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刘国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63-68
七国、八王、安史三乱皆因地方势力过于膨胀,中央对其失控所致;地方官品行之优劣,对叛乱发生与否关系甚为重要。叛乱之结果及其影响,则与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与否有直接关系。或是迅速平定叛乱,中央集权因之而强固;或是延误平叛,导致割据;或是叛乱经久难平,直接影响王朝之命运。另外,叛乱如有少数民族成分参与,将增加其复杂性;而少数民族成分之参与与否又与统治集团民族政策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2.
史学界通常认为,西晋“八王之乱”是因晋武帝实行分封制所致,此说欠妥.分封制只是导致这场皇族为争夺政权而展开的前后十六年战乱的诸因素之一,既不是主要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战乱的根源在于晋武帝没有选好接班人,晋惠帝的昏愚无能,是导致“八王之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4.
林校生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0-36
"八王之乱"的爆发、延续及其对于两晋政局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不单受制于府主的行为和意向,而且也与众多幕佐的规擘和参与密切相关."八王"府佐今尚可考知近190人,加上辟请而未就官者,则超过二百人.他们的里贯、门地、幕职、仕历、事行等情况,实是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八王之乱"乃至有晋精英社会的不可忽视的紧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王连儒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6-62
“永嘉之乱”给琅琊王氏政治带来了两个转折,一是其家族成员与朝廷政治之关系更加密切;二是西晋南渡后,琅琊王氏成为东晋政治的实际的操纵者。但琅琊王氏政治势力的急剧膨胀,不仅使其内部的部分成员比如王敦等人有了觊觎朝廷政权的野心,而且也引发了其他士族群体对琅琊王氏政治的猜忌与怀疑,这就使得琅琊王氏政治在朝廷裁限以及士族抵制的形势下艰难发展。但琅琊王氏政治之基础毕竟是根深蒂固,其家族政治统治在整个东晋政治进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芦婷婷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
陕甘地区“防边”重于“治乱”的军事布局,致使王辅臣叛乱的范围主要集中在陇右地区,尤其是平凉、秦州、固原一带.王辅臣反叛导致清军在陕南地区的失控以及陕南沦入四川叛军之手,并由此造成四川叛军对关中的巨大威胁.王辅臣之所以投降,不仅仅是图海平凉战、抚的作用,张勇、王进宝斩断四川叛军对平凉的救援,为平凉战、抚的胜利提供巨大保障. 相似文献
8.
王闿运"帝王之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信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1):77-80
王闿运是中国近代史上声名显赫的政治和学术人物.作为晚清名士,王闿运以硕学通儒而名重一时;在政治上,他怀抱"帝王之学",以纵横家自居,且一有机会便谋实践其"纵横之道"帝王之学"."帝王之学"作为一种封建的传统政治理念,具有很大的空想性和封建性.在封建、半封建社会的土壤中,"帝王之学"亦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10.
11.
谭景玉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52-55
西汉前期主要有 1 0个诸侯王国。王国经济在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并对西汉经济、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史素昭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6):98-102
唐初八史的作者多为“文咏之士”,撰史善于叙事,喜取小说,文辞华美,使唐初八史呈现出浓郁的文学色彩;此外,唐初八史的尚文之风,唐初八史于史书中明确表达文学观的做法,都缘于著者的文士身份。 相似文献
13.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社会背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社会背景,对于正确认识和切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效促进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商艳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108-113
战争是西周金文中的重要内容,战争发生的原因很多,总体看来,可分为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其中又可分为夺权建国、平叛拓疆、御敌入侵等多个方面,西周早、中期战事爆发原因以夺权建国、平叛拓疆为主,御敌入侵的战事主要集中在西周晚期。经济上争夺贡赋和劳力也是发生战事的又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王世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5):42-44
问题 ,不失为一种有效至少是可行的办法 ,这与化验报告作为医生诊断疾病的参考或依据同属一理。举两个例子。例子一 :据笔者研究 ,《红楼梦》前 80回的语言有不少江淮方言 (下江官话 )的成份 (见《〈红楼梦〉语言的地方色彩》 ,载《红楼梦学刊》1 984年第 2辑 ) ,表明曹雪芹谙熟扬州、南京方言 ;而红学界对雍正六年 ( 1 72 8年 )曹家举家北返时曹雪芹的年龄有两种说法 ,一为 5岁 ,一为1 3岁 ,对《红楼梦》中方言的研究则支持后一说法。———如果孩提时代就离开一个地方 ,该地方言的影响就不可能有那么大了。又 ,后 40回和前80回运用方言情… 相似文献
16.
刘文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2)
流亡公子的从亡人员是指跟随公子流亡外国的一个依附人群,主要由失势贵族和劳苦者组成。这一人群在春秋时广泛存在而且人口众多,公子流亡外国少则追随数士,多则扈从千人,从亡人员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子的命运和结局,忽略对从亡人员的考察就无法全面了解春秋贵族社会的图象。 相似文献
17.
王淑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29-32
美伊战争是 2 1世纪进行的一场现代化立体战争 ,是军事战与政治战的结合。美国对伊战争的目的是彻底消除被美国严重怀疑为拥有和藏匿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但其实质是重组中东格局 ,抓住战略机遇满足帝国扩张的野心。美国“预防性打击”理论的实质是侵略战争 ,不具有合法性 ,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准则和联合国宪章。美国意欲在伊拉克和阿拉伯世界推行“霸权阴影下的民主化战略” ,是在创造反美的恶魔。 相似文献
18.
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其中原因虽然很多,但是清军大规模临阵溃逃,毫无战斗力却是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从军事纪律、军队风气、将领、士兵心理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清兵临阵溃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邱秀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205-208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鲜明时代特征,回答了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基本内容的全面解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质;强调了在新形势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0.
郭艳华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10,(5):88-92
北宋豪放词粗豪劲健、慷慨激越之审美风貌,正是宋夏战争背景下的时代文学产物,这充分体现了民族冲突与融合对于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本文欲从三方面探讨宋夏战争与北宋豪放词风之间的关系:宋夏战争对北宋文士精神的激发;宋夏战争与北宋豪放词风的初步形成;宋夏战争与北宋豪放词风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