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义祥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作者提出鲁迅先生的文学活动自始至终跃动着一条浪漫主义的血脉。从早期的理论著作《摩罗诗力说》,翻译作品和旧体诗作,到创作高峰期的《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等,都是浪漫主义居主导地位。就是作为奠定新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的《呐喊》、《傍徨》,也内烁着某种浪漫主义的精神。后期杂文的浪漫与前期诗文不同,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其浪漫主义的形成,一有社会历史原因,二是源于作家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李汝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4)
说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这自然是大家都承认的.但是,如果说杜甫也同时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大概总有人免不了要摇头.这种摇头是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看成为:是这个就不能是那个,有这个就不能有那个的形式逻辑的摇头.实践证明,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家,可以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家.高尔基不但说在巴尔扎克、屠格涅夫、果戈里和蒲宁等人的创作中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合流”,而且认为,很难正确地说出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以及果戈里、莱蒙托夫、契诃夫到底是浪漫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杜甫的诗创作证明,他的浪漫主义特质和他的现实主义成就一样的突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杜甫诗的一对矫健的翅膀,都一样的有力,一样的善于飞翔. 相似文献
3.
何晓霞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2):98-101
18世纪是理性的世纪 ,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却指出理性不是万能的 ,他认为情感高于理性、道德优于科学 ,并发出“回归自然”的呐喊 ,表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倾向。卢梭的浪漫主义贯穿于其思想学说中的各个领域 ,他的这一思想使他超越启蒙运动 ,并因首开浪漫主义运动之先河而成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卢梭的浪漫主义在历史和现实中得到回应 ,在科学理性膨胀的今天 ,研究这一思想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学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
社会主义文艺究竞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创作方法,这是今天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一个时期以来,人们无论在批判“四人帮”的反动文艺信条方面,还是在总结革命文艺的经验和成就方面,都把现实主义艺术方法作为一个重要原则和准则提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加以运用和研讨,这无疑是理所当然的,今后也是非常必要的。这里笔者想就与此密切关联的另一个问题,即如何正确看待浪漫主义,谈两点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5.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庭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6):36-39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上,强调主观性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高到创作的首位。受其影响,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文学推崇情感,运用想象进行创作,并认为创作没有外在的目的,同时强调个性主义,表现出了基本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郑晓韵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3)
浪漫主义一直是中西方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在今天的语境下,我们又应如何来看待浪漫主义则是一项新的任务.哈罗德·布鲁姆是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研究专家,他在1960年代对浪漫主义的重新评估赋予了浪漫主义在西方学界解构之后建构的重任.在布鲁姆看来,浪漫主义是欧洲民族文化的在现代世界的复兴.浪漫主义是第一次具有世界范围影响的思想运动,但是它不是一个统一的现象,而是一个具有各民族特色的现象.重新审视浪漫主义带给我们的影响,不是过时,而是一种真正直面传统的行为.只有厘清传统,才能为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A、O、拉夫乔伊在其著名论文《浪漫主义的区分》 (1924)中曾指出“浪漫的”这个词所表示的含义太多,以致于它什么也没有表示,因为一个国家的浪漫主义和另一个国家的浪漫主义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浪漫主义本身是多元的,也许对于浪漫主义来说有一些公分母,然而它们没有被明确地建立起来。在另一篇论文《对历史学思想来说的浪漫主义》(1941)中,他更激进地认为浪漫主义本身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相异的、逻辑上是独立的,有时在本质的意义上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性的视野下,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回应,不同的回应方式构成了不同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作为“现代性的第一次自我批判”而出现的,以此为基础,沈从文的创作应被归属于浪漫主义的范畴,而且在与西方浪漫主义作品的比照中可以看到,沈从文的浪漫主义不同于西方浪漫主义的超越性、贵族气质和神秘主义而具有的东方特色———直面现实、平民特质和理性的节制三个特点。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沈从文的创作创造了独特的东方式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9.
崔东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2):49-51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 19世纪女作家。她在其作品中描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普通劳动人民 ,反映社会与宗教道德问题 ,因此 ,大多评论家都将这位小说家与 19世纪的理性主义、实证哲学和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然而 ,从乔治·艾略特对早期作品中的场景、人物、情节的处理以及她的道德说教不难看出 ,她是一位浪漫主义的人道主义者 相似文献
10.
