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把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要素放在首位,应当更有利于改进我们的新闻摄影报道.因此,在新闻摄影中重视读者视觉感受的选择、强化求新思维在新闻摄影中的运用、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更有利于新闻摄影报道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始终是重要的公共文化中心。与之相关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摄影,不仅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国家政治文化生活中地位不断增强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繁荣复兴的珍贵缩影。同时,新闻事件发生场域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博物馆新闻摄影的独特意义与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数码摄影让图片新闻脱胎换骨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计算机科技以及与之相依存的IT产业的迅猛发展 ,推动了新闻摄影的技术革命 ,使图片新闻报道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 ,并在新闻摄影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信息时代的新闻摄影来说 ,它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数字化。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数码相机和数字化图片传输手段的运用 ,使得新闻图片的传输和处理速度大为加快 ,新闻图片内容的鲜活度大大提高 ,使得过去报纸可欲而不可得的新闻视觉传播得到飞跃发展。这为报纸的图片报道大显身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5.
李志飞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1):68-69
事件顺应历史的发展要求,但社会现实却无法让它达到期望的效果,这种应然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给受众造成内心的失衡,激起受众内心的怜悯、甚至是恐惧的心情,而受众却会因此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和净化,情操得到熏陶,心理恢复常态,社会秩序也会转向正常的轨道。这就是悲剧的审美功能。同时具备新闻和审美信息量的新闻摄影作品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悲剧审美引入新闻摄影是摄影艺术的要求,更是全面表现现实世界、丰富人们审美情感的要求,因此,要达到审美效果,摄影记者要重视在人性的视角和艺术的原动力中发展和创新,生活中的真、道德的善和艺术的美在图片中加以展现,给人以震撼心头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分析新闻摄影的特性、新闻摄影在报纸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论述了在报纸中提高和运用新闻摄影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阎鹏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2):58-59
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理论应该着重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 ,新闻摄影图片观念 ,新闻摄影图片市场 ,新闻摄影与法律法规以及新闻摄影与道德观念等。 相似文献
9.
钟挺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Z2)
数字技术对摄影的介入并非只引起了摄影创作观念上的变化,而是在更深层次推动整个摄影在当代社会与艺术中的变化.数字技术的廉价和表现力带动了传统"非专业"摄影人群放弃家庭式记录,转而从事"艺术"创作的热情,摄影的客观与表现两面性也吸引了大量传统艺术家的介入.技术学习成本的降低使得大众群体更容易获得优美的画面,随着"好"图片的大量增加,图像的价值评估已由"美"转向作品内涵,由此也更接近当代艺术的观念性要求.由于更广泛知识背景人群的参与、思考和实践,使得摄影在当代艺术中成为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媒介之一."大众"介入创作和"去专业化"的多极发展等原因,使得摄影成为一种融合各种思想并可以满足艺术家要求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0.
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古田会议决议一度代替六大党章,起到了临时党章的作用。中共六大党章固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可是,古田会议决议无论从架构还是内容来讲都不能替代六大党章。但同时不可否认,古田会议决议与之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党规党法的相关文件,对六大党章是重要补充,有利于中共七大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党章。 相似文献
11.
闻君宝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3):6-11
中共六大在探索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工农群众主体地位的巩固和能动作用的发挥,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政权建设中的群众思想。其着重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形成了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政权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和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潜能为推动政权建设的内生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为政权建设的着力点;始终坚持群众思想、践行群众路线为政权建设的根本路线方针等为主体内容的群众思想,对当代政权建设中的群众路线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截取新闻典型瞬间 ,拍出反映事物本质的精采的视角新闻 ,是新闻摄影永恒的课题。法国的布勒松是世界上著名的摄影大师 ,他说 :“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里都有个决定性的时刻。这个时刻来临时 ,环境中的元素会排成最有意义的几何形态 ,而这个形态也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时候这形态转瞬即逝。因此 ,当进行的事件中所有元素都处在平衡状态时 ,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时刻。”这段论述 ,道出了新闻摄影截取新闻典型瞬间的两个要素 ,即发现“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的“决定性的时刻”,和“抓住这一时刻”。但如何“发现”和“抓住”呢 … 相似文献
13.
14.
抗战时期桂林特殊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特殊的文化生态形成了战时桂林独特的媒介生态环境.战时桂林新闻事业繁盛的背后是新闻教育的飞速发展.战时桂林新闻教育形式及教育机构多种多样;教师大多出自名人名家,教育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实用;教学“短平活”而独树一帜.抗战时期桂林新闻教育培训了一支文化城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进步队伍.促进了广西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是运用图片摄影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手段,从本质属性上说,它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它应当首先遵循新闻的规律,新闻摄影的所有运作都应在新闻传播的范畴内展开,新闻的质的规定性是对新闻摄影最具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个前提下,深入探析新闻摄影拍摄方法的演变及其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新闻摄影传统方法的理论认识,到抓拍与摆拍的具体分析,以及当代背景下摄者主观影响力控制的研究,对于新闻摄影实际运作过程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已形成了比较大的规模 ,取得了丰硕的业绩 ,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新世纪的崭新一页揭开之时 ,认真回顾近百年来我国新闻教育的发展进步轨迹 ,总结新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展望 2 1世纪的新闻教育 ,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中州学刊》2021,(4)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新闻泛化成为传统媒体网络化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现象最早出现在商业门户网站与报纸媒体网站的内容探索与改革之中,兴盛于移动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强势崛起之时。新闻泛化主要表现在传统新闻价值观念淡化、新闻形式的信息化与资讯化及内容的日常生活化、新闻叙事方式的故事化三个方面,实质是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混杂交融的状态。新闻泛化不是偶然的新闻现象,而是媒介技术变革、社会文化变迁与后现代社会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在实践层面拓宽了传统新闻业关注的目标领域,却弱化了专业化新闻的公共价值追求,并由此对传统新闻观念与新闻理论研究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新闻泛化,新闻理论研究应该"下沉"至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回应新闻业在面向更广阔生活世界时的现实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对专业化新闻的轻视,而是要努力在专业化新闻与泛化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中找到平衡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代新闻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创新”越来越成为各学科要面对的问题,在这样一个日益开放的世界、“地球村”日益形成的局面下,新闻教育系统的陈旧性越来越成为其发展的桎梏。新闻教育现状存在的诸多困境,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在“新闻创新:迎接WTO的挑战”研讨会上,新闻教育专家曾建雄教授指出:“新闻教育的雷同化、整齐划一,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与创新能力,应大力进行新闻教育创新。”“大胆推行不同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有特色、有专长的新闻传播人才,如新闻与经济、新闻与娱乐、新闻与网络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①。丁柏铨教授认为:“新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现状入手,结合传媒改革的社会背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必须走强化自身特色、突破专业壁垒、引进竞争机制、实施科技整合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新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新闻传播专业社会功能的发挥与其自身发展,符合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和国际化趋势的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我国应加快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步伐,服务于社会,争取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