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世纪之交成立的新一届政府内阁特点鲜明。文章从精简内阁、财经内阁、务实内阁、平衡内阁四个层面全面分析了以朱镕基为总理的跨世纪内阁的新特色,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跨世纪的新政府及其所领导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小师 《21世纪》2008,(10):22-23
赵小兰女士,是首位被任命为美国总统内阁阁员的美籍华裔女性。她的经历,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美国故事之一  相似文献   

3.
明朝内阁初创时期,阁臣成分复杂,除解缙、三杨等人外,还有一些次级阁臣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内阁事宜,王直即是其中之一。王直入阁既没有殿阁大学士的头衔,也没有奉明确的“入阁办事”诏谕,因此后世史家往往不将其视为阁臣。万历时人沈德符撰《王抑庵入阁》对此加以考辨。其实,明代内阁及阁臣的身份、地位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后世史家以身处时代之状况推及以前,所以对于特殊时期的一些事例,把握难免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4.
"王道主义"是20世纪初期近代日本亚细亚主义的一个类型。西原龟三作为一战期间日本寺内内阁对段祺瑞内阁进行西原借款的主要策划者和参与者之一,曾声称自己是"王道主义的行者"。对西原龟三"王道主义"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并分析其实质,可以展现"王道主义"思想的内容多样性与目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5.
梦想     
①老教师布罗迪在阁楼上清理他的旧书报。②他发现了一沓练习册。这是50年前皮特金幼儿园3l位孩子的作文:《未来我是……》。(曼)他被作文中孩子们的自我设计迷住了。小彼得说,他游泳时,喝了3升海水也没被淹死,将来一定成为海军大臣。(矿个孩子说,他能背出法国25个城市的名字,将来一定能成为法国总统。 ⑤一个叫戴维的盲 童写道:“还没有一个盲 L能进入英国内阁,我肯定会成为内阁大臣。”⑥布罗迪有了一种冲动。他想把这些本子发回这些孩子手中,让他们看看是否实现了井讹俪孟梦想@老亮 @吴新明  相似文献   

6.
万历二十一年'癸巳大计'引发的纷争,由于导致众多东林党核心人物被罢斥而被看做明末东林党甚至万历党争的起点。包括顾宪成、高攀龙在内的众多东林派官员都认为他们所受到的处罚不是出自万历皇帝的本意,而是王锡爵内阁擅权所至。但这其实是对王锡爵内阁的误解。由于内阁的票拟权并不固定,外廷官员就不知道处罚是出自内阁的建议还是皇帝的本意。再者,由于万历皇帝几乎不见外廷官员,内阁与皇帝沟通时经常使用的密揭又不可外泄,从而导致外廷不了解内阁与皇帝沟通的实情,内阁往往因此遭到猜疑和抨击,处境为难。  相似文献   

7.
徐中舒是近代著名史学家,在考古学、文字学等方面多有创见。他也是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的整理者与研究者,为抢救、整理、研究内阁档案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直接领导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内阁档案整理工作,是最早对内阁档案进行专门研究的史学家,撰写了内阁档案研究的开山之作,并为史语所整理档案工作留下珍贵记录。同时,徐中舒的档案史料思想,在中国近代档案史上也颇具意义。无论从近代史学史还是档案学史的角度,徐中舒对整理、研究内阁大库档案的贡献都值得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翰林院在明代政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翰林院和内阁的关系对明代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内阁是在翰林院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但随着内阁权力的发展,逐渐摆脱了翰林院的限制,发展成内阁的储相之所,内阁学士是翰林升迁的主要途径和出路。经筵日讲是封建制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翰林官为皇帝讲读经史,阐析文义,剖析朝政,从而影响到明代的政治。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布什组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富的内阁,他所任命的担任其政府最高级职务的百万富翁人数超过他的任何一位前任。 在全部16名内阁成员中,13名至少拥有100万美元资产。根据每个内阁成员向政府道德规范署提交的报告,布什内阁最高级成员的全部财富——不包括布什总统本人和副总统迪克·切尼——至少达到1.86亿美元。每位内阁成员的平均财富为109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0.
在明中后期内阁权力逐步发展到顶峰的政治格局下,内阁成为权力斗争和利益角逐的场所,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绞杀使内阁成员的人际关系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明中后期内阁首辅的去职都是一系列政治倾轧的结果,而去职后的首辅的结局却大多带有悲剧性的色彩,这一现象有其具体的社会和政治原因,并对当时及以后的明王朝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 清代中央国家机关,主要有内阁、军机处、六部、理藩院、翰林院等。其中,除军机处和理藩院,因当时军事和管理蒙、回、藏等族实际需要,而先后设置外,其余基本承袭明制。而重视对于社会发展并无实际意义的封建礼仪之“虚”,轻视对于社会发展有着实际意义的工商之用之“实”的特点。内阁职掌的重要内容是:“厘宪典,议大礼”;军机处职掌的主要内容之一是: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国宣告统一后的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仅执政三月即辞职,并致整个内阁解体.以往论者多将唐之辞职与"王芝祥事件"相联系,认为是袁世凯不履行<约法>所订内阁责任制而"逼"垮了唐内阁.实际上,唐绍仪辞职及第一届内阁倒台是当时政府所面临的行政困难、民国初建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当时的民主制度设计与社会局势的不相适应等等因素造成的.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执政短暂是民初宪政道路曲折的表现,是那一段历史演绎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近代日本社会的特殊历史环境使日本资产阶级政党具有六大特点。通过奋斗,日本资产阶级政党所建立的政党内阁实际上是天皇制内阁,议会制内阁只是一种形式,政党政治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是天皇制下的畸形政党政治,但日本资产阶级政党毕竟已走出了政党政治的第一步,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宋教仁“政党内阁”思想述评周建林关键词:宋教仁,袁世凯,政党内阁,国民党宋教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其毕生追求的目标。民国初年,宋教仁倡导政党政治,并致力于组建国民党,企图以“政党内阁”来限制袁世凯的...  相似文献   

