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证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般理论研究认为证券市场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但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只有通过货币供应量作用于证券市场的效应明显,而传导过程中的“q”渠道和“财富效应”渠道等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必须注重从宏观环境改革入手培养和发展中国的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2.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 Cause检验,比较分析1994-2008年中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效应,认为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共同发挥作用,但信贷渠道起主要作用,利率途径、汇率途径只是作为辅助机制、补充机制而存在。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商业银行偏向大型企业贷款的特殊信贷结构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调控能力和效果,是导致信贷市场传导渠道梗塞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提升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具体体现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充足时,货币政策与信贷市场、信贷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更强,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更加畅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提高时,一定程度上提升货币政策的消费效应和投资效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及其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并已成为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文章用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一般理论,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逐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市场的作用效果和货币市场变量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效果两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货币市场传导的效应。在得出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发展货币市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力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作用于实体经济的投资效应。通过对货币供应、股票市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总额等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指出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渠道产生效果时存在的问题,以及投资效应不明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效果出现较大偏差,主要是由于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不畅和效应降低,究其原因在于金融改革滞后、货币市场的不发达、现行投融资体制缺陷以及企业资本金的构成和经营状况的弱化等.为此需要通过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大力发展货币市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运用来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通过几条渠道影响实体经济和通货膨胀,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虽然货币政策传导的第一条渠道早已被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所证实,但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目前还不完善,还需更多的研究。笔者对传统的利率、资产价格和信贷三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做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及其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并已成为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文章用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一般理论,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逐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的渠道有 :托宾的 q理论、财富效应渠道、非对称信息效应渠道、流动性效应渠道和狭义股票市场渠道。在总结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几种股票市场传导机制基础之上 ,结合我国实践 ,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拓展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渠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的渠道有 :托宾的 q理论、财富效应渠道、流动性效应渠道和股票市场渠道。随着股票市场的日渐发展 ,在我国具备了构建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渠道的条件 ,但也存在阻碍。尽管如此 ,我国也可以通过金融体制改革 ,推动股票市场的市场化 ,构建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与城乡居民消费:攀比效应渠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攀比效应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通过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假定存在消费的外部性,如果居民过度攀比,货币政策的福利效应取决于消费的外部性与垄断扭曲的相对力量。为检验这一结论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内部是否适用,本文利用VAR模型和IRF进行检验,并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对城乡居民消费产生了差异性影响,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的累积效应呈放大趋势,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的累积效应在长期中则趋于稳定。最后本文提出我国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对城乡居民消费进行干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发达的货币市场和有效的金融机制基础上,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利率通道、汇率通道、非货币性资产通道和信贷传播通道四条途径影响宏观经济总量。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说明中国由于信贷管理体制、利率管制、金融市场不完善、微观经济主体非市场化运作等方面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阻滞作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不能有效地指导实体经济,进而对疏导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探寻目前利率传导机制效果弱化的原因很有必要。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还处于初步阶段,央行增加货币供给量无法使利率大幅度下降,且由于银行贷款供给和利率呈正相关关系以及我国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对利率不敏感这两个因素,使得利率下降未必会引起实际投资和消费提高,所以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效应较低。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论述了在转轨经济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与实体经济体制不健全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货币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 ,提出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协整检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二元政策目标框架下,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外生性,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厌恶性正逐渐超过对经济增长的偏好性;相对于信贷渠道而言,货币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贡献度不高,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货渠道来影响总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简要回顾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基础上,将国内学者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分类、归纳及评介,并得出了几点启示性的结论:我国当前以信用渠道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将逐步被货币渠道所取代;货币政策传递的环境和条件不完善是制约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主要原因;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我国货币政策弱效应状况,具体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局限性。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外开放度的不断加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效应得到有效发挥的关键,文章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传导实际利率渠道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VAR)的静态协整和动态检验方法,采用中国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实际利率渠道.检验结果支持传导渠道中各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不过渠道中各中介变量对最终产出的短期效应不够显著.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给能有效传导至货币市场,但后续传导受到阻滞.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在支持利率渠道传导时滞效应存在的同时,也表明两条实际利率渠道所发挥的作用日渐显著.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一环。文章首先提出了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3个渠道,并给出了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一般均衡模型。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股票市场对消费影响的效果和对投资影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