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90年代中国文学状况要比80年代复杂得多,但是,其主导性精神仍然十分明显.张承志等对世俗欲望的激烈否定是90年代初期最重要的文学现象,随后便是更大规模的世俗化运动,欲望书写成为普遍的潮流.现实主义冲击波体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但其叙述框架难于摆脱陈旧的思想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3):11-19
前期创造社期刊,分别从昭示"五四"文学走向、引导"纯文学"时代到来、加速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和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等方面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进程。另外,前期创造社期刊的编辑者和出版书局的责权不明晰、编辑者之间的分工不清楚、期刊和社团关系认识的偏差以及期刊栏目设置的不足等方面也留给后人很多意味深长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消费性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它在五个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文学活动全面市场化;文学期刊策划频繁;审美理想保守媚俗;长篇小说独领风骚;文艺政策适应市场经济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消费性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它在五个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文学活动全面市场化;文学期刊策划频繁;审美理想保守媚俗;长篇小说独领风骚;文艺政策适应市场经济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卢妙清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7(1):44-50,95
在创造社历时近十年所创办的众多刊物中,《文化批判》的出版最费周折且在同人内部引起了最强烈的争执。主办者们对自己的构想抱着坚定的信心,他们的满腔热忱和辛苦努力受到了当时青年读者的广泛拥戴。出版后,创造社元老们从不同方面对其所取得的成绩做出了一致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但对其所表现出的幼稚和不足则缺乏应有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6.
韩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5):110-115
比亚兹莱的插图散发着浓重的情色意味,它对于海派小说的影响也是包含着正负价值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海派作家的创作对性持有着开放的姿态,另一方面部分作家的小说流露出世纪末的享乐主义情怀,从而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和思想深度。比亚兹莱的插图以诡异的变形夸张而著称,这种怪诞之风在部分海派作家身上也有体现。海派插图受比亚兹莱插图影响不大,其中受其影响最明显的是叶灵凤的插图。 相似文献
7.
最后的通信:还原一个真实的比亚兹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巍山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6(2):54-57,78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比亚兹莱的评价一直是处于"两极"之中,一些负面的评价多来自人们对他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缺乏深入的了解以及太多的"朦胧"和不确定性。而比亚兹莱的"最后的通信",展现一个年轻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与疾病抗争、与死神赛跑,在有限的生命空间里营造梦境与遐想,则还给世人一个清晰、真实的比亚兹莱。 相似文献
8.
李道海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1):26-31
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出现不少病态,主要表现为:性描写太滥太脏,毫无节制;大量文学作品粗制滥造,数量多,长篇多,篇幅长,质量低下,呈现虚假繁荣景象;不少作品编造虚妄的故事,或热衷于自暴隐私。分析其病态出现的原因,我们会发现,文学的边缘化使得作家心理失衡,呈现病态的心理,因而社会责任感丧失,拼命追逐经济利益,应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杨四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2):102-107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诗理论批评经历了早期的“文白之争”,中期的为人生诗派与为艺术诗派之争和后期的普罗诗派与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之争;派中有派、流中有流,且节外生枝、旁枝侧出。从为新诗的合法性存在而斗争,到为新诗的主流走向而论辩,再到为确立新诗的美学原则而审思,20年代的中国新诗理论批评走了一条由外而内,越来越沉着、稳健、科学的发展道路。20年代是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上最有生机、最富成果的辉煌年代。 相似文献
10.