15.
内阁制,也即责任内阁制,是议会制的核心,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自十八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开始形成以来,其主要内容有下列几点: (一)由议会下院中多数党组成的一党内阁,是内阁的主要组织形式。另外,内阁的组织形式还有联合内阁和少数党内阁等; (二)内阁的首脑即首相,通常由议会下院中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阁员由他提名,原则上必须是议会两院议员,也即所谓相容原则; (三)首相及由他提名的阁员和非内阁大臣,虽由国王任命,但不对国王,只对国会负责; (四)内阁内部在大政方针上必须一致。内阁如得不到议会下院支持,则须辞职,或由国王解散下院,重新选举,决定去留。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内阁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决策机构。本文通过对抗战时期日本内阁的多次更迭的考察,分析了其更迭的原因及曲折复杂的过程,指出日本各届内阁围绕侵华战争这一轴心,虽几经更迭,互相斗争,对华的具体政策亦有所不同,但日本各届内阁被法西斯军部势力所左右和主宰却始终未变,其灭亡中国的狼子野心亦始终未变。  相似文献   

17.
唐绍仪内阁在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中几乎还是空白,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更为学者们所忽略。本文从唐绍仅内阁产生的历史背景.实施过程,施政方针及主要活动等方面入手,初步探讨和评价席绍仪内阁,以弥补这一不足。  相似文献   

18.
“佐藤外交”是1937年初日本林铣十郎内阁倡导的对华所谓“平等”外交。本文试就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对“佐藤外交”的产生、内容及其实质作一初探。一“佐藤外交”是林铣十郎内阁继广田内阁对华强硬外交失败后.从对苏战略出发.为扭转中国抗日趋势所采取的一种和缓外交。1936年是中日关系趋于恶化的一年。在这一年,广田内阁一方面通过大举增兵华北、大搞  相似文献   

19.
一、明代票拟制度之考述明制,外廷臣工章疏经通政使司呈内廷交皇帝阅览后,发至文渊阁,由内阁大学士以皇帝名义拟作批答草稿,用小票墨书贴于奏疏面进呈皇帝,称为票拟,亦称拟票、票旨、条旨、调旨。皇帝如同意内阁草拟,即亲自或交司礼太监以硃笔照批于章疏下发,称为批红。如不同意,则发还内阁重拟,称为改票。或有章疏呈皇帝后不发内阁,不作处理,称为留中。票拟是随内阁制度完备而形成的制度,有关形成时间最早一种说法是为宣德中。但此  相似文献   

20.
张居正是继商鞅、王安石之后中国封建社会最杰出的政治改革家。他在明代中后期隆庆内阁斗争不已的迭次"阁潮"中的审慎表现使其在内阁中地位稳步上升,壬申政变"倒高"后他终于登上内阁首辅的宝座而导致张居正当国"江陵柄政"时代的到来。徐阶、高拱和张居正都是隆庆内阁中著名的干才、能臣和良相,尽管张居正是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在他从政隆庆内阁时先后与徐阶、高拱携手合作,在当时"丞相政治"下始终有效地推动整个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其安邦治国的煌煌文治武功的业绩则是值得肯定和应该大书特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