是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增加心理思维,使图书馆业务工作富有心理科学逻辑,从而充分适应现代化的要求。研究了读者群的阅读心理,从教师读者群体及大学生读者群体的三个阶段,即新生阶段的期刊阅读倾向及服务对策,大学二、三年级阶段的期刊阅读倾向及服务对策,毕业生阶段的期刊阅读倾向及服务对策进行分析。结论认为研究读者心理是做好读者工作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前正在进行的计算机与电子通讯技术所引发的这场新的传播革命,将对受众(读者)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的纸质印刷出版物受到了电子出版物的强有力挑战,受众(读者)的阅读心理和习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新的传播技术大大缩短了受众(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但受众(读者)也须注意不要被新技术异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外国文学从很大程度上说是一种跨文化的文学阅读活动,20世纪的文学理论告诉我们,跨文化的文学阅读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个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择取什么样的阅读视角的问题.后殖民主义理论特别指出,当一个弱势文化在阅读一个强势文化的文学时,阅读视角的问题经常会表现得更加突出.我国对英语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明确地反映出我国外国文学界的研究立场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存在一种自动认同西方大国的倾向,我国的英语文学研究常常将英语文学与英美两国文学等同起来.而要拓展我国的英语文学研究,必须首先调整我们的阅读视角和研究立场,在摆脱殖民心态的前提下坦然面对英美以外的一切后殖民英语文学.  相似文献   

20.
古籍标点之正确与否,对读者影响甚大,标点正确,则能便利阅读,帮助理解,反之,则会设置障碍,增加疑惑。近读孙安邦点校本《云自在庵随笔》,觉得存在一些标点错误,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与理解,有必要提出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因举书中十例,并试为改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