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玉明 《齐鲁学刊》2012,(1):143-147
由于现实的巨大变动,鲁迅在一种怀疑精神的驱迫之下,由对历史和现实的否定,走向了对启蒙、人生及其价值的怀疑,走向了对自我力量的怀疑,他的自我分裂了。然而,鲁迅惊人的意志品格体现在:他又怀疑于这种怀疑,于是在一种决绝的寻找中,在一种悲剧性的承担中,鲁迅力图确证自我,并进而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他的自我重新聚合了。——这整个过程,是人类历史上罕有的炼狱般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崔绍怀 《齐鲁学刊》2015,(2):142-148
世纪转型时期的《野草》研究著述颇丰,主要可概括为美学视角下的《野草》研究,即《野草》朦胧美、"力之美"、语言修辞艺术的研究;哲学视角下的《野草》研究,涉及从存在主义、现代主义、生命哲学等角度解读《野草》的研究;比较文学视角下的《野草》研究,涉及从中外不同国度、东西方文学、文化背景下的《野草》研究;心理学视角下的《野草》研究,从鲁迅的人生困境与心理语境角度解读《野草》的研究。上述研究开拓了《野草》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域,显示了世纪之交《野草》研究的多元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文本阅读:从《朝花夕拾》到《野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应将《朝花夕拾》、《野草》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朝花夕拾》里的回忆,始终有一个“他者”的存在,所要创造的儿时的民间世界是与现代评论派“绅士”的世界相抗衡的。而《野草》所展示的,是鲁迅在被整个学界、社会放逐,他也自我放逐时所达到的境界:由对“现有”的社会秩序、思想秩序、语言秩序的整体性怀疑和拒绝,达到“空“和“无”;由独自对黑暗的承担,而达到更大的“有”与“实”,获得更为丰富、博大而自由的“欣然”而“坦然”的生命体认,同时服从于不计后果,不抱希望的,永远不停地“向前走”的生命的绝对命令。这是可以通向最后十年的鲁迅的。  相似文献   

4.
鲁迅《野草》中贬义色彩的青年形象有两类:其中一类的特点是冷漠消沉、无为无聊、尚未觉醒的青年形象。另一类的特点是忘恩负义、以怨报德、恩将仇报的青年夫妻形象。借这两类人物形象,鲁迅影射了现实生活曾经与自己密切交往,后又分道扬镳者。  相似文献   

5.
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有着世界范围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英语国家对鲁迅的著名散文诗集《野草》的认识与研究,分析了他们评价《野草》的切入点和基本结论得出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散文诗"的文体视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野草》研究的理论视野,无法对《野草》的"人学"内涵作更为深广的发掘。细读《野草》文本,可以感到《野草》在本质上是人格化的寓言诗,而不是单纯托物言志的散文诗。《野草》中的人物并不是单纯的人物形象,而主要是一种人格符号。这些人格符号指向全民族的"国民性",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性格的全面的显现或某一侧面的显现。在符号学视角下观照《野草》的人物性格,其中蕴含正面人格、中性人格、负面人格。《野草》整体上完全是一部宏大的寓言诗剧,作为寓言诗的《野草》,不仅是鲁迅人生哲学的精髓,也是鲁迅创作的"纲领性"文本。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基本意识结构形态,《野草》是关于自我的,是自我对自我的究诘,拷问,是对自我的存在状态的探寻,而显现在这种究诘和探寻背后的精神趋向则是某种"抵抗"的行动,即鲁迅的"反抗绝望"。反抗绝望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它凸显的是个体的精神自由或自由意志,它追求的是自我的某种超越性存在,是关于人的本质力量和主体性地位的某种建构。  相似文献   

8.
杜素娟 《兰州学刊》2010,(10):150-153
与强调"我应该做什么"的义务论伦理传统不同,《野草》提出了重要的现代伦理命题,即"我是谁",从而指出了"自我伦理"对于民族伦理体系的重要性。同时,《野草》试图打破既定的善恶标准,以具有现代色彩的善恶相对性观念,以鲜有的"以恶对恶"的伦理态度,促进善恶观念的更新和现代化发展,体现出了鲁迅对于现代伦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于“看清自己”、调整自我的需要 ,鲁迅写作《野草》 ,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痛苦寂寞的心灵搏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展露出鲁迅繁复而沉厚的精神和心理趋向 ,原罪意识就是这诸多倾向之一。它包含着这样的内容 :因为现实的变动和刺激 ,鲁迅看到了自我局狭的现实存在和悲剧命运 ,这造成了鲁迅的自我失落和分裂 ,并因此引起了鲁迅对自我的反复拷问和审判 ,———这是一个困缚于现实中的自我 ,不仅与旧世界有着内在的关系和联系 ,而且简直就是它的“同谋” ,由此产生了鲁迅的原罪意识 ,———一个社会叛逆者对一个社会生存者的审判。对《野草》原罪心理的分析 ,是被漠视的 ,几乎没有人触及 ,因而也就没有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7,(11):40-46
木山英雄"《野草》论"的核心是要观察一个在写作《野草》之际,仍然未得"呐喊"(战斗)之自由的鲁迅的一场自我重审。时至1924年秋,鲁迅写作《野草》的内在生命契机是要定位不乏犹疑的"彷徨自我",厘定自我内在的存在根据。但木山所看到的《野草》对这一存在目标的完成却是不乏悖论的:直到《墓碣文》这样的高点与深处仍然"没有任何东西完成",但又由某种"最为执著的怀疑"而收获了"在运动着的此刻现在中自立的某种根据",而此一"内在根据"能够令鲁迅进到全面、自由地参与现实生活、置身"战斗者自我"的生存实践之境。与之同时,木山先生亦呈现了《野草》整体运动的基本方法:围绕重审"战斗者自我"的核心线而往复回环,亦不乏螺旋式上升之势的对极性系列意象(图谱)的象征性展开。  相似文献   

