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传统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发现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女人异化史.具体分析一些"五四"时期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仰视中的女性形象;二是俯视中的女性形象.这两种视角都是以男性为本位,故在根本上难以还女性以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2.
声音镜子女人--玛格丽特·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玛格丽特·劳伦斯在马那瓦卡系列小说中,运用独特的女性写作方式,刻画出一群执著探求存在意义及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并以此来挑战以男性视角为中心的文学传统.凸现了劳伦斯为阐述女性在父权制的话语中"言说生命真相"而作出的抗争所采取的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的安东妮亚》是薇拉·凯瑟的佳作之一。本文拟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通过文本细读,分析《我的安东妮亚》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的巧妙转换,实现女性由"被看"到"看"的自我意识的转变,展示作品独特的女性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4.
由于文化观念和性别立场等方面的不同,男女作家在塑造都市女性形象时呈现出鲜明的性别意识,形成男权话语和女性意识下对都市女性形象的不同观照。男权话语下女性形象的塑造主要表现在赎罪主题的言说、父亲形象的无形强权与文本细节的失衡等方面;女性意识下女性形象的塑造主要表现在缺席的男性、渴望对话的书写与温情述说的立体感等方面。从文本得失看,保持精神自由及写作话语的超性别意识应成为今后塑造都市女性形象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父权制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被区分为屈从、反抗及疯狂等三类。但由于其心理及人格结构的差异,“女性”和“女人”的概念也不完全等同。?白鹿原?虽然涉及到了45位女性形象,却因陈忠实不能超越其文化背景、男性视角,最终造成作品在场的大都沦为屈从、依附于父权制而丧失由自然人属性决定的人格结构中的反叛和独立精神的“女性”形象,而缺席的恰是与以心理及人格结构独立而完整为标志的“女人”的这个概念相称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汉文小说的创作贯穿了朝鲜朝500年的历史,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从当时汉文小说的创作群来看,都是男性作家,这为男性目光中的女性形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本。深入解读小说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发现,男性作家笔下女性形象构建的深层动因主要是对具有传统美德特质女性形象的恪守,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写真以及难舍玉洁冰清。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审美观照下的男性文学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形象是女性文学中相对次要的人物形象,但是选取男性文学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并加以解读,会发现女作家对男性形象的塑造与男作家在文化观念和性别立场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它解构和颠覆了男性形象在男性话语中的主体地位,男性形象扮演着女性反叛传统文化、消解男权意识的对立面的尴尬角色。妇女解放在女作家那里已经成为审美想象的话语形态而存在。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两性关系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文学作品中亦如此。尤其在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社会现实中,男性作家与其塑造的女性形象之间的微妙关系成为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学术议题。这些议题多以两性对立冲突的立场为出发点,而实际上,文学艺术中男性与女性作为人类生存的主体应该存在和谐美好的一面。在男性主权社会,男性作家在塑造女性形象的审美过程中所体现的生理、精神方面的融通更能体现这一和谐特质。  相似文献   

9.
女性形象一直是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表现客体。任何民族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特有的审美取向,这种取向是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而女性形象正是这种审美取向的载体。作为图像存在的女性形象,直观地再现了某一时代的女性生存方式,并隐含着当时男性对待女性的态度与评判取向。中西方画家虽然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文明体系,其绘画创作手法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却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之处。男性画家笔下的这些女性形象,无论美丑、丰腴、娇弱,都是男性审美标准的体现,展示了艺术家对女性的感受,表达了男性自我对人类另一半的艺术审视和沉思。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西方文学中女性形象的产生、地位、类型 ,女性形象的演变等各方面入手 ,分析探讨女性形象的内涵 :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是男权社会所确定。女性生活家庭化、人生价值取向家庭化 ,致使女性的追求多局限于爱情婚姻及家庭。女性的觉醒成长缓慢与男性文化对女性的期待规约、女权理论的不完善及女性自身的弱点有关  相似文献   