刘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2):140-144
作为东北沦陷区女作家,梅娘的创作独具风格。20世纪40年代她的作品对传统女性观表现出微妙的赞许;她女性主义思想源于其颇富传奇色彩的父亲及家庭教育,不足与尴尬处则补以女性关怀意识;作为东北沦陷区的作家,注定她写作中“侨民”意识及“超然”的风格形成。总之,“南玲北梅”———现代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的梅娘在她如彗星般的创作生涯里,以其不同寻常别具风格的作品赢得当时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杨四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2):I0001-I0001
因为“任个人”的新文化的影响,早年的苏雪林倾向于书写个体的情感经验,这不单是个人青春期而且也是历史青春期很自然的冲动;而抗战时期,苏雪林的创作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文风的变化,更是从个人书写向国家叙事的转变。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创作主体走向成年,走向成熟;二是民族危难的不断催化和加强作用。这使得国家情结在她的精神世界中的地位自然上升,并最终被确定为主体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杨利景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2):123-127
建国初期,伴随着政治和经济上对苏联模式的引进,苏联文学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深远而全面,几乎涵盖了理论建设、领导方式和指导思想等各个方面,对中国50年代文学思潮的产生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影响,既有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的基础,其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相似文献
13.
张春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5):17-20
20世纪90年代,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小小说,整体呈现一种崛起与跨越的姿态,突出地表现在文体自觉意识逐渐明显、理论批评开始走上正轨、反拨大众文化精神呈现文学自励,这都既是对80年代小小说创作的总结与超越,也是新世纪小小说繁荣发展的有益伏笔,为小小说成为当代文学一道风景提供了必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泓峻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2):208-212
由于与主流文学观念不协调,文学批评的修辞论视角在20世纪很长时间里几乎被中国批评家遗忘。80年代文学修辞批评的复萌,经过了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它是在传统文学观念的一尊地位发生动摇、文学创作中形式因素被凸显,以及对20世纪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引介逐渐走向深入的情况下发生的。文学修辞批评在80年代的再度出现,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丁世鑫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82-86
运用比较文学中的实证研究,综合历史学和现代传播学的分析方法,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翻译和研究的历史事实进行文献考证和史料分析,梳理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20世纪20年代从传播到接受的途径和路线,再现其在当时被传播与被阐释的"热捧"状态以及以"为人生的现实主义"作家身份被时人接受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6.
王玉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0-53
"五四"时期,以前期创造社为中心的浪漫感伤型文学风行一时,它抒写了一代知识者在追求新生的历史进程中感时伤世的真诚歌哭,彰显了现代中国民族与文学在大转型的历史青春期所特有的生命质地与情感色彩,并以追求自由的本质与情感解放的启蒙路向,以及大异其趣的美感意识和美学风格,完成了对于文学性的追求与表达,在呈现出自身独特的文学景观的同时也昭示了契合时代特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学存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审美本质特征论逐渐取得共识。这种文学审美论的建立经历破和立的过程:破的过程包含两种途径,即以共同美反拨阶级斗争工具论,以形象思维反拨认识功利论;立的过程包含一种途径,即以审美论替代机械反映论。破为立做好铺垫,立最终实现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论20世纪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政治理性主义,即文学必须为现实政治服务;新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现实基础是革命与强权国家。基于此,其发展阶段可划分为发生、勃兴、沉寂与回潮四个阶段。即20世纪20到40年代的“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抗战文学”以及“延安文学”标志着中国新古典主义的发生;通过新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建立,头二十七年文学昭示着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勃兴;新历史小说与寻根文学、现代派文学、新写实小说的出现意味新古典主义文学的沉寂;20世纪末官场小说的繁荣则是新古典主义的回潮。 相似文献
19.
彭林祥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101-104
《庄子》中塑造了大量的畸人形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上的残疾人;一类是心理变形的疯子。20世纪中国文学中也有这两类畸人形象,可看作是对《庄子》中畸人形象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文化意义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胡玉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6):100-103
解放区文学仍是现代文学研究中投入和成果相对薄弱的环节,属于一个尚待进一步开拓的领域。总体来看,有关解放区文学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突破性,尤其是扎实、有效,充满强烈文学史意识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学理性研究相对滞后。大多成果止步于某一作家或现象的个案研究,缺乏一种综合性的考察,缺乏清晰的理性思考和必要的逻辑把握。综观目前的解放区文学研究,进入研究对象的本体、还原其历史本质及原貌,进而建构一种文学研究的学理范式,是一个被众多研究者所认同的主导趋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