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秀宏 《今日南国》2014,(11):35-35
关于婚姻,林语堂曾有过一个非常精辟的比喻:婚姻是饭.有饭,才是踏实的. 林语堂本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家境清苦.廖翠凤慕林语堂已久,廖母却有异议,廖翠凤说:“贫穷算不了什么.”这话传到林语堂耳朵里,让他很感动.1919年1月9日,25岁的林语堂与24岁的廖翠凤结婚.结婚当天,林语堂拿过婚书对妻子说:“我把它烧了,婚书只在离婚时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烛火点燃了婚书,红红的火苗证明着林语堂要和妻子白头偕老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婚姻,林语堂曾有过一个非常精辟的比喻:婚姻是饭。有饭,才是踏实的。林语堂本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家境清苦。廖翠凤仰慕林语堂已久,廖母却有异议,廖翠凤说:"贫穷算不了什么。"这话传到林语堂耳朵里,让他很感动。1919年1月9日,25岁的林语堂与24岁的廖翠凤结婚。结婚当天,林语堂拿过婚书对妻子说:"我把它烧了,婚书只在离婚时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烛火点燃了婚书,红红的火苗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与比较文学阎开振作为一位著名作家和学者,林语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赢得了“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和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的美称,但具体到“比较文学”领域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里且不说林语堂是否有资格成为“中国著名比较文学家”,但有一点却是无可置疑的事...  相似文献   

4.
严复和林语堂是20世纪中国的著名翻译大家,他们为中国翻译理论奠定了基础。严复的“信、达、雅”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而林语堂则提出了“忠实、通顺、美”的标准。回顾、比较了两者的翻译观,论述林语堂对严复翻译理论的发展,旨在说明林语堂的翻译观对中国翻译理论的重大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5.
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后的第二条注释给读者三点印象:一、林语堂是“费厄泼赖”的倡导者;二、鲁迅写作此文是专门批判林语堂的;三、二三十年代林语堂始终站在进步文学的对立面。事实并非如此。“费厄泼赖”的始作俑者是周作人,而不是林语堂。鲁迅对“费厄泼赖”的批评,表面上对着林语堂.其实瞄准的是周作人。准确地讲,是针对当时一些善良人们姑息养奸的错误倾向而言的。二十年代的林语堂作为语丝派叱咤风云的一员战将,伴随着鲁迅的步伐,在反抗封建势力和现代评论派的攻城劫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林语堂是代人受过的。这场围绕“费厄泼赖”问题的讨论,是语丝派内部人之间不同意见的磋商,长期以来人们把它定格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档次上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幽默大师”林语堂(1895-1976)在他的一生中,曾两次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次是发生于1929年的《子见南子》演出事件,另一次则是1955年发生于新加坡的“南洋大学事件”(亦称“林语堂事件”)。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长期以来 ,由于政治原因 ,关于他的介绍与研究甚少。近年来 ,情况虽有改观 ,但有价值的研究仍然少得可怜。近读王兆胜先生的《闲话林语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 0 0 1年 1月版 ) ,心中却是一喜。《闲话林语堂》运用了一种“自由与随便”的表述方式 ,虽是一本学术著作 ,读来却酣畅淋漓 ,犹如在漫叙家常 ,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汲取着知识的营养 ,同时也见出作者文字上非凡的功力。读完全书 ,林语堂的形象十分鲜活地竖立起来 ,让人再也挥之不去。其言谈、其音容、其精神、其情形 ,恰如一个最熟知、最尊敬的朋…  相似文献   

8.
旅程     
日子川流不息,眨眼间做记者跑三农一晃已是小二十年。在终日无昏晓忘哀乐疲于奔命中,偶尔得以喘息的时候也回想一下,觉得这些年还行。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林语堂解为:“真难为他们。”十分传神,的确,闲着什么事不做,才是最苦的。即便是为了生存苦斗,也会给我们一段充实的旅程。  相似文献   

9.
详细地论证了林语堂和鲁迅两次“相得”和“疏离”的过程 ,尤其是对第二次“疏离”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等 ,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即 1934年 9月 13日曹聚仁招饮的家宴上 ,并作了令人可信的周密分析 :第一 ,既然鲁迅“怒不可遏”地“拍着桌子……指斥林语堂” ,并“弄得林语堂当众出丑” ,那么 ,林也会象第一次“疏离”时那样“彼亦争持 ,鄙相悉视”的。第二 ,鲁迅除 1934年 9月 13日记有“晚曹聚仁招饮于其寓 ,同席八人”外 ,再无有记载曹请客之事。倘若曹有“再请”或“先请” ,以鲁习惯日记之详 ,肯定是要记载的……这对过去所有论者只谈其“疏离”但绝没有象介绍第一次那样具体 ,是一个补正。他们二人的“相得”和“疏离” ,虽然有多种原因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 ,还是重大原则问题的分歧 ,即他们对人生和生命本身的价值意义认识不同等诸因素 ,于是 ,“醉翁之意”遂因“山水之间”导致了他们彻底的决裂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由于30年代提倡“幽默—闲适”小品,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定格”为“洋奴”和“帮闲文人”。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具体分析,指出30年代的林语堂基本坚持了反帝爱国的立场。从政治上看,他属于中间派,既同国民党反动派有矛盾,又与无产阶级革命派相牾。从文艺观来看,他奉行自由的资产阶级文艺论,既反对国民党的文化专制,也责难无产阶级的左翼文艺运动。林语堂幽默小品的文化价值是功大于过的  相似文献   

