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陶符兼谈汉字的起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些年来,在陕西半坡、临潼姜寨,青海民和马厂沿、乐都柳湾,以及上海崧泽、马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一些刻划在陶器上的符号,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对于这批资料的看法,最初有人认为:“可能是代表器物所有者或器物制造者的专门记号。”也有人认为,这就是汉字起源的最初形态。如郭沫若先生说:“彩陶上的那些刻划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于省吾先生也说:“这种陶器上的简单文字,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仰韶文化距今得有六千多年之久,那么,我国开始有文字的时期也就有了六千年之久,这  相似文献   

2.
彝族文字是彝族古老文化及其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彝族文字字符中闪现着彝族先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智慧和力量。彝文字符内涵包含了彝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蕴藏着彝族哲学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成就。本文以彝族族名与彝文字符渊源,彝文字符蕴含的文化内涵,彝文字符的文化创意性,彝文字符中的文化变异表征,彝文字符中客观事物特征体现为内容,阐释了彝族文化在彝文字符中的表现情况。彝文不仅记录了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而且其字符本身的文化内涵也记录了彝族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3.
居住在祖国西南的彝族,是我国文化发达较早的少数民族之一。彝族先民很早就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留下了自己的经典。早在一千六百年前,“南人言论,虽学者亦半引夷经”,夷经即彝文经典。《天启滇志》卷三十识:“夷经,皆字”。字是古汉文文献中古彝文的汉名。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历代反动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彝族文化累遭火禁,彝族文化之日辉所被,才缩小了地盘。可是今天在彝族人民中也还保存着许多古代典籍,其哲学观念相当丰富,别具特色,亟待研究。本文拟对彝族史诗《梅葛》中的哲学观念作一初探,望方家读者赐教。  相似文献   

4.
一1934年8月,我在民族语言学术讨论会上曾提出彝文“书同文”的问题。在今年第一期学报发表了《试论》;这里发表《再论》。本文所论彝文,是指彝族固有的文字。建国以来,党的民族政策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帮助没有文字的民族创造文字,对固有文字使其繁荣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70年代初期,在属于仰韶文化遗址的半坡、姜寨等地发现了一些刻划符号,引起了文、史界的关注。郭沫若先生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发表了他的看法:“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划,但为数不多,刻...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超越传统的研究视野 ,不再限于一地一省 ,立足于云贵川彝族 ,将文献学的方法运用于彝族民间传说及古彝文文献研究的一个尝试。文章通过大量资料的梳缕分析 ,对在彝族传统文化中极有影响的“支格阿龙”的身世出生、姓名进行了考证式的研究 ,揭示了不同文本中关于支格阿龙身世出生及姓名的不同 ,是彝族历史上不同婚俗的反映。最后 ,本文认为 :从支格阿龙身世出生及姓名看 ,彝族的谱牒在人们目前所认识的父系谱牒之前 ,还存在着“母系谱牒”。这个客观事实的发现 ,对于研究彝族古代传统文化 ,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彝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有悠久独特的文化传统。彝文,也称老彝文,在明清以来的汉文史志中,又称之为爨字、爨书或韪书。关于彝文的起源,目前还待进一步研究,由于古代彝文文献没有留下具体时间,所以彝文究竞起源于何时尚难确定。从目前发现的“以诺”铜印章和济火纪功碑的考古资料看,彝文约在东汉初期已经成熟,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当然,在此以前还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目前已发  相似文献   

8.
彝文书法是彝文字体艺术化的直观表现形式之一,是彝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文书法承载着彝族文化 符号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气质,凝聚着彝族人民的发明创造和智慧结晶。 彝文书法的外在形式美和内在意境美之间相互关联, 互为映衬,从而共同构成了彝文书法艺术的根脉和灵魂。  相似文献   

9.
建国初年,根据《共同纲要》的要求,有关部门为发展凉山彝区社会文化事业,特创制了拼音化的彝文(简称新彝文),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对彝族原有文字(老彝文)则重视不够。本文认为彝文的改革是必须的,但新彝文创制过于紧促,与彝族生产、生活脱节,由此产生新老彝文使用之争。经彝族民众的努力,借用拼音等方式,对老彝文加以规范,使之科学,从而促进彝区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谈凉山彝文古籍的修复与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文古籍是深入了解彝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和文化价值。本文以凉山彝文古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特点,从而探讨彝文古籍的修复与整理。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把西安半坡某些陶器刻划符号和莒县陵阳河陶器刻划符号看作初始阶段的汉字的话,那么,汉字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汉字产生以后,以其平面文字(与拼音的线性文字相比)的优越性,突现了汉语简短明确的特点,忠实地履行其记录汉语的职能,为我们中华民族以及日本、朝鲜、越南等邻邦保存了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化典籍,使之成  相似文献   

