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我自我超我——谈凯瑟琳的三重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在《呼啸山庄》中,艾米莉成功地塑造了具有三重人格的惊世骇俗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她渴望着能将野性的"本我"——希思克利夫与文雅的"超我"——林顿结合在一起,却无法实现,最终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创造性的运用弗洛伊德关于心理人格的理论,围绕<红楼梦>中钗黛争"宝"这一主线,揭示了两位女性在本我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而受本我驱使的自我的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但她们最终都成了超我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女性自传的地位都得不到认可,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和繁荣,女性生平写作在文学中逐渐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女性自传形成了属于她们自己的传统。《在我的皮肤下》是多丽丝?莱辛自传的第一卷,文中不仅扩展了女性自传的内容,而且创造性的借用小说的叙事技巧,这不仅使莱辛的形象更为真实、丰满,更是促进了女性自传传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认为女性人物的塑造是福克纳小说的一个主要特点,而"影子性"则是其作品中女性形象不可分割的性质,并且深深根植于当时美国南方现实社会之中。现实社会把这些女性变成了生活中的"影子",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在福克纳小说中的影子性恰恰反映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性。本文通过分析小说《我弥留之际》中艾迪.本德仑身上的"影子性",探讨虚无主义和传统妇道观对女性身心的毒害和摧残,从而使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更加全面地解读福克纳的作品,更加深刻地体会他的人道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5.
以韩剧《我叫金三顺》为例,分析了近年来韩剧中女性形象的变化.从金三顺这个新女性形象入手,通过与传统女性形象的对比,探讨新女性形象在韩国能够受到认可的社会背景,分析新女性形象能够成功构建的三个原因:从表层意义来看,新女性形象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韩国女性自我价值意识萌发;从深层意义来讲新女性形象符合韩国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三是此形象迎合了受众的审美取向,受众的“满足与使用”使得新女性形象被接纳.  相似文献   

6.
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烛照下,“二拍”中的情爱女性大致可划分为三类:超我人格控制的情感主体、受制于自我人格的情欲主体以及本我人格驱遣的欲望主体。情爱女性不同的人格结构建构与晚明复杂的社会思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女性自传的地位都得不到认可,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和繁荣,女性生平写作在文学中逐渐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女性自传形成了属于她们自己的传统。《在我的皮肤下》是多丽丝·莱辛自传的第一卷,文中不仅扩展了女性自传的内容,而且创造性的借用小说的叙事技巧,这不仅使莱辛的形象更为真实、丰满,更是促进了女性自传传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那天,忽然想起一个男性朋友说,女人如果不三八,天下一定很太平。记起当时他说的时候,遭到在场女性的集体围攻。最后他迫不得已道歉,但我分明听他嘀咕一句,女人就是爱说,嘴巴不牢。  相似文献   

9.
王尔德在其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主要描写了三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亨利爵士、道林和贝西尔。论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学说出发,分析这三个人物,提出他们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象征,并探讨了其中与作者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对“我在”及其根基的论证是哲学对世界的终极关怀的集中体现和根本标志。“我思故我在”、“我欲故我在”、“我在故我在”、“我做故我在”等是西方哲学家对“我在”之根基的不同解答。其中,“我做故我在”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它科学地说明了“我在”及其根基,为我们进一步求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理论思维原点  相似文献   

11.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男主人公裘德的成长为线索,以他与两个女人的感情纠葛为题材,描述了极端的"本我"和"超我"的两种人格特征。裘德的"自我"便在这两个极端中滑行,从艾拉白拉"本我"的肉欲冲动到淑的"超我"的理性情感,最后无法平衡这两个极端而导致悲剧的发生,进而说明人的社会性、人的行为都需要"超我"的社会道德来约束。  相似文献   

12.
克拉丽莎.达洛卫是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弗吉尼亚.伍尔夫代表作《达洛卫夫人》中的女主人公。虽为上流社会一名普通的中年妇女,却体现了伍尔夫关于人的现代主义创作理念。小说中她为生活而生活,和现实认同,小心地平衡着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人格上的冲突,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作者所提出的"双性同体"诗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从人格层面上来说,西莉由于长期遭受压迫,“自我”的保存本能意识过于强大,几乎湮灭了“本我”的反抗本能和“超我”的理想构建和实现,从而导致她的人格没有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而索菲娅与莎格的出现对西莉起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使她觉醒并认同了本我与超我的不可或缺性,拒绝盲目服从“现实”和完全被“自我”控制,有意识地调节“本我、自我和超我”朝着平衡方向发展,达到完美和谐的状态。这便是西莉虽饱受苦难压迫,但却没有像其她大多数女性一样或疯癫或痛苦地活着甚至死亡,而是在众人爱与尊重的簇拥下,获得了平等和独立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托尔金的《魔戒》是一部长篇史诗奇幻小说,不仅展示了一个浩浩荡荡的中土世界,也展现出一幅完整的人类心灵地图.在小说虚构的奇幻世界里,魔戒就像一块磁石,激发着人们对它的欲望和追逐.对于魔戒的追逐,就像是恋物癖的表现,这种对于“物”的追求激发了小说中人物的无意识行为.本文从无意识视角来解读《魔戒》人物的本我、自我与超我.  相似文献   

15.
薇拉·凯瑟是19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小说家,她通过《啊,拓荒者!》塑造了一位多种意义上的女性拓荒者。她有欲望,但却能够根据现实情况来控制其本我欲望的膨胀;她有思想,无所畏惧,然而并不无法无天;她事业成功,但又不乏女性魅力。  相似文献   

16.
我想有一双神奇的耳朵,只听得见爸爸妈妈称赞我的声音,他们一旦生气,一旦罗嗦,我的耳朵就马上自闭。哈哈,我每天都能在快乐中度过了。  相似文献   

17.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揭示了思维是人的本质属性,强调了人在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他的"我思"直接启发了康德,成为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的主题,推动了辩证法的发展。笛卡尔的怀疑思辨哲学无疑是刺破中世纪黑夜的理性之光,他的"我思故我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价值。然而他的理论缺陷也恰恰在于他的"思"与"在"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8.
我以为,最大的幸福不是你得到了多少,而是你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我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只希望自己能选择将来,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决定要去当一名老师。不过我从来没有想过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或者是  相似文献   

19.
《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是一部描写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的经典之作。玛雅.安吉洛站在族群差异和性别平等的立场,书写自己的切身遭遇和内心感受,不仅对美国社会存在已久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阶级压迫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批判,还对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身份建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唱响了当代黑人女性的觉醒之歌。  相似文献   

20.
《河边云雀叫得欢》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权主义作家杰西卡.安德森的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作品,曾经获得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弗兰克林奖。这部小说以倒叙的手法描述了一位辗转回国的七旬老妇人劳拉一生的悲剧命运,劳拉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压抑与等待中虚度。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重人格说和焦虑说来分析主人公劳拉悲剧的一生,并得出了劳拉的悲剧是社会文化的悲剧、也是女性自身的悲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