11.
李钧 《东方论坛》2008,2(2):46-49,62
以生态文化学观点考察鲁迅林语堂学案,会发现:鲁迅与林语堂的反目实际上是五四“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观的内在冲突与悖论,即精英启蒙思想与民主自由思想的内在冲突。它们有着历史的合理性和互补性,但是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原因,文学史对鲁迅与林语堂的文学观给予了高下与正误的判定。而鲁迅林语堂学案又是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事件的潜在延续和隐性表现,林语堂则充当了一个替代性的标靶。今天重提鲁迅与林语堂学案,力图放弃文学史写作中的一元政治意识形态标准,使文学研究的标准回到审美,回到和谐。  相似文献   

12.
吴强 《山西老年》2011,(5):27-28
2011年1月1日,一向宁静的湖北省襄阳市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却变得热闹非凡:鞭炮阵阵,锣鼓声声。百余位亲朋好友聚集到这里,共同见证一对新人的一场“特殊”的婚礼。这对新人便是新郎刘佳和,新娘张翠凤。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7,(1):36-38
作为林师傅 我一直觉得,文学大师林语堂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兴许不是当一个作家,而是当一个工人师傅(当然,在他老人家的词典里,可能叫做“能工巧匠”或“发明家”)。据林语堂生前的文字记载,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逛工具商店,买工具,再用买来的各式工具创造发明新的工具。我猜他是为了他的创造发明,才去积极写稿,用文稿换来的钱去维持他的“工具瘾”,用现在的话说,叫做“以文养工”(林语堂著作等身,版税很多,其实我最羡慕的是这个)。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的一生经历了政治态度、宗教信仰、书写方式、研究领域等诸多方面的转变。而终生不变的是对自由主义的追求和启蒙精神的坚持、一脉相承的科学精神和矢志不移的审美情怀、人文主义的固守和中国智慧的传播以及殷殷的爱国之心和拳拳的报国之情。“变”与“不变”的交错与互动,正是导致林语堂“一捆矛盾”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同时提倡幽默文风的文学大家钱钟书与林语堂,其幽默品格各有特色,前者重“理”,深得西方随笔的理趣,充满了学者式的思辨与博弈;后者重“情”,即情调,情趣,是对中国古典散文精神的继承,追求士大夫的闲适与雅趣,这与晚明“性灵文学”的渊源一脉相承。他们横移与纵向继承所形成的不同幽默风格及其文本差异,丰富了现代散文的内涵,对散文审美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林语堂是第一个将英语中的Humor译成中文“幽默”的人,他是中国幽默文学的倡导者,他也是沟通中西方幽默观念的桥梁之一。“幽默”是林语堂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幽默观在林语堂的艺术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分三章解读林语堂的“幽默”。第一章论述了林语堂幽默观的内涵:自由独立的思想,宽容超脱的胸怀,闲适自然的情愫。第二章论述了其幽默作为一种文学实践。第三章论述其幽默作为一种人生姿态。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林语堂幽默观的意义,林语堂的幽默达到了艺术境界、学术境界和人生境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中,无论是中国的林语堂还是俄罗斯的托尔斯泰,他们都有过同样的经历:挣扎于东西文化的夹缝之中,徘徊于两种文化的选择之间。对于站在俄罗斯古典文学之巅的托尔斯泰,罗曼·罗兰曾这样说道:如果不说明托尔斯泰与东方的关系,那么,他的传记是不完整的;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的林语堂则是不中不西,却又中又西的“一捆矛盾”。  相似文献   

18.
尽管林语堂与周作人都将“小品文”视为“冶议论情感于一炉”的文体,但二人却因“把思想当为根本的目的,把情绪作为容易使人理解的附属物”与“以情绪为主,以思想为副”的差别,而对小品文提出了“质直”与“涩味”两种不同的评价标准。林语堂未曾将“苦闷”之“情”视为文学的“根柢”,因而可以看到,他所强调的“自我”抑或“性灵”,其实并非意在凸显“内宇宙”的开掘之于文学的重要性,而是对“内宇宙”与“外宇宙”交汇后所碰撞出的火花提出了期待。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林语堂的生活经历是很独特的.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外度过的,他的大部分作品是用英文写的.小学、中学、大学,林语堂进的都是教会办的学校,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学校当三年英文教师,然后赴美、德留学.1923年回国,自信“对于我们自己的文明之欣赏和批评能有客观的、局外的观察态度(《林语堂自传》)”开始了他借助西方文化反观中国文化的“精神漫游”.1936年赴美写作.海外30年写作生涯,林语堂共完成散文著作36部,其中长篇小说与短篇文学传记十种,散文集9种,学术著作10种,英译中国文学7种.1966年回台湾定居到1976年去世,除完成《当代汉英词典》外,主要作品只有《无所不读文集》.纵观林语堂一生,著作等身.林语堂的《剪拂集》则是他杂文创作的第一个集子,共28篇杂文.多数是政论性的杂文.我们从其若干篇文章中,似乎可以了解到他  相似文献   

20.
望之 《中华魂》2013,(3):34-34
近日从《书屋》2012年第11期《大家风采》栏内读到一组歌颂林语堂的文章,打头的署名张晓风的大作《学贯中西,百年一人》(以下简称“张文”)更是把林语堂吹捧得无以复加,读后在惊诧之余,不禁疑窦丛生,心潮难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