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化生态视角看祁太秧歌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太秧歌从清代形成以来,就以独特的剧种特色成为晋中地区具有标志意义的民间文化现象。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探讨祁太秧歌的生成,分析祁太秧歌特色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的内在关联,可以看出:晋中地区生态环境决定了当地农商结合的生产结构及文化特征,农业社会形成的社火传统为祁太秧歌表演形态的演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决定了其表演内容的狂欢性特征;农商结合的生产方式造就了商人和游商小贩等特殊的社会群体,人们对不同群体生活的社会记忆和道德评价成为秧歌剧目的内容特色;开放通达的地理优势带来频繁的人员流动和异文化的交融渗透,祁太秧歌多渠道吸收外来民间艺术的精华,形成曲调丰富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娱乐市场需求,促使秧歌组织形成并持续发展,使秧歌传统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陇东秧歌的源流结合陇东秧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论述了陇东秧歌的体态特征和韵律节奏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族舞蹈是一种能够直接传达劳动人民思想感情、性格素质、生活态度的艺术形式和表达形式。其中,山东地区的秧歌舞蹈就直观地展现了山东人民落落大方、热情奔放、开朗豪迈的性格品质和生活态度。山东人民创造的秧歌文化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秧歌包括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三个类别。笔者在文中针对三种最具典型性的秧歌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三种典型秧歌文化当前的传承情况,并提出了对山东秧歌实施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秧歌戏与扭秧歌并非同一艺术样式。作为省、市两级非遗保护项目,广灵秧歌目前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仍有成为"博物馆艺术"的危险。自上而下的文化体制改革,并未有效地改善广灵秧歌当下面临的濒危态势。对待诸如广灵秧歌这类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才是更为内在也是更为本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凤秧歌”是山西省原平市西镇乡北贾村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历经300多年的兴衰演变至今仍活跃在民间舞台上.它不仅道具独特,表演时男角刚柔相济、洒脱大方,女角扭捏妩媚、颇具美感,在山西乃至全国独树一帜,而且特殊的产生背景和生存环境使得“凤秧歌”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舞蹈文化和民俗文化.通过对“凤秧歌”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论证,以期引起学人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视,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以胶州市三个有代表性的秧歌发源地的调查,可发现胶州秧歌基本处于活态传承状态中,但其活态传承过程中也还存在社团建设不足、传承队伍断链、缺乏必要的基层文化工作者等问题。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介入的秧歌社团经营管理模式,完善胶州秧歌传统的"安锅"传承方式,营造适宜胶州秧歌活态传承的社会人文环境,加强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是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完善胶州秧歌活态传承机制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鼓子秧歌起源于山东济南,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并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挖掘和研究鼓子秧歌历史发展进程的文化价值,对于深入了解和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加以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受革命文化的洗礼,陕北秧歌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造,形成了拥军秧歌等现代表演形式的秧歌,促使整个中国秧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而在历史中做出巨大贡献的陕北秧歌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要求下,也迎来的新的使命和机遇。本文旨在通过对陕北秧歌的现状分析,在尊重其传承与保护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探讨陕北秧歌的系统性保护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踢鼓秧歌是流布于大同、朔州(以下简称为同、朔)及内外长城之间的一种民间舞蹈,它是和同朔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民风联系联系在一起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同朔地区踢鼓秧歌活动的剖析,说明其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陕甘宁边区新秧歌运动不仅是一次文艺改革运动,更是一场动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为发挥文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为新秧歌运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依据。明确秧歌创作把思想性放在首位,为实现秧歌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贴近人民生活的新秧歌内容真正满足了老百姓的需要,为新秧歌运动政治动员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定位。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适应了人民群众的接受力,为新秧歌运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正已经当了外婆的陈永萍气色红润,嗓门挺大,思路清晰,一看就是个直爽的人。在崇明县堡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排练厅,她领着海派秧歌舞蹈队20名队员跳起自编的健身舞蹈《渔家姑娘》,整齐的舞步,欢快的旋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有人说,陈永萍领头的海派秧歌舞蹈队是崇明县堡镇的一张"文化名片",因为自1997年成立至今,这个由退休职工自发组建的民间文艺团队,已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社区文化的软硬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大鼓、腰鼓、秧歌、舞蹈、武术、书画、戏曲等社区文艺团体89个,参与群众2600多人,部分队伍还参加了国家和省、市的一些大型演出并获奖。  相似文献   

13.
晋中秧歌艺术发展及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秧歌在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 ,尤其是以祁县、太谷为代表的晋中秧歌。通过对晋中秧歌艺术文化、音乐、表演、舞美和地域发展及现状的研究 ,揭示秧歌艺术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 ,以期促进未来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延安解放区新秧歌一经兴起便呈现出极度繁荣之势,成为边区军民神圣向往的革命流行文化。究其原因则在于:特殊的战争年代、动荡的社会大环境是新秧歌兴盛的客观条件;边区政府从政治角度出发提倡对传统民间艺术的高度重视,是其兴盛的主导性因素;陕北高原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则为新秧歌兴盛提供了资源支撑,而黄土地上影响深远的民俗文化所构制的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的接受心理则是新秧歌繁盛的潜在动因。  相似文献   

15.
“秧歌”应是“阳歌”──陕北秧歌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谈及陕北秧歌,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内容和形式,对“秧歌”这一名称语义却很少考察。从陕北“秧歌”的演变形成过程看,其与南方的秧歌源渊不同。陕北“秧歌”起源于人类对太阳的崇拜,是祭日神活动的民俗化,经历代民间承传而形成。所以陕北“秧歌”应是陕北阳歌。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之一“先进文化”代表的指示精神,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多年舞蹈经验的专家、教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吸取了东北秧歌、陕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的精华,集体创编了一套具有时代气息和科学价值的健身秧歌。 秧歌是中国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群众自娱性极强的民间舞蹈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中老年朋友们平日健身娱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运河流域是中国民歌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传统音乐文化积累.地处江苏北部腹地的运河流域(淮安段),是江淮平原东部的一个重要地区,其孕育的金湖秧歌、南闸民歌、淮阴小调等地方民歌文化,种类丰富.具有地方性格的旋律、节奏、曲式、调式等特征构成了淮安民歌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祁太秧歌是地方性的民歌体小戏,其曲调蕴含了浓郁的地方韵味.从旋律的进行和旋律中偏音的运用两个方面,归纳了祁太秧歌精巧完美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她作为传统音乐文化已有的艺术价值,从本质上揭示了祁太秧歌的旋法特色,丰富了民族调式的表现力,尝试秧歌旋律进行方面更多的可能性,进一步挖掘民族调式的内在美,为创造新时代性的作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文化交流的必要手段,外语翻译不仅是文字形式的转换,更是文化构建的一种方式,具有强大的社会文化功能。本文从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三方面透视了文化在外语译本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阐释社会文化因素在外语翻译中的深层蕴合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陕北秧歌是陕北地区民间的一种群体性的大型歌舞艺术,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延安时期开展的“新秧歌运动”使陕北秧歌迅速传播到全国。陕北秧歌的歌舞形式孕育出了中国第一部民族新歌剧《白毛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歌舞剧的形式和发展,因而在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