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玫 《社区》2008,(31):45-45
“徐老伯出院了!”当金马社区的书记、主任强晓燕及社区干部将徐坤泉送回敬老院时,敬老院的院友们纷纷围了上去,问长问短。徐老伯激动地说:“如果没有社区干部,我这个孤老头不知有多惨。”院友们感慨万分:徐老伯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多亏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及时救助,才让他得到及时救助,不然后果将无法预料。原来,徐老伯今年80高龄,是江苏省无锡市金马社区的三无孤老。就在10月1日9点多,  相似文献   

2.
年过六旬的王老伯曾在上海师范大学(上师大)老年大学学习,后随儿孙定居美国。不久,他又来到这所老年大学继续学习。“我在上海找到了适合自己读书的好学校,我离不开这里的好老师好朋友”,王老伯深有感触地说出了许多老年学员的心里话。因为在这里,有一批乐于为社区教育服务的老教授。  相似文献   

3.
范伟华 《社区》2013,(6):28-28
“咦?你们在台阶上画黄线干什么呀?”上海杨浦区殷行社区开鲁四村24号楼居民王老伯从外面回家时看见居委人员在楼道门前的台阶上画着什么,不禁打听了起来。当居委人员告诉王老伯,是为了预防老年人跌倒以及考虑居民居家安全,居委在居民楼道门前的台阶上画警示线提示。王老伯听后连连叫好。  相似文献   

4.
“福气”     
18床的陈老伯今天出院,两个儿子来接他。对陈老伯的情况我略知一二。陈老伯今年60多岁,老伴走得早,他一个人辛辛苦苦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学。如今,大儿子经商,生意做得很红火,在上海买了房,长年住在上海。小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南京,  相似文献   

5.
范伟华 《社区》2013,(4):28
"咦?你们在台阶上画黄线干什么呀?"上海杨浦区殷行社区开鲁四村24号楼居民王老伯从外面回家时看见居委人员在楼道门前的台阶上画着什么,不禁打听了起来。当居委人员告诉王老伯,是为了预防老年人跌倒以及考虑居民居家安全,居委在居民楼道门前的台阶上画警示线提示。王老伯听后连连叫好。  相似文献   

6.
瓜农难秀才 有个秀才去赶考,在路上感到口渴。忽见前面有一个菜园子,一个白胡子老人正在看园。秀才上前问道:“老伯,我很口渴,能给我根黄瓜解解渴吗?”看园老人看了看他说:“看样子你是个渎书人,那我考考你,答对了就送你黄瓜解渴。”秀才答应了。老人说:“身穿红袍,头戴绿帽,坐在泥里,呆头呆脑。”  相似文献   

7.
珍惜     
利芬萍 《社区》2005,(10):50-50
在我的顾客中,有一位我们店所在小区里的花甲老人赵老伯,他十分珍惜自己那个断了把儿的瓷杯。每天,他总是早早地来到我们鲜奶甜品店里,小心翼翼地将杯子递过来,让我给他盛奶。一开始,我怕热奶烫着他的手,想把杯子接过来,但却被他执拗地拒绝了。所以每次都是他举着杯子让我给他盛。我暗地里想,这个怪老头,简直干净到家了!莫非嫌这里的碗筷不干净,莫非嫌我的手脏,玷污了残破不全的杯体?为了回敬他的这种执拗,我故意将洗干净又消过毒的碗拨弄得叮当响。然而这个古怪的赵老伯对这一切都似乎视而不见。半年后的一天清早,赵老伯照旧买了一杯热奶、…  相似文献   

8.
《金陵瞭望》2011,(6):86-86
张老伯:被“倒春寒”冻着心 近日.热烘烘的太阳晒得人暖洋洋的.路上行人穿着明显薄了不少。不过.张老伯说.他今年决不会再上这“好天气”的当了。原来,前年开春后,接连几天气温回暖.  相似文献   

9.
认识李乃宙多年,欣赏他的画,更欣赏他的为人。画界朋友都笑称其“散仙”,虽不知这雅号的出处,却觉得用在他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从未见他起过急,发过火,更未听说过他与谁发生过口角,什么时候见到他都是乐呵呵的一张脸。印象中他是画家中最好说话的人,不论什么缘由索画,从来都是有求必应,而且不论有无报酬交出的都是精。L之作。一次,我请他为朋友的办公室画张“踏春图”,他二话没说很快就画好送来了。观赏的过程中我随口挑了处无伤大雅的毛病,没想到他回去後居然又重画了一张送来。虽说画张书对他而言并非难事,但从他住的定福…  相似文献   

10.
焦晓辉 《社区》2013,(7):54
晨曦微露,李老伯又像往常一样,推着他那辆自制的三轮车走出了小区。路上,他遇到了邻居老丁。老丁在路对面大着嗓门对李老伯喊:"老李,注意身体啊!要不,就休息几天吧,反正河道的垃圾再怎么清理都清理不干净。"李老伯边走边回应老丁:"不累,我这是在锻炼身体啊。"李老伯往逸仙桥方向骑去。他戴着一顶发黑的旧草帽,穿着半旧的老头衫和解放鞋,三轮车里放着两只大塑料桶,  相似文献   