11.
翻开《野草》,全篇色彩瑰丽奇幻,红色、白色、黑色、青色……构成了《野草》艺术世界中独特的色彩意象体系.鲁迅笔下象征性色彩形象的选择和色彩意境的营造,不仅展示出特定历史时期自然与社会的风貌,而且传达出作者在这一时期内心深处的体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12.
《野草》别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野草>英文译本序》仅解释八篇针对现实的散文诗之写作背景和寓意,而回避了与当时现实无直接关联的另一半内容。由《野草·题辞》可知,这另一半重点是作者忏悔其"过去的生命"。"过去的生命"之必须忏悔,不仅因它是期以"乔木"而终得"野草"的"失败",而且因为作者通过对失败的长期反思,悟出那其实是一种"罪过"。于是,现在之"我"在继续挑战现实的同时又不断为过去之"我"所纠缠,由此深切地忏悔其早期"立人"(即立人之"心")主张。但这种反思也无结果,于是《野草》实际的精神主体("游魂")破裂为三,一归于曾经轻视的身体,强调一切都须亲身承受,"心"之所思须与肉身体验相合;一变为天地间虚妄的"求乞者";一化为渴望融入客观强力的战士。如此复杂的精神架构遂使《野草》既显示为一个战士的挑战,也显示为一个失败者的求乞与忏悔。但最后仍然"争天拒俗"并"指归在行动",故无论其反思、忏悔与求乞,都未能彻底。  相似文献   

13.
论《野草》爱与憎的悖论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国栋 《北方论丛》2001,1(2):67-70
《野草》中所表现的爱与憎的悖论乃是鲁迅深刻思想矛盾的折射,更昭示了古今中外的先觉者都未能克服的不幸命运。对这一命题的分析有助于澄清鲁迅复杂的思想个性和情感世界,凸显其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近20年的时间,对武训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980年《齐鲁学刊》第四期发表张经济《希望给武训平反》的读者来信,到1986年国务院《关于为武训恢复名誉的批复》的下达前后为第一个阶段;从1986年前后到1995年召开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前后为第二个阶段。就武训和武训精神的研究来说,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研究。其一,对鲁西北大运河沿岸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做进一步综合性的考察和分析,以深入研究武训及其精神产生的必然性和真实性。其二,在研究方法上,应该采取政治学的、历史学的、社会学的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客观地分析武训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夯实武训成就义学事业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鲁迅《野草》的怀疑精神对穆旦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和穆旦诗都具有怀疑精神,这种怀疑精神的核心就是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野草》的怀疑精神从现代主义特质、多疑性和丰富性三个方面对穆旦诗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百多年来,对武训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今天,我们应当用全面的科学的观点,认真总结对武训评价中的历史教训,还武训以本来面目,挖掘武训精神的科学内涵,理直气壮地弘扬武训精神。  相似文献   

17.
对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源于文艺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意识形态领域第一场全国规模的政治运动。史学界虽然投入批判的时间较晚,规模不大,但对正在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新中国史学界来说,却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史学领域阶级斗争观念泛滥,严重背离了历史主义原则,开启了通过曲解历史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论“文革”对鲁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时期对鲁迅的研究,与文革特性高度一致,一切从政治需要出发,远离对象本体,为我所用、削足适履,在研究内容上将鲁迅设计为"角斗士";在研究路径和研究队伍上呈现为一种非常态,完全抛弃学术立场、学理原则,丧失了文学研究的独立品格和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9.
陆机的出处观念与东吴文化密切相关,无论是"江东名胄"的家族记忆,还是"亡国之余"的角色认同,都与吴地的政治文化息息相关。在陆氏家族"立功立事"与"道德名望"的价值分流中,陆机试图构筑一种理想的人生模式,以先"仕"后"隐"的价值次序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一方面,重振家声的家族责任感使得陆机不能终老华亭,另一方面,在他入洛之后尽管怀土思乡却又不肯还吴。当洛阳仕进的"警角之声"无法催其前行时,华亭故居的"鹤唳之声"成为陆机最为留恋的人生光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