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章龙  卢彪 《江海学刊》2012,(2):223-229
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正在走向主体间性哲学,这一走向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传统的价值教育是以教育对象的可塑性为基础,往往采取"灌输"的教育模式,是教育主体性的展示,它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精神和灵魂的交流活动,不仅要有主体性,而且更应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主体性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的基础,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主体性教育的丰富和完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诉求主体间性,交往式和对话式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实现的有效路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应强调在"人的实在"中交往、在"以人为本"中对话,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主体间性中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2.
重读康德的理性概念——德国古典哲学的一种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性陷于危机的当代 ,重读康德的著作是走出迷茫的一条“林中路”。康德的批判理性强调人的道德进步和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 ,克服了启蒙理性只重视知识的片面性与独断性 ;康德的实践理性规范了“目的王国”中的主体间性的关系 ,把主体性推进到主体间性 ,从而为当代交往理论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 ,架设了通往后现代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时代产生了主体性美学,包括中国思想解放的新时期产生的实践美学。主体性美学是对古代客体性美学的超越,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和理论的缺陷。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和征服,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主客对立的格局内,主体性不能解决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审美是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才能解决审美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4.
传统认识论哲学从知识出发而不是从人出发,形成对人的主体性的僭越。解释学强调文本的意义对任何能阅读的人是敞开的,作者的主体性在阅读中重现;著作自己创造了读者,也创造了读者的主体性。对文本的解释模式,超越文本的存在延伸到所有的社会现象,包括对人类行为的观察、记录、解释和预期上。大数据时代无论是通过分析行为记录精准描述一个定在的"我",还是通过设置优先级塑造、书写一个合乎自我与社会期许的未来的"我",都具有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性,为创造性实现人的主体性提供了条件。知识论与解释学方案共同发挥作用,能真正使人在认知世界的基础上,构筑起自身的主体性,使人成为人自身。  相似文献   

5.
程金海 《学术研究》2005,(7):111-115
西方当代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以及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主体间性思想,为中国当代美学突破西方主体性美学的负面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中国古典美学的主体间性思想在思维方式上与西方主体间性美学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在两者的比较对话中发展中国美学,是中国美学拓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抽空了社会学内涵的"本体论的主体间性"美学在思想上是贫血的。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换的论述"停留在纯粹思维的范围之中",在主体性发育不良的时代,这种转换论述难以承担美学重构的当代使命。  相似文献   

