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军事法西斯主义与战争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军事法西斯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战争开辟国家法西斯化的道路,来挽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强行将国民经济纳入战争轨道,使国民经济军事化,为法西斯侵略战争服务。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求救于史学界同仁。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无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论述拉丁美洲产生社会主义民主计划的社会政治背景,并着重谈民族国家的政治危机、权力和国家干预的产生及其重要性,以及在一些主要国家中出现的独特的新法西斯主义。新资本主义成长,社会冲突,政治危机(1930—1980) 1930年前后,拉丁美洲各国受内外势力的影响,开始实行改革。  相似文献   

3.
1945年,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打败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50年后的今天,法西斯主义仍然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法西斯主义为什么兴起在20世纪上半期?它的性质是什么?对此,史家依旧各执一辞,众说纷法。笔者仅就日本法西斯主义略陈己见。一、现代化与法西斯主义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兴起,究其根源可追溯到明治维新,国内外学者对明治维新的性质评价不一,但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它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特别是中国和前苏联学者十分强调明治维新作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  相似文献   

4.
法西斯主义作为“二十世纪的怪物”,在统治形式上也有其特征。日本军事法西斯主义的所谓“国民动员”,就是以军部势力为核心的日本法西斯主义统治国民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民的思想动员,即以军国主义思想使国民思想统一化;二是国民的组织动员,即将国民划一集中在军部指导下的法西斯组织之中。本文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改变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使其中雇佣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增大。这就是所谓的与先进工艺相联系的新中间阶层。在新中间阶层的成分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各类科技知识分子、中下层管理人员(经理)和大部分职员。所有这些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政治力量,其中包括西欧社会民主党对他们的注意。本文打算分析新中间阶层在社会民主党党员群众中比重增大的事实,考察社会民主党纲领性文件及其思想家著作中对新的劳动者队伍的评价。作者也研究社会民主党对新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与战前日本政治董伟本世纪30年代,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体系中明显地出现了两种选择:新政策和法西斯主义。德国、日本与意大利是后者的典型;前者有美国的新政和挪威、瑞典等福利国家。法西斯主义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满第一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7.
重构国家、重新引导国家权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可以用"国家"这个概念指称很多不同的对象,因此,有效的国家理论必须包含多重维度,并且对不同类型的国家加以分别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不同的类型,例如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之间的区别.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指现代国家的所有形式和特点;而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则把资本积累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逻辑.  相似文献   

8.
论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文化源流南开大学张世良现代日本之所以走上法西斯军国主义道路绝非偶然,而是有深厚的思想文化作为其基础,包括日本的岛国文化、政治文化、青年文化和对外来文化的选择定位。本文试图从文化视角对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思想源流作初略的探讨。一、岛国...  相似文献   

9.
风云变幻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相继形成。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进行侵略和扩张。正由于此,日本和德国这两个法西斯国家才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共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只注意日、德法西斯相互勾结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们彼此对立和矛盾的一面。实际上,日、德法西斯在相互勾结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0.
美国和瑞典都是世界经济体系中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同经济部门的混合和主要的职业结构方面基本相似,无怪乎两国的阶级结构也大体相仿:劳动力中工人阶级约占一半;工人阶级以外的雇佣劳动者约占40%;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占不足15%。这种分布情况与大多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1.
日本资本主义市场体制有一个重要特征: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的和半组织化的交易关系。本文试图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对这种交易关系的原理、性质、功能及其影响进行一些初步分析,目的是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提供一定参照。一、日本企业间交易的长期性特征及其组织纽带企业之间的交易是市场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日本企业之间交易的数量多,对经济生活影响也大。从商业统计上看,70年代日本的批发销售额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时代的演进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了重大改革、调适和发展的新阶段。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新变化 ,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大体完成了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重在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发展、新特点及其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3.
日本法西斯主义作为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对内实行暴力统治、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等基本点上,同其他国家的法西斯主义是一致的。但基于独特的国情,与德、意等国先在基层形成势力,然后夺取政权的"自下而上"的法西斯化过程相反,日本法西斯主义是通过与天皇制统治体制的结合,即"自上而下"的途径形成的。日本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法西斯主义与天皇制统治体制的结合,主要表现为与军部势力的结合,因此也可称为军事法西斯主义。在日本法西斯化的过程中,军部是如何与法西斯主义结合的?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是研究日本近现代史十分重要的课题,木文拟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资本主义体系中,作为共性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着制度上的一致性,但就单位个体国家而言,彼此之间的市场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运作模式却存在着相当的差异。美国是以自由市场经济居绝对主导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和德国也是以自由市场经济为主轴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日德两国在其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却凸显出了某种脱资本主义的个性化制度特征。尤其是日本,它作为东方后发性赶超式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表现出了即不同于美国又有别于德国的个性化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本文通过日美德三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比较,揭示同一社会形态下不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以陈铨、林同济为代表的战国策派,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在德、意、日法西斯主义者疯狂发动侵略战争时期,在云南昆明创办了一个《战国策》刊物,公开宣扬法西斯思想,宣扬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力为法西斯的侵略战争和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制造理论依据,从而在唯心主义的哲学营垒中泛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逆流。本文仅就战国策派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和当时马克思主义者对他们的批判,作一些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际社会构成了以下几种矛盾。(1)社会主义苏联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2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 )随着法西斯主义的出现 ,并发展成为世界性历史逆流 ,便形成了法西斯主义势力与反法西斯民主力量的矛盾。在这些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矛盾中 ,由于法西斯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反对资产阶级民主 ,反对民族解放 ,便决定了它成为各种矛盾的集中点 ,法西斯主义与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就成了世界现代史的主要矛…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日本大正民主运动的高潮期,地方自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化改革。以安井英二为代表的新内务官僚成为推动改革得以实现的重要力量。他们直面一战后日本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提出了不同于明治时期内务官僚关于地方自治的新理论:主张自治体应该重视居民福利,通过实行事业公营去除资本主义的营利性;强调通过实行地方分权消除政党政治的弊端;批判封建落后的农村寄生地主制度,主张在农村自治中重视佃农组合等。他们的地方自治论有顺应时代发展的积极一面,但也包含着反政党政治、否定资本主义的因素,为日本后来转向法西斯主义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反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作为世界性的历史进程 ,正不断加深和扩展着当代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弊端。反全球化运动则进一步暴露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危机 ,表明资本主义与全球化进程的矛盾性和根本对立性。资本主义占主导的全球化具有有限性 ,其发展趋势将成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先导和前奏。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三年三月五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同志逝世。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开始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新沙皇炮制和推行大量反动法律和法令,以便强化法西斯专政。维持其反动统治。 我们根据手头极不完全的材料,把苏修先后颁布的针对敢于反抗苏修新沙皇黑暗统治的法令和条例列选一部分。它将有助于我们透过“发达的社会主义”、“全民国家”等美丽的面纱看清苏修叛徒集团同苏联人民为敌,“加强法制”的法西斯真面目。 19 58年12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一系列法律。如: 《关于国事罪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在法西斯主义的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产生机制、文化背景以及历史影响等问题均持有不同的看法。黑龙江大学孙建茵副教授的译著——《作为群众运动的法西斯主义》展现了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思想家米哈伊·瓦伊达(Mihaly Vajda)对于法西斯主义批判的独特视角。书中,瓦伊达深入分析了法西斯主义的阶级基础、意识形态特征及其与"市民社会"历史之间的相关性,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究了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原因。同时,他还批判性地分析了共产国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