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金分离下中国股市交易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交易量是市场投资者交易的直接产物 ,包含了市场和投资者投资行为的众多特性 ,因此逐渐成为金融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本文从经典的基金分离假设出发 ,讨论了交易量的理论模型 .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 ,检验了中国股市的交易量模型 ,并进一步分析了交易量变化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基金市场现存问题1.投资者还没能正确认识基金。现在许多的国内投资者对基金缺乏认识,或者认为投资基金不如投资股票,因为后者能够在短期内带来高收益;或者认为投资基金不如存款,因为后者安全。其实,基金既有股票的收益性,又有存款的安全性,不过程度都略低。它是一种介乎于股票和存款之间的投资品种,并且注重长期投资成效。从目前的实践效果来看,其净值增长率超过股市,分红超过存款,达到了预期操作的目的。但投资者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国内居民金融投资意识淡薄,参与证券投资的程度较低。2.制度缺陷。首先,在缺乏卖空机制的中国证券市场上,证券投资基金只能做多、不能做空,极大地制约了证券投资基  相似文献   

3.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投资基金中报和年报中的投资明细数据,采用文献[1]和文献[2]的检验方法,从不同角度实证检验了中国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发现中国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高于美国互助基金的羊群效应,中国投资基金并未表现出对大盘股、小盘股、新股以及信息技术行业样本股票的特别偏好。投资基金的交易以买为主。投资基金的投资重心有从小盘股向大盘股转变的趋势,这将有利于整个证券市场的稳定。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与股市走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谢赤  禹湘  储慧斌 《管理科学》2007,20(3):68-75
惯性反向交易策略是比较成熟的行为金融投资策略.选取2000年1月~2006年10月投资组合公告发布在7年以上的10只偏股型封闭式基金,将TGARCH模型结合Shiller等提出的模型测度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惯性反向交易策略,探讨证券收益的波动性与惯性反向交易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惯性反向交易行为使基金收益具有负自相关性,同时惯性反向交易行为在市场上升和下降时是不对称的,市场下降时的惯性交易行为远比市场上升时剧烈,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并且利空消息比同样大小的利好消息对收益波动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考虑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在行为金融范式下研究了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问题.利用相对财富和习惯形成效用函数,描述了开放式基金管理者的投资组合决策行为;引入均值-熵度量开放式基金风险,建立了一种行为证券组合模型;以此为内核,研究提出了B-Morningstar风险评价模型;应用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行为金融的B-Morningstar模型能够有效逼近其实际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6.
惠晓峰  迟巍 《管理科学》2002,15(2):21-24
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现代理论认为,只有引进风险价值因素的绩效评估方法才能有效的对基金做出评价.因此,基金绩效评估的核心应该是对其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准确的计算和测量.将VaR风险度量模型应用于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中,这种经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估方法符合现代理论的要求,能更全面、有效的描述基金的真实收益.  相似文献   

7.
证券投资基金是当今世界金融市场最流行的投资工具之一, 也是目前国内社会各层关注的经济焦点之一。本文主要着眼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历史和现状,通过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若干促进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投资基金中报和年报中的投资明细数据,采用文献[1]的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更加切合实际的扩展,实证检验了中国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发现中国投资基金在只买不卖方面的羊群效应高于美国互助基金相应的羊群效应,在既买又卖和只卖不买方面并不高于美国互助基金的买的羊群效应。中国投资基金对各种股本组合、信息技术股票和新股的只买不卖交易中存在比较明显的趋同性。在其他两种交易行为中不存在这种现象。投资基金的投资重心是中、大盘股,这将有利于整个证券市场的稳定。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与大盘的走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李凯  史金艳 《管理学报》2004,1(2):178-182
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基础,以21只非指数型封闭式基金为样本,对其经理是否存在几个主要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即过度自信、处置效应及锚定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对国内个体投资者进行的相关研究得到的结果不同,基金经理没有表现出上述的几种认知与行为偏差,得出基金经理较广大个体投资者为理性的结论.实证结果的意义在于,为中国证券市场应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尤其应加快发展基金业的观点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证据;仅从是否存在认知偏差这一角度来看,广大个体投资者可以选择基金这一投资方式,达到理性理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基金投资行为及其监管的模糊随机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投资基金的价格监管和风险控制问题 .基于模糊随机理论 ,定义了投资基金价格风险的测度 ,对有交易成本时的基金投资行为以及基金投资行为风险控制和监管问题进行了讨论 .完成了给定控制区间下有效交易时间的仿真 ,仿真结果说明方法是有效的 .最后探讨了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