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晚清的两位杰出文学家曾对李白及其作品作过很有见地的评论。龚自珍在《最录李白集》中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刘熙载《艺概·诗概》:“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李白和李诗的确深受屈原及其作品的影响。近年来许多论者对这个重要问题曾进行过认真的研讨,特别指出李白诗歌艺术上对屈赋的继承,这是很有必要的。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在谈论李白受庄子影响时,却几乎从未涉及李白诗歌艺术上和庄子散文的继承关系。我认为,李白的诗歌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从庄子散文中汲取的营养比任何一部作品都要多。李白集中引庄子典故的诗…  相似文献   

2.
李白的《梁园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好诗。对于他创作这篇诗的时间和他自长安前往梁园的路线,存有不同的看法。这里写出我的意见,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四年并说: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外集酬唱附录》引此作《梁园醉歌》,定为白与杜甫、高 适同游梁宋时作。诗云:“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 始及平台间”。杜甫《寄李十二白》所云“醉舞梁园夜”,即此时事也。而在其前纪事 云:“经商州东出关”,不免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3.
《书法》杂志八二年第五期载胡济沧先生《李白<草书歌行>辨伪》一文,提出了五条理由,最后断定《草书歌行》决非李白所作。我以为他的论据是欠妥的。 该文说:“今按李白集子里确有贾至《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一诗,但事买上李白未果此行。”因为他们又恰遇李晔,三人有同游洞庭湖数篇之作;又碰到杨召卿、陈太守“话旧迎送,到岁暮还留在岳阳”。“我在集子里遍找李白的行踪,除了这首有争议的诗以外,看不出他和怀素  相似文献   

4.
近读黎子耀先生之《周易秘义》,觉得许多问题难以索解,须加讨论,才能明了。这里就先把我的一点意见写出。黎先生说:“《诗经》为阴阳五行之诗,”他是这样解释的:“关”字表示阴性,象征弓;“键”字表示阳性,象征矢,即箭。接着黎先生将这“关键”一辞的属性阐发。《诗经》的第一篇是《关睢》。《关睢》的第一章开头是“关关睢鸠”四字。这四字一般解释是:睢鸠是一种鸟,关关是它的鸣声。睢鸠在关关地叫,在黄河中的沙洲上。这两句《毛传》云:“兴也。”引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女以配君子。我看:这样的解释与理解“关关”,是合理与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李白的诗歌是雨后的彩虹,那众多的意象是彩虹中的色块、色线和色点。如果说,李白的诗歌是夜空中的焰火,那众多的意象是焰火中的火舌、火弧和火花。在唐代诗人中,不,在所有古代诗人中,象李白这样喜造彩色意象,又善造彩色意象是不多见的。要知道李白是怎么样“烂七彩之照耀,漫五色之氲氤”(江淹《丹砂可学赋》)的吗?请看:  相似文献   

6.
女性之美在李白诗歌中得到全面清晰的展现 ,李白不仅关注她们的形体之美 ,更对她们的精神之美尤其是对违背父权文化的“另类”之美给予礼赞。本文并试图分析李白妇女诗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先由我国古人对诗歌风格的概括说起。我国古人对诗歌风格的概括集中表现在名称的标举上。这种风格品名的标举源远流长,众象纷呈。南朝齐梁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首先提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体”。这“八体”(其中精约、显附仅是修辞方法、表现方法)泛指文章风格,也适用于诗。与刘勰几乎同时的钟嵘,在《诗品》中提出清刚、清拔、清雅、清巧、清远、华艳、华美满密满丽、峻切等10种。盛唐时期的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里认定自己的风格“清华奔放”。杜甫在《进雕赋表》中说自己的诗“沉…  相似文献   

8.
刘长卿是中唐前期诗坛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在诗的艺术上造诣颇深,曾自诩“五吉长城”,可见他对自己诗歌艺术成就的自负。”他一生写了许多独具艺术个性的诗篇,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历代诗歌评论家对他的诗也多推许。皇甫 在《答李生第二书》中说:“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阮籍为老兵矣。”卢文绍《刘随州文集题辞》说:。随州诗,……子美之后,定当推为巨擘。”薛雪《一瓢诗话》说:刘随州“得意处竟可与少陵索笑。”这些评论虽不免有溢美失实之处,但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诗在后世评论家心目中的地位。解放以来,对他诗歌艺术的探索和研究很不够…  相似文献   

