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发式漫议     
启发式教学在我国由来已久。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学生求知未到“心求通而未得”(愤)、“口欲言而未能”(悱)时,教师不要急于开导,应创造条件使其达到“愤”、“悱”程度,相机引导;他还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出了学习与思维的关系。后来《学证》指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认真引导,而不能强迫、代替。由于我国过去的教育制度及其培养目标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和自身的情况可以有多种选择。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古人又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是强调质疑教学法的重要性。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记》中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提出了"善喻"的做法。"道而弗牵"是说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指导学生的思维按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有效的提问让学生的质疑开始了,那  相似文献   

3.
张勇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4):135-135
启发一词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以后,《学记》提出“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一步阐发了启发式教学思想。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起来的。其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  相似文献   

4.
(一)“愤”与“悱”众所周知,启发式教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启发”呢?这倒是发人深省的问题。自己在教学中体会到,创造一种“愤”与“悱”的境界是极为重要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所谓“愤”,即心求通而未能达之状态;所谓“徘”,即口欲言而未能言之状态。这就告诉我们,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只有掌握一定的时机,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适当的时机,就是使学生达到“愤”与“徘”的心理状态。孔子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力措施。而“启发式”教学最关键最典型的方法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善于创设“愤”、“悱”情境。 “愤”、“悱”源于孔子的《述而》篇,子  相似文献   

6.
启发式教学,是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的。他的名言是:“不闻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心理上进入“闻、悱”状态,即“心闻闻”——脑子在展开想象,“口悱悱”——口头上想把脑子想到的东西表达出来.教师要在学生处于“闻、悱”状态中予以启发、诱导、点拨,计他们对学习的材料做到“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7.
一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他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所谓“愤”,即憋闷,困惑。朱熹解释为“心求通而未得之时”;所谓“悱”即“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说,只有当学生通过积极思维进入到愤悱状态,即达到似有所悟或似有困惑,  相似文献   

8.
孔子最早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思想 ,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就要造成一种“愤”、“悱”的心理状态 ,通过“启”和“发”去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但就现状看 ,45分钟的课堂教学形式还是教学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 ,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仍是十分重要的。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指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引导学生思维上路 ,激发饱满的学习热情 ,锻炼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 ,使他们以…  相似文献   

9.
学术水平与教学艺术尤如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两翼。深而博的学术水平固然是讲好课的基础,但它必须依赖科学的教学艺术,才能发挥效能。自古以来,很多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都重视教学艺术。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说:“道而弗牵,强而弗达,”讲的都是启发诱导的艺术。《学记》还说:“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即教师的讲解应当扼要而又透切,精微而又妥善,举例不多,却能阐明问题,这是语言讲解的艺术。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明确指出教学是艺术的论断,他把自己所著的《大教学论》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语文教育观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1. 语文学习目的观,由“知言”而“知人”,达于“事父”“事君”",即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掌握语言,发挥语言的交际作用;2. 启发式乐学观,针对学生的“愤”“悱”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乐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3. 语言表达效果观,他从声音、表情、内容、形式等方面综合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指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这些共同形成了我国优秀语文教学传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弘扬.  相似文献   

11.
一、启发的实质在于激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提到运用“启发”。有的把它作为教学的特点,称为“启发性教学”;有的把它作为教学的原则,称为“启发性原则”;有的则把它列为一种教学形式,称为“启发式教学”。不管是把它与教学上的哪一方面联系起来,其最基本的一点就在于引导、启示、激发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曾把启发与思维联系起来看待。《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个“愤”和“悱”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正如火如荼地实施素质教育,高校对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灌输的科学性产生了怀疑,对坚持灌输的必要性产生了动摇。有些人认为它是一种"揠苗助长"、"凌节而施"的教育方法,应遵循"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学相长"的互动式的教育方式。这其实是对"灌输论"的误解。针对当前对灌输教育的不科学的认识,对灌输理论进行再思考,认为正确认识灌输理论对高等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启发式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通过四十多年教学实践,创造了著名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和丰富多样的启发形式。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一宝贵的教育遗产,对于丰富和发展我们的启发式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对其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原则的集中论述见于《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教育家朱熹注云:“愤者,心求通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他要求教师“举一”,学生能“反三”;这实际上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生的真谛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语文启发式教学的前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外国的一位教育家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掘教材的趣味性,研究教法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听课,积极主动地发言,兴致勃勃地做练习、写  相似文献   

15.
同样的老师 ,同样的学习环境 ,为什么有的学生学有所成 ,而有的知之甚少呢 ?悟性不一。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 ,接受父母遗传信息不同 ,自身心理素质不同 ,自然接受同一道理的悟性高下不同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学的思考。通常语文教学中的“悟性”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但在我们看来 ,它应该是说阅读主体直觉力、想象力、理解力瞬时性的三位一体 ,是阅读主体感性经验的突然升华和飞跃。“悟”的古义为觉醒、理解。读书要讲究“悟” ,其实古已有之 :孔子主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这个“思”…  相似文献   

16.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工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相似文献   

17.
学贵有疑。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从有疑到无疑,又到有疑”的能动过程。“疑”是人动脑思考的结果。读书有疑方才有问;通过问,解决疑,反过来促进思考,产生新的疑问,求得新的提高。传统教学法中的启发式教学也讲究“挑疑”,即通过教师启发使学生产生一个个疑问,然后找到答案。它的教学过程是“无疑——有疑——无疑”的教学过程。启发式的理论依据是孔子的“不启不发”,它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客体,老师通过启发使学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的意境文章要有意境,才可能成为好文章;读文章也要进入作品的意境,才能读出味来。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创设出浓厚而美好的意境,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吸住每一位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境,先贤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孔夫子就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愤”,“悱”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教育家,孟子以私淑弟子而忠实地继承了他的伟大事业。孟子是把教育当作社会上的一件大事看待,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第三卷)。又说“善政不如善教。”(卷七)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而孟子则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卷四)按孔子之意,是在勉人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而孟子则是为了防止有人强不知以为知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卷七)。两者的说法虽不相同,而目的则一,都是着眼于出好人材。  相似文献   

2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把思维和学习相提并论,并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近人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