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秀莲 《北方论丛》2023,(3):117-125
鲜卑人季春大会饶乐水,秋冬“阴山却霜”,已经暴露出《敕勒歌》中敕勒川、阴山下可能是南北两地。从秦汉至唐宋,不论是史籍载记,还是文人赋诗都佐证阴山是今医巫闾山;饶乐水在鲜卑故地,是鲜卑拓跋氏与库莫奚、柔然等部落攘夺之地。“饶乐”的完整读音为“袅罗个”,汉义黄、潢。《金史》记载泰州(黑龙江省泰来)附近有黄水与铁吕川,黄水即是今嫩江,黄水西铁吕川即是敕勒川。古代敕勒川在今嫩江以西,也是鲜卑故地。《敕勒歌》本为鲜卑语,是以鲜卑为核心、多族群大联盟的生活之歌,游牧生活写真。  相似文献   

2.
《粤风》是清代学者李调元编辑的一个民歌专集,于乾隆四十七年纳入《函海》初次刊行。它的问世,实在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我国古代民歌的发展,大体可以划为三大时期,即诗经民歌时期、乐府民歌时期和明清民歌时期。明清时期是我国民歌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从明代起,人们开始摆脱儒家传统文艺观的束缚,从多方面高度评价民歌,并开始了个人大量采集编纂民歌专集的工作,出现了象金台鲁氏刊行的《四季五更驻云飞》、《赛赛驻云飞》,冯梦龙的《山歌》、《挂枝儿》以及醉月子的《吴歌》等专集。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上述专集都仍然只是采集汉族民歌的话,那么,清代李调元《粤风》的问世,就把这个局面打破了。《粤风》全书四卷,卷一收粤歌二十九题四十九首,附蛋歌三首,沐浴歌一首;卷二收瑶歌二十首,又瑶人布刀歌一首;卷三苗歌答唱二十二首,又苗人扇歌七首、担歌一首;卷四收壮歌八首。全书共收各族民歌一百一  相似文献   

3.
《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刊发拙作《试论<敕勒歌>的作者及其产生年代》后,学界有关论著,有不谋而合者;亦有辩难相争者,故使这首古代民歌之研究得以深化。笔者不揣浅陋,再从《敕勒歌》的题解、传承和语言变化等方面谈点拙见。  相似文献   

4.
鲜卑生活在中国北方,东起辽东,西至西域,自东汉以来与中原频繁交往,在汉化的同时仍保持了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文章论证了他们早期的民歌所体现的这种民族文化特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析鲜卑民歌的文化内涵,以及民歌艺术风格的独特之处,并探讨了鲜卑歌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敕勒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北朝乐府民歌;同时,也是维吾尔族先民的生活赞歌。过去,我国文学史仅从《敕勒歌》的刚劲直朴风格和田园牧歌美的基调上加以评品和肯定。关于维吾尔族先民—敕勒族开疆拓土,共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贡献,以及北魏、北齐的民族政策、《敕勒歌》的时代、作者、真伪问题,等等,却被人们忽视和回避。笔者拟对上述几个方面略抒己见,就诸方家。  相似文献   

6.
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是现存有文字记载的早期维吾尔先族——敕勒族斛律部的一首民歌。它久已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为历代所称颂。然而这篇仅有二十七个字而百读不厌的佳品,有关它的作者、产生年代等文学史上的重要问题,至今未得到一个起码应有的统一认识。今试探究一、二,以就教于方家。有关《敕勒歌》的记载,有两则史料  相似文献   