丁兆成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7,(4)
我国的书法经历几千年的变革与发展,形成了众多的风格与流派,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就字体而论,有篆、隶、真、行、草之分;就各种字体的表现风格而论,有钟(元常)、张(伯英)、二王(羲之与献之》、欧(阳询)、颜(真卿)之不同。这些风格殊同形式个异的艺术形式,构成了我国书法的伟大传统。 相似文献
11.
肖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2):37-39
本文旨在阐述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之间有衍生性与启蒙思想相悖,强调感情、想象和主观性.但大部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还是典型的美国化的作品.本文结合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探讨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反映了美利坚民族一个"真正全新的经历"、深受美国清教主义运动的影响、信仰个人主义和直觉的价值、追求民主与政治上的平等、强调"使命感"以及多样化的创作形式. 相似文献
12.
谢刚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73-77
胡风文艺思想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原因在于:一是受西欧浪漫主义和五四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影响;二是对厨川白村与苏联作协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接受.胡风认为浪漫主义应负载启蒙和政治双重功能,而左翼人士则力图把浪漫主义纳入纯粹政治轨道. 相似文献
13.
苑辉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想象 ,即形象思维 ,是一种艺术的特质。所有的艺术作品无一不包含丰富的想象 ,无一不是想象的结晶。 18世纪末 ,随着欧洲浪漫主义的蓬勃兴起 ,想象得到真正的重视 ,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得到正确的定位和真正系统的阐释。浪漫主义者不仅对想象作了理论上的精辟的论述 ,而且还把想象充分地体现在他们的诗作当中 ,把想象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原始思维与浪漫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31-33
原始思维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一种思维模式,原始思维丰富的主观想象力,以己度物的思维方法和对客观事物的巨大的想象空间都与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基本特色相契合。原始思维因此而成为浪漫主义的发源地。原始思维的主要文化成果——神话传说从内容到形式,从表现手法到创作手法都对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原始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更本源地认识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15.
夏定冠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3)
维克多雨果(1802—1885年),是十九世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经历的生活道路是漫长的,这使他有机会看到十九世纪法国的全貌。他是十九世纪法国历史的见证人。雨果有一个信仰不同的家庭,父亲锡齐斯培尔雨果是平民出身的共和党人,在拿破仑时代当过少将省长,平时主张实行宽和政策,战时反对屠杀俘虏和妇女。雨果的母亲苏菲是船主的女儿,在政治上却拥护王权,有保王党人的思想。雨果在这样的家庭里 相似文献
16.
张世俊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82,(2)
长期以来,文学批评界对现实主义谈论很多,并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浪漫主义的探讨却似乎显得冷落,存在着一种轻视,甚至怪罪浪漫主义的倾向。一九五八年,毛主席提出我们的文学应当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浪漫主义热了一阵子。然而,在“大跃进”的虚假浮夸风的影响下,文学创作上出现了一些借浪漫主义之名行粉饰现实之实的浮夸作品,人们便把这一切怪罪于浪漫主义。十年内乱时期,“四人邦”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任意歪曲、糟踏浪漫主义。他们以粉饰生活、说谎话、唱高调冒充革命浪漫主义,制造了“三突出”的谬论,塑造所谓“高大全”的人物。人们在痛恨“四人邦”那一套瞒和骗的文艺的时候,却又迁怒于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再一次受到“株连”。浪漫主义的名声很不好,它似乎成了“美化、拔高、粉饰现实”的同义语。有的同志甚至主张多提现实主义就行了。这实在是对浪漫主义的一种误解。看来有必要为浪漫主义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17.
18.
寇从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1):80-83
本文从本质特征、价值取向、美学品格三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浪漫主义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作者认为,关于主观能动性与历史制约性的辩证统一、关于倾向性与理想性的内在关联、关于主题想象与主观幻想的自由发挥是构成马克思恩格斯浪漫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文章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浪漫主义理论同其现实主义理论一样,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两翼,并为其浪漫主义美学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9.
20.
<浪漫主义的中国根源>证实中国的园林(建筑)观或审美观在16~18世纪推进并促成了欧洲的"浪漫主义转向".其间,坦普尔和钱伯斯虽是两个关键人物,但欧洲人的"期待视野"制约了他们对中国审美观的理解,误读也就在所难免.本文力图通过评述,以辨清他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