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鲁迅关于国民性问题的考量中,"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是一个首要的问题,揭示国民性的"病根"是建设"最理想的人性"的第一步。《野草》集中体现了鲁迅的人生哲学,表现了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深刻体察,从《野草》可以看出鲁迅关于"最理想的人性"思想的建设性思考。研究《野草》中鲁迅的"最理想的人性"思想,实际上是在研究鲁迅的人生哲学及其"人学"思想的核心价值,这对拓展鲁迅思想研究和《野草》的人学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崔绍怀 《齐鲁学刊》2015,(2):142-148
世纪转型时期的《野草》研究著述颇丰,主要可概括为美学视角下的《野草》研究,即《野草》朦胧美、"力之美"、语言修辞艺术的研究;哲学视角下的《野草》研究,涉及从存在主义、现代主义、生命哲学等角度解读《野草》的研究;比较文学视角下的《野草》研究,涉及从中外不同国度、东西方文学、文化背景下的《野草》研究;心理学视角下的《野草》研究,从鲁迅的人生困境与心理语境角度解读《野草》的研究。上述研究开拓了《野草》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域,显示了世纪之交《野草》研究的多元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正> 1981年鲁迅百年诞辰纪念前后,全国出版的《野草》研究专著、专集不下十部。其中,逐篇注释或诠解的有李何林《〈野草〉注解》、许杰《〈野草〉诠释》、闵抗生《地狱边缘的小花》等;侧重艺术分析鉴赏的有扬州师院中文系的《〈野草〉赏析》、李国涛《〈野草〉艺术谈》等;对《野草》进行全面论证分析的则有李希凡《一个伟大寻求者的心声》以及孙玉石的《〈野草〉研究》等。很有分量的单篇论文也多有发表,其中,尤以曾华鹏、李关元撰的《论〈野草〉的象征手法》惹人注目。1983年6月,江苏省鲁迅研究学会在苏州举行了合专题性《野草》学术讨论会,并出版了《〈野草〉研究论文集》,进一步推动了《野草》研究的开展。上述论著的出现,打破了《野草》研究的沉寂局面,攻克了这项难治之学的许多难点,标志着《野草》研究的空前深入和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散文诗"的文体视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野草》研究的理论视野,无法对《野草》的"人学"内涵作更为深广的发掘。细读《野草》文本,可以感到《野草》在本质上是人格化的寓言诗,而不是单纯托物言志的散文诗。《野草》中的人物并不是单纯的人物形象,而主要是一种人格符号。这些人格符号指向全民族的"国民性",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性格的全面的显现或某一侧面的显现。在符号学视角下观照《野草》的人物性格,其中蕴含正面人格、中性人格、负面人格。《野草》整体上完全是一部宏大的寓言诗剧,作为寓言诗的《野草》,不仅是鲁迅人生哲学的精髓,也是鲁迅创作的"纲领性"文本。  相似文献   

5.
谁也不否认、鲁迅的《野草》是现代文学宝库中一颗晶莹璀灿的艺术明珠,但谁也得承认,它在鲁迅的全部作品中是最为幽昧难识的。长期以来,在《野草》的研究上对其基调一直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流露了鲁迅的虚无感和阴冷心境最历害的,莫如他的散文诗集《野草》。”有人说“《野草》在创作构思上,基本上后于《彷徨》,  相似文献   

6.
詹艾斌 《晋阳学刊》2004,4(6):90-92
认识特殊与整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一。该论题的探讨正是依照《野草》中的一个个文学事实与《野草》文本的整体文学蕴涵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行的,并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阐释了《野草》的形象主体与作者自我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其形象主体及生命力是鲁迅人格特征和《野草》总体文学蕴涵的最具本质的说明,从而见出《野草》整体文学思想所具有的显明的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新材料带来新的研究课题,促进新学问的涌现.对于《诗经》学史而言,近年面世的以上博简《诗论》为代表的简帛资料,不仅大大促进了对于诗三百篇的研究,而且促进了《诗经》学史的研究.在上博简研究的带动下,近些年关于《诗经》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如果说上博简《诗论》补充了《诗经》学史源头的话,那么,上博简《诗论》面世以后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则是一部《诗经》学史的尾,这个一首一尾的形成与联贯对于“重写学术史”而言,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有着世界范围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英语国家对鲁迅的著名散文诗集《野草》的认识与研究,分析了他们评价《野草》的切入点和基本结论得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关于鲁迅《野草》的几个意象的解析(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野草》文本的象征性及其内涵的繁复沉厚、歧义丛生,因此出现了诸多对它的误读误解。剥离并 澄清这些附加在《野草》和鲁迅身上的因误读而形成的观念,回到《野草》的具体文本,从《野草》的具体文本出发,对 于准确地全面地整体地认识其思想趋向,进而全面地整体地揭示、把握鲁迅的心理-精神结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关于《野草》与鲁迅对《苦闷的象征》的翻译,已有的研究焦点多集中在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对鲁迅《野草》的影响上。对于鲁迅翻译的《苦闷的象征》与鲁迅创作的《野草》在翻译意图与创作意图、翻译策略与创作策略、翻译风格与创作风格的互文性关系却一直没有人涉及。事实上,鲁迅的《苦闷的象征》的翻译与《野草》具有非常明显的互文性。在翻译与创作的意图上,二者都在借苦闷的表现呼唤健全的人性。在翻译与创作的策略上,二者都倾向于与理想读者的对话。在翻译与创作风格上,二者都呈现出了艰深、晦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志蔚 《晋阳学刊》2009,(1):108-111
从史学和文学两个研究领域看,辛亥革命中的王金发和鲁迅语境中的王金发存在着很大的反差。历史上王金发的光辉一直被主流意识形态下鲁迅的批判所遮蔽。如果以鲁迅视野中的章太炎为参照,就会发现鲁迅对于王金发的批判背离了他一贯倡导的“顾及全人”的人物评价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 ,鲁迅世界是神奇多彩的 ,要真正认识鲁迅 ,就必须进行立体的全面考察 ,在深入鲁迅的同时 ,还要跳出鲁迅 ,只有选好方位 ,站得越高 ,才能看得越清越透。  相似文献   

