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德与海关、洋务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德创建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税收不断增加,缓和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有效地保证了洋务事业、企业经费的供给;赫德之与英国,日意格之与法国,他们将中国采购军火、机器设备等商业利益,尽量与自己祖国的利益联系起来,是很自然的现象,与侵略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期墨海书馆内以王韬、李善兰、管小异等为代表的华人译者与西方传教士一起,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西方宗教及科学书籍,对中西文化交流及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译学界对他们译者身份研究较少。墨海书馆的成立为传统文人转换为近代译者提供了历史契机:科举落第、时代动荡、生活所迫,他们从传统文人转换为近代译者,当时社会根深蒂固的华尊夷卑思想,使得他们无法认同自己的译者身份,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作为译者的翻译选材及翻译策略。文章从身份认同视角,整合了时代、译者、身份和文本几大因素,结合文本内外因素,考察墨海书馆译者身份认同,为译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以后,江苏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基地,这中间,近代苏商群体及其领军人物则起了极其重要的旗帜作用。近代苏商亦商亦儒,人物众多、群星灿烂,且各具所长,影响深远。他们率先投资近代企业,敢为人先,具有示范效应,开一代风气之先;他们参政议政,争权保商,是学习和实践西方民主政治的倡导者;他们爱国报国,努力反哺社会,大大提升了近代苏商的境界;他们提倡重视合作,彼此参股,形成了近代苏商的团队精神;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铸造了近代苏商之魂。近代苏商的思想与实践无愧为近代儒商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4.
李传斌 《南都学坛》2005,25(4):27-30
医学传教是基督教在华诸多传教方式中的一种。在近代中国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医学传教对近代中国外交产生了一定影响。一些医学传教士充任本国领事和外交官,有的以客卿身份参与外交,有的则积极对外交施加影响,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对近代中国外交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民国时期,由于教会医疗事业的本土化、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等原因,医学传教对民国对外交涉只有微弱的影响,仅表现为有限的个案。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茅盾和张恨水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们为中国近代或现代文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深受"报人"身份和经历的影响是这三位作家小说创作的共同特点。它以富于层次性的方式显示了近现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特性,并从特定方面彰显了中国近现代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责任担当。从与报刊关系角度看文学创作,还可以促使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进入大视域并有效回归到创作现场。  相似文献   

6.
王尽美、邓恩铭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淄博煤矿是近代中国煤矿工人集中的区域,是20世纪初中国七大外资煤矿之一。本文论述了王、邓在20世纪20年代以共产党员的身份深入淄博煤矿调查矿工的劳动和生活状况,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动矿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为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和工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从林则徐、魏源到孙中山,多角度、多层次地探求在经济上摆脱落后、跻于先进的道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说明和论证。中国近代先进人士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发展途径和发展的政治前提;他们把发展与“师夷”、“变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学习西方、实行改革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两个车轮;他们不仅仅着眼于经济的发展,而且重视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发展。这些内容都是属于发展经济学范畴的,是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的思想前驱、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8.
近代报刊的发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绅士阶层着眼,考察了他们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对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发现绅士阶层对近代报刊在中国的诞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之中,有些人为近代报刊的出现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有些人直接创办和主持近代报刊,更多人为近代报刊提供稿件,还有些人为报刊提供了政治、经济条件。这些开明绅士共同促进了近代报刊的发展,但也有一批顽固守旧绅士对近代报刊进行了抵制,他们设置重重障碍阻碍近代报刊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绅士阶层概念的梳理,考察绅士阶层与近代报刊发生联系的原因.揭示了绅士阶层与近代报刊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的买办服务于外商的公司洋行,广泛地接触了外部世界的思想、文化和经营管理方法,被誉为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他们新型的商业知识,敢于承担风险的气质,以及他们积累的巨额资金,使他们在投资、经营近代的工矿企业时,具有独特的优越条件。从第一代资本主义企业——官督商办企业的创办开始,买办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始终处于举足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阐述王国维、陈寅恪建立中国近代史学的功绩,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何被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吸收和发展;从而说明王国维、陈寅恪的史学研究成为中国现代从传统史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作为生产要素的组织者和“创造性地破坏均衡”的创新者,其行为影响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日本明治时期以武士为主体的企业家作为集武士的冒险和开拓精神、日本特色的儒家传统以及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实业精神和近代科学技术于一身的阶层,在不断完善的产权制度的环境中,有力地推动了技术自立化的进程。中国的“虚拟企业家”身份的复杂性,使得他们要在买办、地主、绅士及官僚等角色中寻求平衡,他们选择“寻租”或“守成”,与中国社会的制度环境结合,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尤其艰难和缓慢。  相似文献   

12.
近代留美生和留日生是近代中国留学生中的主力,他们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留学走向的不同,也造成了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作用的主要领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留美生侧重于科技领域,留日生侧重于政治领域。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留学背景的不同以及留学生对留学所在国的观感不同。  相似文献   

13.
西方对孔子的认知和形象建构是近代中西/中德文化互动感知的重点之一。除了西方学者基于研析儒学典籍对孔子形象的学术性建构,19世纪接踵来华的德意志人以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观察与书写,为德意志公众拓宽了认知孔子、儒学和中国的新视野。受书写者多重身份和利益向度的影响,他们在认同孔子“伟人形象”的同时,也从总体上将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置于西方文明之下。这种对孔子形象的社会性建构不仅反映了来华德意志人在华殖民主义、文明布道的行动目的,而且也是19世纪中西/中德权力关系的写照。  相似文献   

14.
林则徐和魏源是中国近代军事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建军、作战、国防建设方面都提出了卓越的见解,为近代军事改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近代外国在华企业是近代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学界关于近代外国企业的研究,经历了帝国主义侵华史、现代化理论以及多元化理论交叉三个研究范式变迁阶段,在理论、方法、视角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特征,并取得丰硕成果。但从总体上看,近代外国企业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史料发掘、研究视角、理论范式创新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和必要。  相似文献   

16.
在 19世纪与 2 0世纪交会、中西文化冲合之际 ,康有为、章太炎、王国维是师法西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既有共同点 ,又有差异性 ,趣异而旨同。近代中国 ,西学东渐 ,由旧趋新 ,自东徂西 ,乃中国文化近代化发展之潮流。  相似文献   

17.
云南跨境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既是长期以来社会文化发展形成的结果,同时还与各种政治历史变动密切关联,在这些政治历史事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近代以来云南段国界线的变动。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中国边疆危机,发生在云南的中缅、中越、中老边界交涉活动,通过国家政治以及国家意志对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冯玉祥、戴季陶均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人物,对于西北地区的开发他们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们的思想主张对于近代西北地区的开发建设均有一定的贡献。比较二者开发西北的思想主张,可以发现他们的差异性与相通性及思想的局限性,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工商业私有产权状况在洋务派所创办的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三类企业中,后两类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商办企业中,商人的经营权受到诸多限制,同时商人的收益权也屡受政府的侵犯。在梳理中国传统社会和近代社会中的私有产权观念中,发现传统社会中对“私”的观念持有否定的态度,而且这一观念一直延续到近代中国,并据此对近代中国工商业的私有产权状况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主体层面上直接表现为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嬗变和转型。基于此背景,结合对某地区失地农民的120份调查问卷分析,从失地农民主体角度探讨他们对失地农民这一强制性身份的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工作和收入、城市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等3个因素最终影响着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其中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工作和收入、城市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对失地农民身份认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由大到小影响着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