7.
关宝学任主编,何少文、佟钟时、贺灵为副主编的《锡伯族民歌集》近期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迄今为止搜集东北、新疆两地流传在锡伯族民间的民歌最全的版本。全书将锡伯族民歌分为叙事歌、旧时歌、苦歌、田野歌、情歌、习俗歌、格言歌、渔猎歌。儿歌、萨满歌、新民歌十大类,有近200首民歌。这些民歌既有反映锡伯族早期渔猎生活的《打猎歌》、《棒打獐子瓢臼鱼》等,又有赞颂新生活的《天山的雪水》、《春天的鲜花》等;既有折射锡伯族宗教信仰的《萨满歌》等,也有表现生活习俗的《婚礼歌》、《哭葬歌》等。《民歌集》折射着锡…  相似文献   

8.
对黎族民歌的分类特征进行归纳分析,有助于黎族民歌的传承保护与研究传播。《黎族传统民歌三千首》是目前涵盖范围最广、收录数量最多的一本黎族民歌集。该书以民歌挖掘整理为主要目的,主要采用了两级分类:一级分类以方言为标准将黎族民歌分为哈方言民歌、杞方言民歌、润方言民歌、赛方言民歌和美孚方言民歌五大类;二级分类以题材内容为标准,在一级分类下又将黎族民歌分为劳动歌、爱情歌、时政歌、生活歌、故事歌五大类。  相似文献   

9.
<正>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李默、林炳熙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盘才万、房先清共同收集编注的《盘王歌》一书,最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盘王歌》是粤北地区历史悠久、广为流传的一首“勉语”瑶族传统民歌。该书反映了瑶族人民的文化传统,介绍了瑶族人民对自然界的认识,以及传播生产、生活知识的方式,反映了瑶族人民勤劳勇敢、热爱乡土的民族感情。  相似文献   

10.
李文才 《江汉论坛》2024,(1):89-102
《代歌》作为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口传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一些鲜卑族早期历史情况的信息,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史诗的性质,但是不应该片面夸大其所具有的史料价值。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一文围绕“代歌内容实际上应该就是拓跋史诗”这一核心观点进行的各种论证,不仅存在预设观点、“以论代史”的突出问题,而且论证也存在科学性问题,诸如“代歌的正式名称是真人代歌”“燕魏之际鲜卑歌”、代歌与“北歌”的关系、对“真人”含义的诠释、“邓渊定律吕,协音乐”的真实意涵、歌谣的作用甚过文字等问题,皆存在严重误读,从而无法准确认识《代歌》的性质。《代歌》作为《真人代歌》的简称,在古代文献亦记述为《真人歌》《国语真歌》,《代歌》作为北魏掖庭、郊庙宴飨等场合演唱的鲜卑族歌曲,实际上是包含有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地的拓跋氏、慕容氏等鲜卑各支族音乐在内的一种“泛鲜卑音乐”。《代歌》具有鲜卑国家“史诗”的特性,它所歌颂的对象并不限于拓跋鲜卑,也包含了慕容鲜卑、吐谷浑等鲜卑诸族的开基、兴废事迹,透露出北魏统治者把鲜卑诸族视为同一民族的感情和心态。  相似文献   

11.
一、蒙古草原上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公元五、六世记的时候,内蒙古草原上流行着一首有名的歌曲,这便是大家所熟悉的《敕勒歌》,辞云: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歌最初是用北方民族语言唱的,据载,公元546年的秋天,高欢在晋阳打了败仗,病卧数月,闷闷不乐,於是命遂从将军一歌手斛律金唱《敕勒歌》。悠远嘹亮的歌声回响阴山,盘旋九霄,高欢等人听了也似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骑着骏马,奔驰在辽阔无垠  相似文献   

12.
一“文化大革命”中歌颂毛泽东的歌曲铺天盖地、不可胜数,最重要的显然首推《东方红》。原歌是晋西北民歌《芝麻油》(一首情歌小调),歌词为:“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哼儿咳哟,哎呀,我的三哥哥。”在延安时期先由安波等人重新填词改成反映抗日内容的《骑白马》,歌词是:“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嘿呦,打日本就顾不上。要穿灰,一身身灰,肩膀上要把枪来背,哥哥当兵抖起来,呼儿嘿呦,家里留下小妹妹。”随后,陕西葭县(今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又重新填词改成《移民歌》,《移民歌》是依照…  相似文献   