9.
永嘉四灵,指南宋中叶生长在浙江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徐照字道晖,一字灵晖,号山民;徐玑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赵师秀字紫芝,一字灵芝,号灵秀,别号天乐;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四人之体略同”(《南宋群贤小集·云泉诗》赵汝回序),诗宗晚唐贾岛、姚合,人称“四灵诗派”(厉鹗《宋诗纪事》卷六十三)。这个诗歌流派的出现,既有其时代、社会的原因,也是反对江西诗派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李星 《社科纵横》2001,(3):69-70
苏轼是我国北宋中期最著名的诗人 ,也是宋诗的开创者之一。他一生共创作诗歌大约二千七百多首 ,其中《和陶诗》一百二十四首。这部分诗 ,是作者在其文学成就最高、艺术经验最丰富的时候完成的。他本人也非常重视 ,亲自把《和陶诗》编纂成集 ,并让其弟苏辙为之作序 ,“以遗后之君子”。 (《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引》)苏轼与陶渊明相去六百年。但陶诗经过这么长时期的流传 ,却被苏轼视为艺术绝诣而“尽和其诗”。这在我国文学史上堪称特殊的现象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就苏轼《和陶诗》的成因作初步的探讨。苏轼创作《和陶诗》 ,受到北宋时代…  相似文献   

11.
方玉润(1811~1883),字友石,一字黝石,自号鸿濛子,是清代有名的《诗经》研究家摹妒肌芬皇楸蝗酥厥樱矶嘌芯俊妒返闹骱臀难罚家隽似渲械募狻?方玉润自称要“原诗人始意”,亦即寻求《诗经》本义,这是困难的。来欧阳修《诗本义》中分《诗》义为“诗人之意”、“太师之职”、“圣人之志”、“经师之业”四类。清人皮锡瑞在《诗经通论》中说,“有作《诗》之意,有赋《诗》之意”,“故《诗》有正义,有旁义,有断章取义。以旁义为正义则误,以断章取义为本义尤误。” 在孔子以前,《诗》据说是王者“陈诗观风”的工具。《左…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是和李白、李贺并称的唐代诗家“三李”之一,是晚唐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卓然自成大家,给后代以深远的影响。在他的浩翰的诗作中,有几十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就是以“无题”命篇的诗,后世称之为无题诗。据笔者对《全唐诗》收录的李商隐诗作的粗略统计,以“无题”命篇的有17首;另有32首截取首句头二、三个字作为题目。而题目与诗的内容又基本上没有联系,也可以看成无题诗。这样,共是49首。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浓烈的艺术魅力,往往使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但是,对它的研究、解释、评价,历来看法都极不一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是“帷房  相似文献   

13.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以鸟类为“他物”起兴的诗在我国先秦时代的诗歌中尚存很多。本文不是研究这类兴在诗中的一般的审美意义和作用,而是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它的起源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从“他物”自身来看,也就是考察这具有审美意义的“他物”的前身的历史性质。 首先来看一看以鸟类起兴的诗的一般情况:“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小雅·小宛》第一章)朱熹《集传》云:“二人,父母也……彼宛然之小鸟,亦翰飞而至于天矣,则我心之忧伤,岂能不念昔之先人哉?是以明发不寐,而有怀乎父母也…  相似文献   

14.
《高常侍集》中有《奉和储光羲》这样一首诗,诗中有“山(艹晏)浴兰沚,水若居云屏”句。这“山(艹晏)”不知指什么,这“(艹晏)”字也不知读何音。查历来字典、词典、韵书均未见。《储光羲集》中有一首《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诗,诗题与高适《奉和储光羲》不同,全诗从头到尾句子却基本相同,其中稍有不同的仅“山(艹晏)”作“山戛”,“兰沚”作“兰阯”等。这“山戛”也不知指什么。“戛”字字典里虽然有收,但仅立古代兵器,即戟;礼、法;击等义项,此处与  相似文献   

