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文章利用五次人口普查及各次人口抽样调查的分年龄组数据,及各地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以人均GDP的增长率为因变量,各年龄段人口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率等指标为应变量,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及转变对全国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长三角地区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使长三角地区快于全国进入了“人口红利期”,为该地区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较好的人口条件。  相似文献   

2.
使用联合国人口预测数据,分析了我国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状况及特点,并对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高龄化是未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口高龄化对消费的影响最终应取决于其对所有商品消费影响的综合效应,但不利于资本形成与出口贸易。建议:及时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人口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人力资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示着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和货币需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2007年年度数据,在联立模型中检验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是否对居民消费和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和探究其关系如何。结果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能够影响居民消费和货币需求,且与少年和老年阶段相比,主要工作年龄阶段的人们消费更多和需求更多的货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珠三角地区2000年至2010年常住和户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数据,分析珠三角人口红利的变化趋势,实证研究外来劳动年龄人口对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相应利用人口红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格局已趋于终结,一次人口红利正逐步衰减,将来要想为经济高增长提供人的支撑,就必须转向二次人口红利开发,着力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在这一方面中国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借鉴美欧日韩等国家二次人口红利的开发经验,我们发现,开发二次人口红利的关键是:延长义务教育,强化职业教育,矫正高等教育,优化在职培训,加强健康保护,打破劳动力流动障碍。  相似文献   

7.
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在重视解决人口数量问题的同时,决不能忽略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人口结构变动引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值得关注。我国人口结构变化与老龄化的提前到来密切相关,如何解决由此而产生的少子高龄和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和实现人口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转变的风险前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历史的经验和预测,中国人口转变既带来了人口红利,也带来了人口负债和人口风险.研究集中讨论了伴随人口转变而来的人口发展风险问题,概括了人口转变的六大特点以及人口发展的九大风险.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独生子女社会本质上是风险社会,一个人口学意义的风险社会正不依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在形成和发展中.1996年,中国成为人口转变意义上的风险社会,2016年后将演变为高风险社会.但和谐社会拒绝不安全的人口转变.成功的人口转变需要坚守计划生育的底线伦理和重建坚强有力的家庭结构."城乡统开二胎"是值得尊重的"底线生育权",是规避人口发展风险的重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利用江苏省"五普"数据以及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考察了江苏省人口转变的过程及人口红利水平.借助2001-2005年江苏省各市的面板数据,以人均GDP增长率为因变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从业人口比例等指标为自变量, 分析了人口红利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红利对江苏省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相对于资本的作用而言,其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0.
11.
红利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长期支持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体制转轨红利、人口红利、投资红利、资源红利和外资与外贸红利逐渐消退。各项传统红利的消退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因此,在传统红利消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着眼点上要实现从短期向长期的转变,在转变突破口上要从传统红利空间向新红利空间的转变,在转变重点上要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在转变目标上要实现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转变,以推动新的红利空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人口精算模型和参数设计研究了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国2018~2050年人口结构发展的动态趋势.研究发现,全面二孩政策下总和生育率每提高0.1,人口总量年均增长率将相应上升0.06%~0.07%,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将相应减少0.15%~0.19%,总抚养比年均增长率将相应地上升0.080%~0.036%,老年抚养比年均增长率将相应地下降0.17%~0.23%,少儿抚养比年均增长率将相应地上升0.09%~0.18%,男女性别比年均下降率将相应减少0.001%.这表明全面二孩政策下总和生育率的提高能够显著缓解人口总量下降速度,能够显著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上升速度,能够显著降低老年抚养比的上升速度,但是也显著增加了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的上升速度,同时也显著抑制了男女性别比的下降速度.同时,即使2018~2050年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我国人口变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十二五时期经济将转入次高速增长,总量过剩型就业困难仍然会存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期,结构性失业问题会加剧。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梳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建立了人口总量增长、未来老龄人口和劳动人口三个预测模型,通过SPSS软件拟合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发展曲线,及劳动和老龄人口历年增长率的曲线方程,得到预测未来人口总量、老龄人口和劳动人口所占比例发展趋势。预计在2026年我国人口总量达到峰值(142010万人),这与国家人口战略研究报告中预测的数据接近。根据计算的结果,结合修正的道格拉斯模型,讨论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要不断改变其制度环境的过程.本文从将制度变迁理解为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的生产过程出发,探讨了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学习与制度变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推进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对于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 ,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具有全局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采取如下四个策略:一是按照“保障需求、抑制欲望”的策略,确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消除生产和消费中的冗余,在此基础上培育集商品、公共品和善品于一体的供给体系;二是按照“敬畏自然、亲近自然”的策略,构建仿自然的集循环、共生和竞争三个机制于一体的社会;三是按照“做强增量、做优存量”的策略,先把新能源做大做强,再把化石能源利用做优;四是按照“全域推进、全民参与”的策略,完善全域发展和全民参与的制度,形成全域、全民推进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以1990和2000年西藏自治区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对未来西藏人口的发展态势作了预测。预测分析显示,西藏正处于人口快速转变之中。未来25年内,随着总人口的变动,西藏劳动适龄人口的规模、年龄结构、比重也将发生显著变化,2010—2030年间将会出现劳动力适龄人口比例最大,社会总负担比最轻的“人口红利”期。西藏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教育、农牧业及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以及外贸和边贸,以实现真正的“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成功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巩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举措.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深刻领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谋福利.  相似文献   

20.
从反金融危机状态迅速转向加速发展状态,果断实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干预行为,抓住了重要战略机遇期。"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的积极干预举措,为新一轮经济增长起了清道夫和加速器作用。坚持科学发展新理念,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个核心,促进发展模式创新,解决影响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强力的制度支持和激励机制,体现了政府在经济转型关键期的新作为,提供了政府经济学的某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