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宋代楼台游记散文议论化这一文学现象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特别引人注目 ,本文试就宋代楼台游记散文议论化的原因和类型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人格和心灵的真实披露——论郁达夫的游记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记散文是记述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独特感受的一种美文.或记游除,或描地域,或剪山水,或摄习俗,或拍人情,或赏名胜古迹,点点入画,奇丽多姿,使人领略异地风光,广闻博识,接受美的陶冶.游记散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南北朝时期就已产生,历代都有佳作流传于世.深受古代游记影响的现代游记散文的诞生与现代小说、新诗几乎是同步的.1919年李大钊写的《五峰山游记》即是现代最早的游记散文.随后有朱自清、孙伏园、冰心、徐蔚南、胡适、高语罕、梁纪文等人游记散文相继问世,不仅对祖国美丽的山川风物进行描绘,而且将笔伸向域外.朱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游记散文中的人与自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历代游记散文创作的基本理念 ,然而不同时代 ,不同作家对山水自然的审美描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考察历代游记写作中人 (创作主体 )与自然的关系时 ,演绎出古代游记散文发展流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探讨古代游记文学的发展,首先必须界定游记伪内涵。笔者认为,游记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一个门类,是地理与文学的结合体。具体地说,游记是以描摹山水名胜、记叙游踪风情为内容的散文。它必须具备地理因素和文学色彩。所谓地理因素,是指作品中一定要涉及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包括名山大)11、名胜古迹、地形地貌、游览线索等。这可以区别一般的散文。所谓文学色彩,是指作品不是纯客观地模山范水,而是进行文学性的描绘,景中有情,事中见理,或者通过山水描摹,透露出作家的思想境界,感情流向。这可以区别一般的地理书。地理因素和文学色…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与袁宏道山水游记散文的艺术风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宗元和袁宏道作为不同时代山水游记作家之代表,其游记散文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本文拟从抒情方式、写作笔法、修辞手段三方面着手,对两者进行比较,力求发掘出其不同特色之所在,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国山水游记散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且说游记     
游记,是写旅游见闻的一种记实性散文。 我国的游记散文源远流长,历有传统,珍品累累,堪称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近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旅游事业的蓬勃兴起,写游记的人越来越多,游记散文日渐昌盛。然而,如何写好游记,能让读者随着作者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自怜幽独,是植根于中国文化背景之下的古代文人心态的特殊写照,是他们主体心灵的自我冲撞;也是文人们独立自美与独穷自悲的统一。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我们常常可以倾听到古代文人的心灵呻吟,品味出其中的感伤情词。但在古典散文的发展历程中,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才第一次集中表现了作者的幽独情怀。本文通过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具体分析,描述了作者面对永州山水时的复杂心态。道之不行乃寄意山水,传统的纪游在柳宗元笔下成了作者心境的象征。山水游记也自此有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因而柳宗元的散文也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有了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游记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完整的游记散文的独立出现则是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到唐宪宗元和年间,是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一项成果。柳宗元可推为游记散文之祖。他在被贬到永州谪居期间,面对当地的自然山水,吸取前人的创作经验,运用其生动秀丽的文笔写出了游记散文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永州八记》。正式奠  相似文献   

9.
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简称“《褒》文”)是我国古代游记作品中的名篇。明清以来,编纂古代散文的主要版本都把《褒》文编进书中。目前高校文科占典文学教材,以及全国通用高中语文教材也都选进了这篇文章。然而,很长时期以来,大凡有关评论文章或教学参考资料,或古代散文选本的注释(或说明部分)多数把《褒》文作为说理文,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典散文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山水游记是中国文化地理的一个构成部分,系散文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游记与地理,相当于传记与历史;游记以地方为对象,传记则以人物为中心。随着国内外旅游事业的兴盛,山水游记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因此,总结和研究我国的山水游记,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现代山水游记散文审美精神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山水游记散文,具有进退失据,沉陷自然与人事的纠葛;感悟自然,归隐安闲宁静的憩园;拥抱山水,融入自然的理想王国三种形态.与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相比,中国现代山水游记散文体现出寄寓自然的主体性、寄情自然的社会性和寄迹自然的自由性等突出特征."士"的传统与现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担当,顺适自然的隐逸文化与普世价值关怀的向度,对古典游记本体论的潜在认同与对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偏爱接受,是形成其超越性特征的源流.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革新运动的主将,他在散文体裁的创新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以《永州八记》为主体的山水游记,摹山绘水,寄情托思,最富诗情画意,代表着唐代散文的最新成就。北宋孔武仲云:“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本文试图从绘画与游记散文相通的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一下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文学创作规律,及其独具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北宋散文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北宋散文的发展几乎是与北宋古文运动同步发展的。欧阳修奠定了北宋古文运动胜利的基础,苏轼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并标志了北宋古文运动的胜利完成。北宋散文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我国古代散文宝库中璀璨的珍宝。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革新运动的主将,他在散文体裁的创新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以《永州八记》为主体的山水游记,摹山绘水,寄情托思,最富诗情画意,代表着唐代散文的最新成就.北宋孔武仲云:“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本文试图从绘画与游记散文相通的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一下柳宗山水游记的文学创作规律,及其独具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末年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是我国古代“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先进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一生曾历尽千辛万苦,踯躅30年,驰鹜数万里,考察了祖国大部分河山,并写下现存约60余万字的《游记》。《游记》为千古奇书,是我国古代地理学的巨,并已列入我国20部历史化名之一。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出现了大量的游记散文选本和登载游记散文的刊物、报纸副刊,在细细品读之下,发现了游记散文创作中存在的若干缺失,本文主要就游记散文的矫揉装束之态、人格力量孱弱和"边界望乡"之险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胶东作家綦国瑞的散文创作成就突出,最有价值的有两类.一类是自我生活书写.这类散文不仅显露了作家的个性,而且散发着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包涵着丰富的时代气息.这种自我书写的散文向度也代表了新时期胶东散文以及全国散文创作的主要倾向.另一类是纪游之作,其山水游记以工笔细画的功力穷尽大自然的天成之美,复原生命的自然本性;其人文游记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情怀、平民意识与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8.
宋代,是中国游记散文的一个多元开放的时代。继唐代柳宗元的再现型游记和北宋苏轼的表现型游记之后,南宋的陆游又创造出带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意识的长篇日记体游记——《入蜀记》。如果说柳宗元的游记向幽静的自然山水倾斜,苏轼的游记向丰富的内心世界倾斜,那么陆游的游记则明显地向文化认同意识呈现倾斜。他的游记是那样沉静,既没有柳宗  相似文献   

19.
游记散文是曾敏之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敏之的游记散文,大体说来有三种形态,也可以说是梅展三枝。随笔式的、纪实抒怀的、诗情画意的,各有妍姿,各溢芳香。曾敏之在游记创作中始终不忘世情史迹的观察,也始终萦怀家国之思。诗趣史趣的交融,是曾敏之所有游记的共同特点。语言清丽典雅、简洁优美是曾敏之散文、游记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散文源远流长 ,有着极其辉煌的发展史 ,在中国文学史上作为正统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代散文成熟于春秋战国 ,当时出现了以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为主体的第一个古代散文创作高峰 ,成功地记述传播了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 ,记载描绘了唇枪舌剑 ,刀光血影 ,纵横捭阖 ,攻城略地等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秦汉时期 ,出现了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的古代散文创作第二个灿烂的高峰。唐宋时期各家辈出 ,各领风骚 ,出现了一个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第三个古代散文创作高峰。这一时期的古代散文创作 ,呈现出风格多样 ,个性鲜明 ,题材广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