15.
论王安石议政的咏史怀古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唐 《学术交流》2005,(7):163-166
议政诗是王安石诗歌成就的重要方面。其中,以咏史怀古诗议政是他经常采用的艺术方式之一。王安石的咏史怀古诗意理精深,表现出政治家的真知灼见。唐人咏史怀古诗多以“抒发”为歌咏流程,以叙事、抒情为主,突出的是情韵,而王安石用以议政的咏史怀古诗,则以“思理”为歌咏流程,以议论为主,突出的是见解。其主要手法:一是顺向式的“嫁接”,即指诗中的议论沿着史料固有的评价系统,抓住适当契机,把固有评价系统之外的思想嫁接上去,以新出精,以超越出深;一是逆向式的“翻案”,即指诗歌对同一史料的议论,完全与既有的评价系统相反,有时就是针对既有评价系统的某一点展开“驳论”,在“翻案”中见深刻,使议论通向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16.
在诗歌创作及其评论中,诗歌的意象简直成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被许多诗人称为意象思维。诚如艾青所说:“它是蝴蝶,当它终于被捉住,而拍动翅膀之后,真实的形体和璀灿的颜色,便伏贴在“雪白的纸上。”(《诗论》)这说明从生活实感中产生的精致而奇警的意象,经常构成诗歌艺术肌体的基本细胞。因此,进一步开展诗歌的意象的讨论无疑是必要的。一 所谓“意象”一词并非来自国外,我国古典诗论多有所论及。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过“神与象通”;胡应麟在 《诗薮》中也指出古诗“专求意象”,注重“兴象风神”。他们所说的“神”、 “意”等,都是指…  相似文献   

17.
李白的乐府《独漉篇》是一首比较难解的诗,后世注家各持一说。陈沆《诗比兴笺》说:“此篇自昔付之不解。”清代王琦说:“此诗依约古辞,当分六解。…………解各一意,峰断云连,似离似合,其体固如是也。若强作一意释去,更无是处。”沈德潜《唐诗别裁》说:此诗“中三解未易窥测,恐强解之,转成凿耳。”这些都在说明这首诗难以解通,“未易窥测”到它的主题思想。但真的是“诗无边沽”,《独浪漉篇》已成了“不解”之谜吗?.我们以为并不是这样的。只要我们能够联系诗的时代背景以及李白当时的经历处境等有关情况,特别认真仔细地对诗篇作些探幽发微的…  相似文献   

18.
李贺的诗歌是经过呕心沥血千锤百炼创作出来的,可以说历来都公认写得好,然而其晦涩难懂,也是历来所公认的。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说李贺诗“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迳间,亦殊不能知之”。明焦竑《李贺诗解序》也说李贺诗歌“摆落常诠,务为奇崛,非得博雅多通者为之注释,难以通晓”。虽然注家蜂起,竞为诠释,但仍未能完全通晓。例如关于《秦王饮酒》诗中“秦王”何所指,就是一个至今尚未完全弄清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李贺《官街鼓》中的“孝武秦王听不得”,《白虎行》(或疑为赝作)中的“秦王虎视苍生群”,“秦王”,即《苦昼短》中的“嬴政”,也就是秦始皇。这一点是比较明确的,是没有异议的。至于《秦王饮酒》(还有《长歌续短歌》)中的“秦王”是谁,尚无定论。大体有三种说法:一说指秦始皇,一说指苻秦之苻生,一说指唐太宗李世民。经过反复推敲,我觉得这三种坐实为某帝王的说法,都很难说得圆通。从李贺诗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诗人,苏轼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在思想境界和艺术手法方面大量创 新,别具风格,独树一帜,形成了个性特征非常鲜明的“苏诗”。大量的诗歌实践,使得苏轼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得“个中三昧”,从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个人特 色的见解。 同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见解一样,苏轼认为诗歌创作应该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诗人 应有所感而发,有所为而作。他在《南行前集叙》中说:“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 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之咏叹。”苏轼认为,把个 人在思想感情方面对于客观现实的复杂感受加以反映,这就是诗…  相似文献   

20.
“赋、比、兴”是前人总结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艺术手法和艺术创作经验而提出的一组概念。最早见于《周礼·春官》 :“太师……教六诗 :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颂”。又见于《毛诗大序》 ,但有所不同 ,《毛诗大序》改称“六诗”为“诗六义”。经学家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解释说 :“风、雅、颂者 ,《诗》篇之异体 ;赋、比、兴者 ,《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 ,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彼三事 ,成此三事 ,是故同称为义。”理学家朱熹也认为 ,风、雅、颂是“三经” ,是“做诗的骨子” ;赋、比、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