11.
并置对照法是现代小说创作中普遍使用的技巧之一,主要是指通过将看似互不协调的各种成分摆放在一起,让读者从中体会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凯瑟在小说《我的安东妮亚》中大量地使用人物并置对照法,其中包括主要人物之间、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以及主要人物自身的并置对照。凯瑟通过人物并置对照法来刻画和挖掘以安东妮亚为代表的新一代拓荒女性的性格特点,并深入地探索了拓荒精神的精髓,表达了凯瑟对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日益消逝的精神美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薇拉·凯瑟一向擅长运用象征意象和古典神话来塑造拓荒者的形象,表达自己的观点。《我的安东妮亚》隐含着由三个部分各自的主导意象所构成的小说格局。小说中的意象不仅是象征化的修辞手段,也具有贯串小说叙事结构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薇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述美国拓荒运动的伟大女作家。她以内布拉斯加为背景创作的小说中,尤以《我的安东妮亚》最为出色。主人公安东妮亚的一生不断地追寻自我,并在努力拼搏后,在大草原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本论文通过对安东妮亚的童年,青年和中年生活经历的分析。展示主人公的成长历程,讴歌早期移民自强不息的拓荒精神。  相似文献   

14.
清代作家陶贞怀在其创作的《天雨花》中塑造了大量婢妾形象。对这些婢妾作者始终持有一种摇摆不定的态度,一方面对她们违背封建纲常的行为进行大肆批判,一方面在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对她们所经历的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作者对待这些婢妾的矛盾态度,可以作出两种解读:一种是阶级立场使然,作者对下层女性的悲惨遭遇无法感同身受;另一种解读是通过对婢妾深重灾难的客观直白描写,以期引起社会对下层女性命运的关注。这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5.
《占有》是当今英国颇具影响力的女作家 A.S.拜厄特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发表之初即一举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本文运用罗兰·巴特关于小说叙事策略的相关理论,从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技巧的继承和创新等角度来剖析这一后现代主义经典巨著,从而揭示了拜厄特的婚姻爱情观、女性历史观和对文学、艺术、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我的安东妮亚》是美国作家威拉.凯瑟的代表作,是美国迄今为止描写中西部草原生活最生动、真实的小说之一。本文运用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的生态后现代主义观点对这部作品的人物和主题进行分析,从而体会作品中的生态意境,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7.
薇拉.凯瑟与欧洲移民朝夕相处以及自己的历次迁徙,是以潜文本的形式存在其作品之中。《我的安东妮亚》探索了美国作家情有独钟的成长主题。小说在叙事线条并行和时间历时推进的聚焦中,通过对女主人公富有开拓精神形象的塑造,反映作者对工业文明的反抗与对农业文明的推崇,洞悉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变迁,文中成长历程的叙述、成长隐喻使用、成长引路人的出现恰恰彰显了小说的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的安东妮亚》等作品分析,探讨了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创作风格。在《我的安东妮亚》中,作家使用了处理时间的技巧,根据需要适当地延长和缩短叙事时间,并以春夏秋冬的季节循环模式对应故事的发展进程,表现死亡与再生,凸显“回归”主题。  相似文献   

19.
论七月派小说的癫狂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月派小说是一组生命的狂歌。孤独狂躁、神经质的疯子形象,混乱破离、隐喻性的生存场景及支离破碎、痉挛性的暴力语言构成了七月派小说癫狂叙事的主要元素,七月派小说的癫狂叙事不仅展现了个体生命的痛苦体验,还附带着社会的、文化的、美学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父系文化的强势渗透与影响,使女性始终处于"被看"的位置上,在婚姻、家庭、事业等问题上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与人格的扭曲.<围城>中的女人大多是知识分子,受过新思潮的影响,有的还留过学,接受过西方现代文化的洗礼,所以她们不甘心接受父系文化分配给她们的既定角色,渴望着自由恋爱与家庭幸福.可是父系文化早已潜移默化,为他们的集体无意识产生了内化作用.本文着重探索父系文化在她们择偶上所产生的心理指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