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汉语助词“所”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指代行为的对象、凭借、工具、方式、方法、原因、处所、关连人物等。“所”是一个常用虚词,它担负着把一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由动词性转变为名词性的重任,一般是不能付之阙如的。但在古汉语中,“所”也时有省略。“所”字的省略虽不很普遍,但也并不罕见,而至今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本文拟对古汉语助词“所”的省略以及与之有关的“有以……”“无以……”句式作初步探讨。1 古汉语助词“所”的省略,大都在表示存现的动词“有”“无”之后,如: (1)景曰:“吾有〔〕待…  相似文献   

2.
介词源流考     
介词源流考王应凯介词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后介绍动作、状态的处所、时间、工具、方式、依据、条件、对象、主动者等具有关联作用的虚词.由于它在匈中起介绍作用,因而常常要和被介绍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形成介宾词组.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虽属于虚词范畴,但本身仍蕴...  相似文献   

3.
岳中奇 《学术交流》2012,(7):143-148
表述给予对象的介词短语蕴含句是由给予对象作间接宾语的双宾句转换生成的,其谓核动词具有[+给予]的语义特征,可由"给予"义和"移送"义动词充当;标记给予对象的介词只能是"给",给予对象则具有[+受领]的语义特征;其句法主语既可指称人或物,也可指称行为事件,常用作施事、当事题元;宾语则均指称给予物,常作受事、涵事题元。  相似文献   

4.
论古汉语同义词的构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金贵 《浙江学刊》2002,(1):219-224
构组是进行同义词辨释的前提与基础。按照“一义相同”的同义词观构组 ,要解决标准、对象、识同这三个问题。构组的标准要达到四项 :系统性、多层次性、共用性、区别性。构组的对象及其选取原则是 :以文言书面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体 ,以单音节的单词为主 ,必须同词类、同词性 ,必须以文化义为重点 ,不同类的同义词有不同的识同方法。对理性意义相同而附加意义有别的异称词 ,可围绕异名别称 ,用“同一概念”和“同一对象”两种识同法。对理性意义有同中之异的一般同义词 ,可用“浑言通义”识同法。此外 ,对古汉语同义词来说 ,还可以而且必须结合文献训诂材料识同法 ,即利用“通同义”、互训、同训、文献训诂材料证其同 ;“古人替换使用”识同法 ,即考察古代文献中表现同一事物的同义词的使用情况以识其同。  相似文献   

5.
张鹭 《学术交流》2007,(10):141-144
"在/用/把"字短语连用有以下三种格式:1."用/把"字短语位于主语和动词之间,"在"字短语紧跟动词之后。2.三个介词短语同处于主语和动词之间。3."在"字短语位于句首,"用/把"字短语位于主语和动词之间。由于介词短语的位序不同,三式中,动词的类别,补语的类型,"在"字短语的语义指向和语法功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而制约它们在句中位序的原则是:事理因果原则、属从原则、凸显原则和语篇原则等。  相似文献   

6.
袁梅 《唐都学刊》2002,18(3):98-99
大多数语法著作中 ,将“V1着V2 ”两个动词连用的结构划归连动结构。但是从分析动词V1的语义特征入手 ,可发现动态动词V1后附“着”构成的“V1着”与“V2 ”之间 ,是动作持续的共时同现性关系。静态动词V1后附“着”构成的“V1着”与“V2 ”之间 ,是动作行为的方式与动作直接组合的修饰性关系。因此 ,应当将该结构判定为偏正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7.
王红梅 《学术交流》2003,(7):129-131
通过对“三言”、“二拍”中形容词、动词AABB重叠式构成条件的全面考察 ,可概括出形容词重叠为AABB式的一般要求 :所表性状、情态 ,轻微含混 ,A和B语义上要具有相关性 ,是常用的中性词、褒义词。动词重叠为AABB式的一般要求 :所表的动作行为具有反复性 ,A和B在一定的情境内具有相关性 ,具有不庄重色彩。  相似文献   

8.
K.R.波珀和Th.W.阿多尔诺于1961年发起的关于社会学的发展倾向和方法论的原则争论①,至今尚未结束。这场争论使辩证法成了西德哲学和社会科学流派——分析科学理论和批判的理性主义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之间的争论对象。在这场争论中,出现了“否定的辩证法”②这一哲学观点。这种哲学观  相似文献   

9.
这里谈的“有以……”、““无以……”,是指“有以”、“无以”的后面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两个相对的固定格式(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未有以应”。和《列子·汤问》“智叟亡(无)以应”两例中的“有以”、“无以”。)这两种格式古汉语用得较广泛,而各家的训释很不一致,且都有可商之处。本文在吸取认为各家可贵之处的基础上谈个人看法,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0.
叶娇 《学术交流》2006,(6):137-138
古汉语中存在着不少义为“裁剪”的词,经过辨释,发现这些同义词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制”,汉代以前裁衣的通称;“裁”,汉代以后裁剪衣服的通称;“割”与“制”、“裁”同义连用时表示裁剪衣服,不能单用。而“剪”,本为截齐义,剪刀并不用于裁剪。至南北朝,剪刀始用于裁剪衣服,于是“剪(翦)”也以同义连用形式用为裁剪义。元代之后随着剪刀形制变成铆钉式,“剪”也单用表裁剪义。大量存在的裁剪类同义词和古代社会服饰用料、裁剪工具的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谈状语的一种修辞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义词语在同一单句或复句中复现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几乎随处可见.这一现象也被称为“异语复说”①、“同义重复”②或“羡余成分”③等。这种同义复现现象在状语中尤为常见。如: (1)你猛地感到你想哭,而且立刻就要哭出来④。 (2)如果全部愿望都能立即实现,那也是一种不幸…… (3)真令人难以相信。但这却是事实。……可是他却偏要同她结婚了,多么滑稽。 例(1)是两个状语构成同义复现,例(2)是状语与其他成分的复现,例(3)是状语与句中连词构成复现。同义复现既非偶然现象,则必有其存在的意义,用与不用,修辞效果不同。在此处不用为佳…  相似文献   