13.
《〈仓央嘉措之歌〉与藏族民歌》一文,全面论述了《仓央嘉措之歌》(以下简称《仓歌》)与民歌的关系,重点辨析了目前学术界“《仓歌》就是民歌”的观点。该文共分四大部分。首先,作者从四个方面指出了《仓歌》与藏族民歌的相似点,即语言、结构、比兴和比拟手法上的相似。然后,从作家文学同民间文学的差别、《仓歌》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胜炙人口的《敕勒歌》,以浓郁的感情,朴质的语言,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画卷,迎歌了苍茫壮丽的塞外草原风光。气象浑朴而苍莽,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苑圃中,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好评。来人王灼称赞此歌“发挥自然之妙”(《碧鸡漫志》),明人王世贞将其誉为“乐府之冠”(《艺苑卮言》卷3),金人元好问也曾赋诗赞美:“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  相似文献   

15.
汉乐府民歌的戏剧审美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乐府民歌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束奇葩,现存的不过40首左右。但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独特的地位。历来学者对汉乐府民歌的思想性、叙事性等多有阐述,但对其戏剧性特点却较少有人注意,只有闻一多先生曾指出:“乐府歌辞本多系歌舞剧。”(《乐府诗笺·陌上桑》注)闻先生所说极是。我们从现存的汉乐府民歌中可以看到,确有许多叙事作品,如《平陵东》、《战城南》、《十五从军征》、《陌上桑》、《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饮马长城窟行》、《有所思》、《白头吟》、《焦仲卿妻》等,都是具有这种歌舞剧性质的,有些或许当时就是伶人据以扮演的剧本,只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仅留下一些歌辞罢了。  相似文献   

16.
古松 《中文信息》2005,(6):4-23
敕勒歌是一首至今仍广为吟诵的北朝民歌,由鲜卑语翻译而来。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展现出蒙古大草原的雄浑景象和游牧民族的自由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17.
鲜卑源流及其族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卑族名称的来源,在古代文献中有个较为一致的说法:认为这个民族是因住地有鲜卑山而以山名族的。这种说法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注:“《魏书》曰:鲜卑亦东胡之余也,别保鲜卑山,因号焉。……鲜卑自为冒顿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不与余国争衡,未有名通于汉,而(由)自与乌丸相接。”《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等记载亦与此略同。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古代诗坛上,有两株带着朝露、散发着馨香的鲜花,这便是汉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它们是两汉诗歌的精华.汉乐府民歌来源于汉代乐府机关收集的民间歌辞,现在保存下来的多是东汉中后期的作品,最完整的一部总集是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之名最早见于萧统的《昭明文选》,作者是东汉后期桓、灵之际的一些下层知识分子.本文欲从写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方法等方面,浅析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三句体”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特指这样一些诗歌 :以三句组成一首完整诗篇的 ,如相传为孔子所作的《获麟歌》和刘邦的《大风歌》 ;以三句组成一个章节的 ,如《诗经·王风·采葛》和《越谣歌》 ;以三句组成一个意义层次的 ,如曹丕的《燕歌行》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长期以来 ,很少有人专门论述这一诗歌体式。据笔者所知 ,最早提及这一现象的可能是宋朝的严羽和魏庆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指出 :“有三句之歌。”魏庆之在《诗人玉屑》卷二《诗体上》中说到 :“有三句之歌 ,高祖《大风歌》是也。古《…  相似文献   

20.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它在人民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性格、心理、审美情趣和风土人情.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因此民歌实不愧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精英;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因此民歌的起源问题也就是音乐的起源问题,而民歌的起源,则是民歌发展史上关键性的第一步.民歌源于何方?一说起源于人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吕氏春秋》说帝尧时代有一位音乐家质,他说“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有人则错误地归结为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