12.
文献记载的古蜀地的夜郎竹崇拜,与彝族先民有密切关系。夜郎是濮人,彝族是以西南当地濮人为主体融合其他先民而形成,这在史界已是定论。所谓夜郎王即竹王,是崇拜竹并视竹为图腾的反映。彝族不仅在其古彝文文献中有竹崇拜的记载,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竹崇拜的传承,比如四川彝族的祖灵“玛堵”即是。古蜀地部分区域曾被称为夜郎国,存在过崇拜竹的文化现象,并有过“竹王庙”之类的祭祀场所。古蜀地竹崇拜文化与彝族先民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处于滇西地区的某彝族自治县的农村青年个案访谈,深层次地了解彝族青年的彝文和彝族语言使用的断层的原因:各民族杂居区被强势语言压抑,彝族语言和文字的不规范,当地政府不重视彝文和彝语,青年与外界交往频繁等.要使当代彝族青年具有民族认同感,当务之急是要培养青年人的民族意识,努力保护他们的语言、文化以及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4.
彝族早就进入犍为地区,与当地土著濮人融为一体。在古蜀国开明王朝前,从朱提(云南昭通)到郫邑称帝的杜宇早已统治犍为地区。1997年,四川犍为出土战国时代的古蜀铜印3枚,有多个字符。本文认为,犍为印字符是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的彝文字符,并用彝文字符考释了铜印字符,译成了汉文。出土巴蜀土坑印字与古彝文的考释印证,将对彝族与古蜀族的历史文化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研究八卦哲学,仅囿于汉族文化,很少注意民族特别是彝族的八卦哲学。事实上,彝族很早就有用古彝文撰写的八卦哲学专著,《宇宙人文论》和《西南彝志》就是集中反映古代彝族八卦思想的哲学专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彝语次高调字难学难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文字设制的不合理性,即不像其余三个调那样一个个地设制各自的文字,而是用一个符号临时加在中平调字(有三个低调字)之上表示.这不仅缺乏固定性,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而且在构字原则和方法上与其它三个调没有统一性,不利于记忆和运用.再者,它使<彝文规范方案>的字数(819)个与彝文铅字或计算机字数(1160多个)不一致.因此,彝语次高调应像其余三个调一样单独设制文字符号,并提出具体需设次高调字.  相似文献   

17.
时光不倒流,当我写这部辞书的序言时,而我的回忆却抑不住又回到五十多年前我调查彝族语文的彝族地区。 曾记得为了整理彝文古籍,翻译彝文经典,横渡水拍云崖的金沙江,攀越丛山叠峦,上下探索经籍,延聘经师。彼时风华正茂,而今这部彝文辞书付梓时,已垂垂老矣。 我开始调查研究彝族语文是在1938年。是年秋我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时,在导师李  相似文献   

18.
彝族的竹崇拜文化最丰富 ,有数量众多的竹崇拜文学和多彩的竹崇拜民俗事项 ,还有大型的古彝文手写本祭竹词。诸多的民俗文化材料表明 :彝族竹崇拜文化的历史记载最为长久 ,早在夜郎国前的彝族六祖时代以前就已盛行。夜郎竹王与彝族祭竹词里的竹君属同源 ,当是彝族先民“金竹九母子”的遗裔  相似文献   

19.
解放前,四川省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人们,有其独特的鬼神观。由于历史的原因,对彝族鬼神观的研究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 鬼神崇拜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最原始的文化形态。研究鬼神崇拜,不仅可以了解彝族奴隶社会人们的思维水平和宗教观念,而且还能够揭示人们心理深层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本文试图运用彝文古籍《勒俄特依》及其他有关资料,对凉山彝族鬼神观念作初步探索,从一个侧面揭示彝族奴隶社会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20.
彝族在祖国大家庭中,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除了拥有用较完善的彝族文字记载的浩翰的彝文书面古籍外,流传于彝族人民口头的民间文学也是非常广阔的。有的已被热心的学者整理研究出版,给观众读者美的享受,美的教育,如闻名于国内外的《阿诗玛》等。但至今更多的还未露面,正多情地盼望着更多的学者、研究家去与之会面,使之相见于众多的读者观众。在这些彝族口头民间文学中,有一种可以说是盖着一块遮羞布的文学样式,那就是“白话”。这里说它是一种“盖着一块遮羞布”的文学样式,主要是指“白话”属于彝族青年男女谈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