11.
画友罗宾     
我珍藏了一张画,画面是一位手柱节杖的西方人行进在延伸至天边的大道上。英文落款是:罗宾在中国。(见右下图) 罗宾(Robin Winters)是美国当代著名雕塑家、画家。我与他同在荷兰欧洲陶艺中心工作过3个月,分别时,他送给我该画。其实,他并没有来过中国。今年1月份,我们又重逢于纽约,在机场相拥,我告诉他,那张画至今挂在我的卧室。他很是激动:中国在我的梦中! 罗宾在纽约的百老汇大街有一个近200平方米的工作室。工作室  相似文献   

12.
杨老伯的妻子在20多年前就因病去世了,他一个人含辛茹苦养大了3个儿女,他们先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去年,杨老伯与无儿无女的周阿姨再婚。没想到,父亲再婚遭到了儿女们的强烈反对,原来同住  相似文献   

13.
1957年10月的一天,北京琉璃厂荣宝斋画店来了位会说中国话的荷兰人。他在营业大厅兜了圈之後,非常神秘地问工作人员:“听说你们中国名画家的字画都会到这里来卖,请问,中国有多少名画家?”“大的有20多位吧。”工作人员回答。“那好,请你帮我把每个名画家的画都挑一张,我想买些中国画玩玩”。显然,这位荷兰佬并不懂中国画,也不一定喜欢中国画。但是,工作人首仍是非常热情地帮他挑选,从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陈半丁,一直挑到傅抱石、王雪涛、蒋兆和……最後,20多张名家精品总售价才1400元!拿著单据的荷兰佬呆住了……没有办…  相似文献   

14.
鄂道洪 《社区》2011,(18):30-32
老菜农小区种花忙 【基本案情]这是8月的一天上午,天气热得有些让人透不过气来。这时,71岁的老人曾老伯跑来社区反映,昨晚食用了自家菜地里的韭菜,半夜上吐下泻呈中毒症状,怀疑是隔壁邻居王老伯在韭菜地投放了毒药。曾老伯气愤地表示要以矛还牙,在王老伯种的莱里下毒。  相似文献   

15.
告别的年代     
让槛外人评画,该说老浦用心不轨吗?他大概觉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八卦之魂,要么看画,要么见人。至于为画写文章,是要见心的。我们同窗三年,老浦年长我一些,我高中的美术老师是他的大学同学,我们研二时这位老师进校成了"学妹"。大家笑,该怎么个叫法呢——画画的人,辈分是乱的。  相似文献   

16.
正我有不少做艺术家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我认识了很多年,近年他的画越卖越好,名声越来越响亮,上了大拍卖会。而当年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混得很不怎样,他的画不怎么被人欣赏。艺术家聚到一起的时候,常常就是喝酒吹牛,说谁谁谁的画一下子卖了100万元之类。而他上有老下有小,他从不讳言自己的画不好卖。他做了很多被艺术家们瞧不起的事情。比如去给那些想上艺术学院的孩子做家教,教素描,甚至和他弟弟  相似文献   

17.
姚淑芳 《老友》2012,(9):49-49
这次到新加坡探亲,我住在新加坡的居民区里.因此有了近距离接触新加坡普通人的机会。我发现新加坡有很多老年人都还在工作.在公共场所做保洁工作的多是60岁以上的年长者,开出租车的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伯。在餐馆里面打工的很多也都是老奶奶。社区里还有好几个老人在帮别人带孩子赚钱。这不免让我觉得奇怪,我于是找机会找了几个新加坡人了解.才知道原来这和新加坡的养老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李久兰 《社区》2013,(31):56-56
隔壁陈老伯,过去是一家工厂的领导。几十年来,他虽说工怍忙,却一直精神饱满,情绪乐观,是有名的好脾气。可自从四年前他退休后,人好像变了,一天到晚只知道坐坐、躺躺、吸吸烟、叹叹气。听他老伴说,他还不爱搭理人,成天不知道想些什么,真怕他憋出病来。的确,左邻右合都发觉他老得很快。  相似文献   

19.
胡永凯是一位学术性的画家。我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他自己对自己有过渲染,总是说去年画了什么, 明年的计划如何,谈的都是工作,我很敬重这种态度。……永凯只是沉默地工作。我没见永凯工作过,只是画这么庄重缜密的画,不专注沉默行吗? ——黄永玉  相似文献   

20.
朱德庸 《今日南国》2008,(19):65-65
每个人都有一次童年。画漫画刚满20年的我,以前有两种题材从来不碰:一种是动物,一种是小孩。不画动物是因为我太爱动物了,以至于无法在它们身上开任何玩笑;不画小孩是因为我太讨厌小孩了,以至于我根本排斥画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