13.
从三个方面求证鲁迅的早年精神求索--寻找民魂的历程.在中西历史文化的比较中,查证"民魂"丢失的根本所在;认证"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的"立人"、"立国"的启蒙思想,为此,必须恢复"民之信",使民众发其"内曜";在"摩罗诗人"与民众的关系中,确定恢复"民魂"的前提条件.这样,将鲁迅早期的理论主张就定格在"民众"立场上.  相似文献   

14.
尽管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为鲁迅自身的传统文化批判者形象所遮蔽,但这一研究在1949年之前就已开始并从鲁迅与思想传统、学术传统、审美传统等多方面展开。它因自身的开创性与深刻认识而构成一个明显而重要的阶段,对后来的这一研究具有直接影响与制约作用。因而对这一阶段研究的时代环境、研究主体及具体研究的系统回顾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这一阶段的研究状态,而且为这一研究的继续与深入提供启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15.
王明科 《河北学刊》2006,26(1):142-147
在“新怨恨”理论视野下重新解读鲁迅思想,认为“怨恨”是21世纪鲁迅研究的新判断,是鲁迅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鲁迅不但反抗与怨恨中国传统弊端,同时也反抗与怨恨西方现代文化缺陷。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伤逝》里的男主人公抛弃爱人的设计源于鲁迅在"牺牲论"与爱情的两难选择之间的挣扎;《奔月》里的男主人公被爱人抛弃的设计源于鲁迅在新的生活道路面前的茫然失措。两篇小说从"抛弃"到"被抛弃"的文本设计,寓含着鲁迅"抉心自食"的自我救赎。在许广平真挚爱情的感召下,鲁迅经历了心灵的炼狱,终于走出"牺牲论"而决意开辟一条新的生路,从而完成了对自己的精神拯救。从《伤逝》到《奔月》,鲁迅完成了从个性解放的提倡者到亲身实践者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冯梦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鲁迅对冯梦龙的评价入手,探寻鲁迅对冯梦龙的承继形态,发现鲁迅关注下层人民的生存困境,为下层人民立言与冯梦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冯梦龙展现了对人性的初步探寻,也对鲁迅有着很大的影响。鲁迅立足于民族的生存,建构全新的创作理念,对小说功利性的重视,打破传统小说的狭隘写作视角,开辟了全新的叙述观念,创造了具有经典性意义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8.
彭小燕 《齐鲁学刊》2008,(1):139-142
以"批判—解构"为显在话语特征的鲁迅杂文具有其内在的意义建构。在存在主义视野下,对现代生命信仰境界的持续冀望,对生存虚无的反复透视、解构是鲁迅杂文着力建构的深度意义体系。  相似文献   

19.
鲁迅《野草》的怀疑精神对穆旦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和穆旦诗都具有怀疑精神,这种怀疑精神的核心就是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野草》的怀疑精神从现代主义特质、多疑性和丰富性三个方面对穆旦诗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恒训》是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贿考案被判"斩监候"后在杭州狱中写的一篇家训,原训文稿已佚,现有鲁迅抄录的稿本存世。鲁迅对祖父贿考案一事有一种痛定思痛的隐痛,因此,在离开绍兴的时候,鲁迅有意识地消除了祖父在家庭中的其他遗物,却保留了自己手抄的《恒训》稿。《恒训》不仅是了解鲁迅故家败落的一份原始资料,而且也是解读鲁迅与祖父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文物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