7.
社会历史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社会历史规律的主体性是强调人在社会历史规律的生成、发展及实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发挥的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规律主体性的内涵包括:人的需要是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决定和制约着人的需要,两者的矛盾运动促使生产关系和社会交往不断的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着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的发展与变革;人的需要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核心矛盾;它们共同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元素。社会历史规律的主体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主体人的目的、需要、利益等主体根据支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二是人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选择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社会历史规律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试论主体间性的和谐伦理道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桂韩 《理论界》2007,1(5):166-167
主体间性在伦理道德观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是对主体性思想的反思。综观中西伦理道德观的历史演进,曾经都蕴含着主体间性的思想。当前,构建主体间性的伦理道德观,有助于克服纯粹主体性思想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哲学观的人本特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主体间性哲学观强调以人为中心来审视人的存在方式;第二,主体间性哲学观关注人的社会属性与社会价值;第三,主体间性哲学观彰显人的道德与伦理;第四,主体间性哲学观重视人的发展。要领会和运用以人为本的主体间性思想,尤其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活动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引领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作亮 《学术探索》2011,(5):137-140
人的主体性原则在实践中的极端运用,导致了工业时代的流行病一人与人、人与自然,甚至人与自我关系的“分离”;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走出“分离”的困惑,实现合作与交流,因此强调公平交往、追求共赢共生的“对话”理念已成为当代文明的主旋律;基于“对话”思想对于交往实践制约性的可能性忽视,“对话”理念盛行的同时,作为“对话”载体的“共同体”思想得以激活并在实践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西方哲学中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体性问题在西方哲学中经历了一个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历史演变过程。近代哲学明确确立了主体性的概念 ,首先提出了主体性问题 ,但把主体性限定在认识论的范围之内 ,把主体性等同于自我意识 ,陷入了唯我论的困境 ;胡塞尔构成了主体性问题演变过程中的中间环节 ,一方面从认识论上论证先验自我的构造功能 ,另一方面又提出先验的主体间性 ,试图摆脱唯我论困境 ;当代哲学超越了认识论的视域 ,以主体间性代替主体性 ,从本体论和语言学哲学的角度重建主体间性 ,走出了意识哲学方法论的唯我论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曾是当代中国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往对主体性的探讨所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在于缺乏对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自觉区分。在哲学史上,康德最早对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界线以及价值主体的优先性进行了深刻的阐明。这一思想理路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和评估主体性原则的历史遗产,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坚持这种区分,把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视为主体性在性质上有着重大不同的两个维度,我们将可以在扬弃主体性狭隘的认识论内涵的同时,维护其丰富的价值论内涵;可以在拆解以认知主体为核心的主体形而上学立场的同时,为价值主体的存在合法性提供有力的辩护。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在新的基础上深化了康德关于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划界和价值主体优先的思想,把人理解为自由、目的和责任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最为精髓和最富当代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张文喜 《江淮论坛》2001,4(2):53-59
由于不同的文化所比较感兴趣的思想可能性不同 ,中国哲学没有像西方哲学那种严格意义上的主体间性哲学 ;随着特殊性的凸现、主体自由的被肯定及其后工业“陌生人”社会的来临这一深刻的时代背景 ,和康德、黑格尔哲学中的普遍主义倾向的内在矛盾 ,出现了西方近代的主体性哲学向现代的主体间哲学的转向。现代西方现象学和解释学的主体间性理论 ,承继了康德、黑格尔的思想 ,并作了重要开拓 ,但他们的研究终止在哲学解释层面上 ,仍是认识主义的思考。本文认为 ,主体间性问题应着重从人的实践、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类存在的作用方面去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的生存事实古已有之。主体间性作为哲学反思的对象,凸显其独立和成熟状态,直到近现代才逐渐成为现实。近现代哲学是一种主体性哲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了其自身的缺陷,表现出种种无法克服的悖论;主体间性哲学则是对主体性哲学范式的反思与超越,把主体间性作为思维反思的“先验结构”与理论出发点,并由此来展望思维的终极边界、窥探人类价值与意义的终极根源;当代哲学的共同潮流是交往和对话,也强有力地昭示着主体间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成人师生关系构筑于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由于主体性哲学自身存在着反主体的悖论,因而并没有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主体性,反而使主体性陷入困境。主体间性蕴涵了成人教学中本真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主体间性哲学意蕴在成人教育师生关系中的存在与体现。为了从根本上走出成人师生关系的主体性困境,成人师生关系应实现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相似文献   

16.
以知识创新为生产力发展主要动力的新经济 ,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革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导致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冲突与对抗 ,体现了人类理性的自我分裂。以新经济为基础的新文明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而且体现了人类理性的进步 ;新文明消解了工业文明中人类理性在工具性维度与价值性维度上的对抗 ,使价值理性由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并统摄工具理性敞向未来 ,实现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新文明对以资本为纽带的工业文明的辩证超越。这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性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7.
西方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主体性、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的.在此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断凸显.主体间性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共识问题.话语是人根据自身目的对语言系统进行选择的结果,是主体间性的重要表征方式.话语既是人自身目的的外显,又是主体间性建构的主要手段.目的、话语与主体间性三者之间密切联系,主体间交际目的的协商是主体间性建构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成人师生关系构筑于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由于主体性哲学自身存在着反主体的悖论,因而并没有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主体性,反而使主体性陷入困境。主体间性蕴涵了成人教学中本真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主体间性哲学意蕴在成人教育师生关系中的存在与体现。为了从根本上走出成人师生关系的主体性困境,成人师生关系应实现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是指人在与自然万物、社会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性质、特征及作用、价值和地位.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的主体性.进入新的世纪,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浪潮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在人与技术的关系上如何保持人的主体地位?在社会变革浪潮中如何发挥主体的主导作用?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对人的主体性的研究和强调就显得尤为必要.我国传统哲学从一开始就注重对人的主体性的探讨,并在自身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主体性思想.笔者认为,探讨传统哲学主体性思想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内涵和特征,对于当代文明的发展仍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主体在天人系统中的价值和作用,主体的智性和德性两方面探讨荀子主体性思想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20.
置身于人工智能时代,当代写作已无法以"限度"之名逃避与人工智能"作者"的竞争,写作的主体性问题进入反思领域。透过主体论诗学的"人性"神话与后人类主义的激进想象,人工智能写作在人机交互的间性主体和机器的他者维度得到重新思考。人们需要警醒自身的人类中心主义与技术主义的乌托邦幻想,在通向行动的道路上不断适应智能的发展,承认主体性的媒介性存在方式,与机器、赛博格、人工智能在内的生态圈保持互生关系,才可能在新的历史境遇中激活人工智能时代写作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