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杜勤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5):36-41
日语中的某些表现方法与常规的语、句法自相矛盾,甚至存在逻辑上的谬误,从而一直形成日语教学的一大盲点。“ゥチ”(内)与“ソト”(外)的对比意识高屋建瓴地贯穿于所有日本文化特征中,为我们解析日本人精神结构、日本社会结构乃至日本语言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施晖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103-107
"ゥチ"、"ソト"、"ョソ"意识不仅是研究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的窗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和制约着两国人的思维模式及其行为心理。因此,在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之际,有必要对两国人所具有的"ゥチ"、"ソト"、"ョソ"空间距离感的语言意识和评价标准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和把握,才能诠释和解读中日两国语言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施晖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3-107
"ゥチ"、"ソト"、"ョソ"意识不仅是研究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的窗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和制约着两国人的思维模式及其行为心理。因此,在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之际,有必要对两国人所具有的"ゥチ"、"ソト"、"ョソ"空间距离感的语言意识和评价标准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和把握,才能诠释和解读中日两国语言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何薇娜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5-57
任何一个国家的人的思维模式、心理倾向、认知特征等都会折射在语言表达上。而充斥于日语表达中的那种委婉含蓄的模式就是构建在话语者思维模式以及认知心理的需求这个平台之上的。"てくれる"是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授受关系的表达方式。将研究视点放在日本人的思维模式以及使用心理上,通过对例句的分析、归纳来探讨"てくれる"的文化特征,即,"てくれる"的使用与日本人"内"意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谚语古今流传,寓意深刻,往往会被人们认为是思维的依据和行为的准则,同时也生动地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将日本人熟知的“伊吕波纸牌”中出现的谚语加以归纳分析,从内向、忍耐、注重现实意义、注重集体主义四个方面分析了凹型日本民族文化的语言心理。 相似文献
6.
从英汉颜色词语义认知模式看文化心理图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Z1)
语义认知模式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主要分析多义词各义项是怎样围绕原型义项构成关联,从而揭示出多义词各义项得以形成的认知背景,即认知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英汉颜色词汇语义认知模式的异同,以此探讨两种语言中主要颜色词汇的文化心理图式之差异。 相似文献
7.
陈琦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3):223-226
认知隐语理论认为,隐语不是修辞现象,而是认知现象,根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并具有心理性、委婉性和文化性的特征。通过对德汉死亡隐喻的语用分析,可以看出德汉死亡隐喻分别使用各自不同的目标域影射来源域。分析结果显示,德汉死亡隐喻体现出两个民族“恶死、乐生”的基本死亡观,并凸显出宗教文化、社会等级以及价值观念三大因素在中德死亡观中的不同权重,是中德文化心理图式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赵欣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4):58-60
宋词中有很多的意象",帘幕"是其中之一。虽然学术界对该意象的内涵有很多的探讨,但是把该意象和宋代文化心理进行联系的却很少。本文在探讨"帘幕"阻隔意象的同时,重点探讨该意象所反映的宋代词人自闭、自怜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但昭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3):104-109
要避免"农民意识"批判本身又陷入农民意识的怪圈,有必要超越农民意识外在的价值表现,挖掘其背后隐性的文化心理模式:在中国人传统天人合一式的思维结构中,"自我"与"对象"之间存在的认识论"颠倒"被习惯性地回避,难以凝练出精神性的自由人格。其结果要么沉溺于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世俗伦理,要么停留于空洞的自然状态,放弃个体生命的成长。在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心理模式分析为克服市场异化、培植市民意识发挥着新的思想启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化图式是储存在人脑中关于文化的背景知识结构,本文通过对比英汉"黄色"的文化图式,探讨文化图式对应、文化图式冲突和文化图式缺省,指出关注对方的已有图式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外语技能和外语知识是外语能力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但是,对外语技能的深层次的研究和了解未能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对外语言语技能的心理结构、内在构成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运作机制进行了探讨和揭示,并且这些探讨和揭示对于外语言语技能的认识和教学实践都有相应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外语言语技能心理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语技能和外语知识是外语能力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但是,对外语技能的深层次的研究和了解未能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对外语言语技能的心理结构、内在构成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运作机制进行了探讨和揭示,并且这些探讨和揭示对于外语言语技能的认识和教学实践都有相应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只有理解语言及其所依存的文化,才能实现有效交际。日本语言包含了日本民族的行为习惯、审美传统、社会形态和文化精神,日语的发展和变化对中日跨文化交际必然产生影响。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有利于学生在理解日本文化的基础上使用日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一门学科的教学而言,了解这门学科的心理结构,有助于依据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实现定向培养。探讨外语能力的心理结构,揭示外语能力结构的多层次多因素的结构体系。这既对外语教学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也对外语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琳琪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6):155-159
语言模因在外来文化信息和本土文化信息中的流动,包括与习俗文化信息,饮食文化信息,旅游文化信息和媒体文化信息的融合与变异,充分说明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其传播具有多元性,包容性,语义扩展性和开放性的新特点。文化信息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隐含着特定的社会和文化内涵,深刻反映了语言的传播规律,以及文化交流的互动活跃性,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传递和文化交往。 相似文献
16.
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启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380-382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不同文化的语言必然带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含有民族文化的内涵。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涉及两种文化。语言互译由于文化差异会给传译者带来困难和障碍,其具体表现在词汇不对等、词义不重合、语义联想不一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赫哲族语言丢失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俊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20世纪 30年代特别是 5 0年代以来 ,赫哲语的使用功能每况愈下 ,目前不仅使用赫哲语的人数已十分有限 ,而且其使用范围也非常狭窄。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社会文化因素有 :赫哲族人口基数少 ,且居住分散 ;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混合家庭的大量增多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赫哲人语言观念的改变。其中 ,赫哲族与其他民族大量建立混合家庭 ,赫哲族在家庭中停止使用本民族语言 ,是赫哲语在较短时间内严重丢失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方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2):68-72
人类学及文化学的研究表明,心理产生的主体———人,心理产生的机制———大脑及心理内容都是文化性的,这决定了心理现象在本质上是文化性的。心理学研究必须以人的心理的文化性为前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