12.
兰州话书面上写“着”的字,口语中有两个音,一个是[pfr53」,另一个是轻声的尸印]。本文要讨论的是后一种,即读作轻声的“着”。这类“着”词汇意义很虚,主要作语法成分,随着语境中的不同分布,表现出不同的语法意义和作用。与普通话的动态助词“着”相比较,用法、意义差别很大,应用范围也广泛得多。上溯到近代汉语,可以从一些接近日语的白话作品中看到不少相同或相近的用例。“着”在兰州话中的分布,主要有这么几种类型:一、用在动词和处所、时间词语之间,格式为“动词十着十处所(时间)词语”。例如:五钥匙忘着屋里了解林…  相似文献   

13.
《诗经·魏风·硕鼠》中有这样两句诗:“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对其中的“之”,古今都有不同的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说:①“之”是动词,此说源于郑玄。《郑笺》:“之,往也。”此说影响甚大。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就将“之”解释为“往”,并将此句串讲为“谁去了还长叹呢?”②“之”是句中语气词。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之,其也。谁之永号犹云谁其永  相似文献   

14.
辩证命题是表达辩证判断的语句,它的逻辑特征在于断定了对象的矛盾或对象之间的辩证关系,语句是判断的语言表达形式,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但是,辩证判断与语句的关系要比其它判断与语句的关系复杂:有时根据语言形式便能把握辩证判断,有时需要通过语义分析才能把握,有时甚至还须结合语言环境,如上下文、断定者的背景知识等才能把握。例如: ①从实践最终能够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上说,它是确定的,从实践的社会和历史的局限性上说,它又是不确定的。②从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上说,光具有粒子性,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上说,光具有波动性。③直线是曲线。例①清楚明白地断定了对象“实践”具有矛盾的两种属性“确定”与“不确定”,它们是“实践”本身所固有的,因而例①是一个辩证判断。例②虽然  相似文献   

15.
西南官话动词重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梅 《学术交流》2006,(11):158-160
西南官话的动词重叠主要有V倒V倒、V起V起、V着V着、V下V下、VV神等。在具体用法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趋向性,即“X”为持续标记的动词重叠式可进入动词重叠句。而“X”为词缀的,一般不能进入动词重叠句,多充当谓语、状语。每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及句法功能有一定差别,但重叠手段作用于动词使这些动词重叠式在语法意义上表现出一个共性,即表“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赖以起居生存的实用需要,也是民族审美趣味、自然感情、宗教态度、社会风尚、心理气质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意识的艺术表现。“使物质经由象征变成相似于精神生活的有关环境”①。由于建筑是人类文化意识在环境条件、经济状况等积极作用下,通过行动而得到的产物,并且“始终是为人类行动所决定,所关连,或为人类观念所启发”②。因此,建筑艺术的发展风貌与人类文化观念密切相关,互为影响。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总体上说,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自封建社会开始…  相似文献   

17.
将各种语法论述中早已反复涉及。似乎已成定论的趋向动词“来”、去”提出来 讨论,是基于笔者的看法;迄今为止的所有观点,都没有或没有完全揭示出问题的实质。且以《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个词的释义为例; 来;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 去: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地。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①它们表示有方向的动作;②方向是以说话人的位置为立足点。但这种传统观点所不能解释的,至少有两种情况。其一,在书面作品中的情节描述里,并没有说话人出现,这时“来、去”的方向立足于什么?其二,诸如“书从他手里掉下来…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发展、社会享乐以及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节约。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经济。”①这就是说要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或者说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在一切社会形态下,人们对于生活资料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关心的,虽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关心的程度不同。”②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不仅使我们有可能从全社会范围来选择最优的经济方案,计划经济的效果,而且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效果的大小,是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使动?什么是意动?从道理上说,它并不难以理解,但具体分析一个句子,却往往意见分歧,难以统一。因此,对它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我以为仔细揣摩主、宾语之间的动词(或其它实词活用的动词)在句中的意义,是正确分析使动、意动的关键。如: ①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齐策》) ③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同上)  相似文献   

20.
石庆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国内史学界尚无定论。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抒管见,以就教于从事二战史研究的同志。 二战起于何时,是二战史研究中分歧较多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史学界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三一”说。这种观点认为,二战是在世界各个不同地方以不同的时间开始的,“而应以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作为起点”①。 “三七”说。主张二战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为起点。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反法西斯战场的出现,“就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开始”②。 “三九”说。这种观点认为,“一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