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是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的中国化表达,但二者又存在很大的差别。正是由于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化的学术概念,中国学术界十多年的研究也是大相径庭的,不同学者从各自的学科出发对文化软实力进行了阐释,形成了对文化软实力的不同理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的人文精神,即重天道、法自然、尚人道的人本主义、反省自求提升自我的内省主义、尚中贵和的中和思想、克己复礼的礼仪主义。这是中国品格所在,也是世界普存的中国元素,它们不仅能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柔性,而且作为资源要素也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元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社会进行价值整合和规范整合,从而达到塑造中国全新自我的目标。这些思想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同时在经过当今中国的全新阐释之后而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2.
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远程教育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历史性选择90年代以来,新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带来了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信息高速公路、卫星通信技术等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扩大了人们的认知空间———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实现了传统的一体化,开拓了主观对客观世界学习和认知的新兴方式,其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教育技术乃至教育方式的革命性变化。特别是Internet业务的普及,在技术上和经济上使构筑和运行高性能、低价格的远程教育系统成为现实。目前,一些国家已初步形成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远程教育系统。美国作为信息技术高度发达…  相似文献   

3.
提高河北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软实力是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流行的关键词.中共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这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升河北的实力、活力、竞争力,打造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精神文化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中探析了提高河北文化软实力必须谋划制定好发展战略,提出了在工作对策上实施文化工程带动战略,以及建立和完善五大工作机制予以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及测评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实力概念是在文化力和软实力两个概念基础之上形成的,应该几乎相当于后面两个概念内涵和理论的相加或叠加。我们以文化软实力概念为中心,将文化力概念和软实力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原来各自独立的软实力或软权力理论与文化力理论融为一体,构建出一个吸纳、兼顾文化力理论和软实力(或软权力)理论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虽说对文化软实力的准确测评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建立一个能化繁为简的较为直观、方便的表达方式或公式还是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或理解文化软实力问题及其分析框架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系统中各种因素的整体体现,取决于政治制度和价值体系、科技与教育的实力、文化遗产和文化产品、国民素质与道德水准,也包括知识、体制的创造力和决策、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实践等因素。我们根据这些因素的影响因子,大致可以建立一个粗略的测评公式。  相似文献   

5.
约瑟夫·奈最早明确提出的"软实力"概念,不仅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文化学界的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文章就软实力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文化软实力"问题,对国外学者重点探讨的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文化软实力资源和运作模式研究以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等进行了综述.面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紧迫课题,国外的文化软实力研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王涛 《兰州学刊》2012,(9):39-44
随着全球化的席卷,全球化文化景观中文化软实力问题日渐凸显。在我国当前,作为20世纪初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文化哲学也不断地切入到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中,并以其学科特点在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中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从文化哲学维度上对文化软实力进行学理建构以及从文化哲学价值取向上对文化软实力进行战略建设。前者从关于"文化"自身的涵义问题入手,为"文化何为"的现实关切点即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探讨提供学理基础,探究了诸如软实力概念的起源、演变,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外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等基础性问题。后者试图摆脱当前文化软实力研究中过于局限于"经济效益"的思想,将关注度转向"生活世界",切实进入到对人精神领域的建设上,进入到对意识形态的构建,对国家上层建筑的建设中去,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当前文化现状的回顾、从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传统资源的转换等角度,以人为主体地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了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化软实力包括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价值创造力,以城市创意为核心的文化创新力,以城市文化传播为核心的文化辐射力,以聚集民意为核心的城市凝聚力,以城市特质和历史遗存构成的城市识别力,以及由城市品牌、形象等构成的城市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应从孕育和培养城市精神;优化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内涵式发展;形成城市的差异定位和特色发展模式;增强城市文化辐射力等五条路径重点推进。  相似文献   

8.
红土地文化是最具闽西个性特色和品牌效益的地域文化,它是一种软实力,在促进闽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弘扬红土地文化,为闽西融入海西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营造健康有序的和谐社会环境,开发利用红土地文化资源又成为新时期闽西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因此,要提升红土地文化软实力,必须增强文化自觉自信,树立红土地文化品牌意识;整合区域资源,做大做强红色旅游;创新体制机制,助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强化人才培育,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将红土地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闽西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三大特征,而低碳经济文化的演变却经历了自然中心主义碳文化、亚人类中心主义碳文化、人类中心主义碳文化和生态整体主义碳文化四个阶段。构建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是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丰富和重要补充,将引领经济发展理念、价值观、消费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将使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复苏,产生潜在的和巨大的"绿色效应"。最后,本文提出从价值取向、战略举措、科学理念、教育体系等方面构建低碳经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江西红色资源,在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中对大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民族精神培育,有利于提升江西高校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世界进入文化软实力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世界开始进入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仅具有清晰的演变轨迹,而且具有明显的判断标志。面对世界进入文化软实力时代的新形势,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发展道路,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世界各国争雄的角力场,因此,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成为我国长足发展的关键,应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当前,我们应努力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文章在阐释文化软实力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并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作了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说依靠其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构成的硬实力,也包括由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构成的软实力.文化作为综合国力,是影响政治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前提,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有力杠杆,在综合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国际影响力,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实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张伟  夏海军 《理论界》2010,(3):159-161
文化软实力是党报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党报的文化软实力是党报发展的现实所需。本文拟从党报的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意义、建设的路径出发,对建设党报文化软实力进行探讨,以期为党报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在当前的时代语境下亦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本土化在文化发展中的缺失,与我们忽视历史的经验迷失本土化、理不清继承与借鉴的关系失落本土化、盲目提出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与世界接轨"虚无本土化有关.以守护家园的文化立场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本土化问题,必须弄清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在全球化视域中生成本土化,扬弃地传承中国文化传统,增强并培育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约瑟夫·奈最早提出了软实力概念并将之发展成为软实力理论。从约瑟夫.奈提出该理论的初衷来看,这一理论仍然没有摆脱冷战思维的陷阱,因而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特别是"美国性"。中国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概念,并上升到国家层面,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提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五元并举"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军事力、经济力、资源力、科技力、信息力等硬国力而言的,指的是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凸显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价值.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应从主体建构、路径建构、内容建构三个维度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8.
当代生态环境的内涵应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两重含义。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民族文化生态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创新都有着密切关系。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是时代赋予的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促进文化和谐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文化和谐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推动文化和谐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树立和谐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兼顾的文化发展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化软实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和思想保证。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经历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坚持“两手抓”、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进程。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深远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