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就业系民生之本,必须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战略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伴随着 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要从体制、政策、劳动力供求、就业市场、人员素质、就业方式、就业弹性等 方面,找出影响扩大就业的问题所在,实行就业优先的长期战略,切实解决主要因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引起的 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
就业系民生之本,必须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战略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要从体制、政策、劳动力供求、就业市场、人员素质、就业方式、就业弹性等方面,找出影响扩大就业的问题所在,实行就业优先的长期战略,切实解决主要因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引起的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各项改革的深化,我国国有企业的劳动就业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有人认为这是马克思理论的失败。本文从社会主义的劳动就业思想和资本主义(发达商品经济)劳动就业理论两方面来论述马克思的劳动就业观点,认为传统就业体制是建立在曲解马克思就业理论基础之上的,并联系马克思的发达商品经济劳动就业理论来阐述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就业体制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与解决劳动就业是对立统一关系,只有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深化劳动管理体制改革及进行就业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就业观念,把传统的国家包就业、安排就业的体制转换为创造就业条件、指导就业的轨道上来,才能较好地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劳动就业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个政治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就业这个在旧体制下处于隐蔽状态的问题,已公开暴露,日趋突出。如何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选择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新体制,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大问题,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经济的稳定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四化大业的实现。本文试图对我国劳动就业的现状和今后的出路谈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石油工业体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的石油工业体制,可按市场化程度或管制程度分为西方发达国家产油国的市场型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的高度管制型六类.资源条件差异对石油工业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因此,难以对不同体制绩效作横向比较.但从各国经济体制演变来看,市场型体制的绩效要高于管制型体制.借鉴国际经验,不能以采用某种体制国家的多少作为体制好坏的评判标准,市场型和市场化的石油工业体制是国际石油工业体制的主流,处于特殊时期的俄罗斯石油工业体制绩效不足为训.我国石油工业体制改革需要打破特权型垄断,国家石油集团公司对外要竞争对内要整合.  相似文献   

7.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人力资本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是人力资本短缺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本文以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立论,通过对制约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应把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以及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作为我国人力资本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从我国劳动就业的形势和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以及解决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就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冗员问题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解决冗员问题的措施 ,尤其“下岗”进行了全新的分析。认为冗员的解决过程就是劳动就业制度变迁过程 ,冗员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的根源在于没有找到一个合理、有效的劳动就业制度变迁成本来源 ,并指出划拨部分国有资产作为劳动就业制度变迁成本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原有劳动力市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知识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 ,深入探索了实施再就业工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战略性 ,并试图理清再就业工程与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关系。提出了解决中国劳动就业保障 ,体现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根本出路在于把劳动工人转变为资本工人  相似文献   

11.
关于就业体制改革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鉴西方有关劳动经济理论与劳动市场经验研究的新成果 ,强调指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制度安排的多样性 ,结合一个交易成本模型论证了劳动供给行为与就业制度模式选择的关系 ,进而重新审视了我们以往的就业体制改革思路 ,提出了重塑稳定性就业体制的新观点。旨在为我国就业制度的建构提出一种更优的选择 ,同时为今后更有效地实施人力开发进而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寻找一种可行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由于国企改革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性过剩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摩擦性失业又大量存在。利用双价模型分析信息不完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透析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类型以及影响劳动力市场效率的因素,分析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假文凭”、“假学历”现象,为了并可以据此为提高市场效率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求解就业难题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形势严峻.为破解就业难题,我们要认真研究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扩大就业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和多种就业形式的关系;研究扩大就业与保障劳动者权益、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政府、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劳动者各自的责任;研究完善劳动力市场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化解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化解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化解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就业与工资制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者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制度的必然要求.废除就业"终身制"、打破"铁饭碗"、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合同制和绩效工资制已成为一种共识,砸了"铁饭碗"才有"金饭碗"的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笔者认为,这一观念转变的关键在于我国产权制度的变革,本文涤劳动制度与产权制度的内在关联入手.论述打破"铁饭碗"重建我国劳动产权制度的路径,为完善我国劳动产权制度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虽然重庆市政府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作了很大的努力和投入 ,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不能再就业或再就业困难 ,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站在劳动力市场就业的角度来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问题作比较深入的探讨 ,以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大幅度地提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 ,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发展 ,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二战后形成的一种雇用制度,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雇用关系具有长期性和隐性合约的性质,并实行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使其在节约准固定成本、监督成本和提高企业效率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实施,需要具备制度性等条件。  相似文献   

17.
政府主体行为下的失业安置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要求;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政府宏观就业政策的调控应该以劳动者为主体;在政策导向的调整中,淡化劳动市场的政府行为,转变劳动者的就业观念,用市场行为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是政府就业决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就业制度演进和劳动力市场发展历程的分析,指出阻碍当前农民工非农就业的诸多因素,并从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的视角提出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彻底摆脱“铁饭碗”观念困扰的意义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破除就业终身制, 引入竞争机制,打破 "铁饭碗",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已成为市场经济劳动制度的必然要求和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无法彻底摆脱"铁饭碗"观念的困扰,为寻找"铁饭碗",而不惜一切代价,这既给用人腐败提供了机会,也给新型劳动制度和劳动关系的形成带来了阻碍.笔者通过对摆脱"铁饭碗"观念困扰的意义与路径的分析,为我国新型劳动制度和劳动关系建立与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确立的基础,也是劳动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劳动法应确认口头劳动合同形式的有效性;应正确处理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关系,把合同解除作为合同终止的情形之一;改革用人单位支付补偿金的条件,对因劳动者方面的原因导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建立一种以期待利益损失补偿为主,劳动贡献积累、伤病补贴和惩罚性补偿为辅的辞退补偿制度;规定用人单位不愿续订定期劳动合同时,应向劳动者支付不稳定就业补偿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