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文字与语言作为语文的载体,使语文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任,也是我们学习的基础与基石,肩负着如此重任,但是语文教学却不可能面面俱到,同时语文也不是万能学科,因此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是对于语文需要一个清晰而准确的认识,到底语文是什么,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学习语文的目的又是什么?我觉得是带领学生走进一片语言与文字的广阔无垠的丛林中,去体味生活中的“语文”以及语文教学里所渗透的生活,去感受语文的一种特别的魅力。这也就要求语文教学应当使学生们更深入的理解生活,对生活有更深层次的探索,以及探索后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源泉与希望。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我们彻底改变那种封闭型的教育,把语文教学与生活教育完全融合起来,要求语文教学具有"持续不断的共同求的决心",不断地引进时代生活的活水,不断地用人类最新的文化成果和技术进步的成果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创新语文教学的形式,使语文教学在普及大众终身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创业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白话劳动法]为什么会产生"链接甲乙方"的想法呢? 白永亮: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和企业迫切需要这种服务.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外部人力资源市场的支持.但根据[白话劳动法]多年的咨询经验,我们发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业务很难与外部人力资源市场实现有机高效的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职中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笔者尝试在职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就业指导教育,不但使语文教学实用化、具体化,还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素质,起到"一石二鸟"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从我校实现实践教学以后.让我真正领会了实践教育在各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只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各门学科才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尤其是语文这门学科与生活联系紧密,语文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生活是语文的天地和资源,语文是生活的外延.那么,怎样在语文这门学科中体现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是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刻意的发难或者难堪的回答,这个时候,我们只有学会机智,才会避免尴尬的处境。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正处在求知欲非常强的阶段,而语文课无论对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还是逻辑思维的训练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语文老师要学会利用激发教育要唤起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激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本地区小学小班化学校师生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辅以行为观察、访谈交流等,梳理出语文教学中链接生活上所存在的常见问题是:忽视情意,理解肤浅,表达苍白,失去个性。主要成因是:老师观念滞后,课堂忽视体验,应试教育考评偏向,部分家长分数至上。据此提出四点对策建议和三点启示,希望语文课堂能够有效链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体验中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9.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乐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是教学生学习语文,而不是使学生变成语文书。生活处处有语文,而学生的理解、积累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得到,学生的运用的技能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其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1.
语文作为最基础性的学科,不仅仅是我们掌握更多文化知识必备的科目,同时对学生的道德培养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语文本身具有的浪漫气息,对学生在审美教育领域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正确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优秀的审美之上的,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审美情趣,才会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当下,国家一直在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对学生在优秀精神方面的建立。本文主要探究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2.
你真的懂生活吗?学生时代,忙于应付繁重的学业而无暇顾及其他,有一点时间不是打网游就是将购物车塞满;上班后,每天嘴里含着早餐匆忙挤公交,傍晚裹挟在茫茫人流中下班。步履匆匆的我们仿佛只顾着生存,而忽略了生活。日本"最会生活"的松浦大叔说:"找到生活的情趣是对生活的尊重,也能让我们发现其中一些被遗忘的快乐。这些快乐,与财富的多少并无太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综合艺术。目前,枯燥无味的语文教学越来越让学生感到反感,不少学生甚至认为最让人头痛的课便是语文课。面对此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应"穷则思变",让自己的激情燃烧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语文课堂亮起来。要想达到此效果,"艺术"则会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支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贾玲说:"妈妈对我们的爱,就像空气一样,你会经常忽略它,因为你一生下来它就已经在那了,但是只有失去它的时候才会明白那种难过与遗憾。"21年前,眼睁睁看着母亲在我面前突发脑溢血那一刻,因高位截瘫无法行走的我,还在床上哄逗我刚刚一岁多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语文教学观点认为: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甚至有人认为语文是一门自成体系的科学.数十年来教学现状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越来越规范、严谨、科学、精细,技术含量也似乎越来越高,以至于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可操作性与程序性,从而导致语文本"我"、本"性"、本"真"的丧失.如此一来,语文变得好教好学好考多了,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枯燥乏味、面目全非了.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同学就会排斥甚至厌恶,最大的困惑就是觉得无“米”下锅,腹中空空,怎么能让学生对写作不再畏惧,不再为素材苦恼,我想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摄取写作素材,是我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美国哲学家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虽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课堂上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地学习,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率.自主学习网站的应用,更将会打造出学习高效、师生愉悦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2000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对语文学科性质作了如下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