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王维籍里考辨关于王维的籍里,《旧唐书》本传云其为“太原祁人”,《唐才子传》云其为“太原人”,乃就其郡望而言。王维胞弟王缙,官至宰相,《新唐书》本传云其“本太原祁人”。王维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当无异议。至于王维实际籍里,即其家在何处尚存疑义。王维集中著名之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题下自注:“时年十七。”该诗系作者重阳日在异乡思念家中诸兄弟而作,题中所云之“山东”,当其故乡,即其十七岁出游时弟妹们所居之处,王维少年时期当亦居住在那里的。  相似文献   

2.
简评王虎谷     
<正> 王虎谷(1464—1518),山西和顺人,名云凤,宇应韶,因出生于虎谷(今和顺县前虎峪村)故自号虎谷,人称虎谷先生。因和晋阳(今太原)人王琼、乐平(今昔阳)人乔宇为同科同僚,后人称之为“河东三凤。”  相似文献   

3.
王昌龄(六九八——七五七?),字少伯,京兆(今西安市)人,祖籍太原,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尤以七绝见长。清代卢世■说:“天生太白、少伯以主绝句之席,勿论有唐三百年,两人为政,亘古今来,无复有骖乘者矣。”(《紫房馀论》)更有人推王昌龄为“七绝圣手”。  相似文献   

4.
太原考     
对于秦国设置太原郡(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以前的“大原”地望,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在今太原市附近;①有的认为在今固原、平凉一带;②有的认为在今晋西南。③我认为:前二说没有搞清楚“太原”本身的演化过程,因而各执一,未及全貌,这在后面详考;后一说,值得商榷,王国维氏主张此说,他的根据为《禹贡》、《左传》。他说:“《禹贡》记禹治冀州水,首壶口、梁、岐,次太原,次岳阳,次覃怀,次衡漳,  相似文献   

5.
《诗经·大雅·緜》中有“虞芮质厥成”一句。虞芮二国的故址在今何处,过去许多注本都没注《毛传》只说:“虞芮之君相与争田,久而不平,乃相谓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质焉?’乃相与朝周”。当代注本,说:“虞,古国名,故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五十里。芮,古国名,故城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十里。两地相去甚近。” (见北大《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我认为,“相与争田”的虞国故址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芮国故址也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理由是,那时还没有在该地的虞国和芮国。  相似文献   

6.
谢小平 《社区》2001,(1):42-42
隋唐五代时期,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造成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原有的城市更加繁荣发展,同时又兴起一批新的城市。当时,最著名的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今四川成都)、广州、汴州(今河南开封)、太原、泉州、幽州(今北京城区西南)、凉州(今甘肃武威)、宋州(今河南商丘)等。 在当时,城乡的界限十分清楚。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及州治、县治所在地为城,城有城墙,城墙外为“郭外”,郭外的居民聚落为村;城墙之内为“郭  相似文献   

7.
一、战前的形势公元九五一年,郭威推翻后汉政权,建立后周王朝,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刘崇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北汉政权,与后周对抗。北汉统治范围共十州,即并州(今太原)、代州(今代县)、忻州(今忻县)、岚州(今岚县)、宪州(今楼烦)、汾州(今汾阳)、沁州(今沁源)、石州(今离石)、麟州(今陕西神木),相当于今山西中部及陕北一县。九五五年正月,郭威去世,周世宗柴荣即位,北汉皇帝刘钧率兵三万与契丹一万骑兵联合进攻潞州。(《契丹国志》卷五《穆宗纪》)三月,柴荣在高平大败北汉、契丹联军,随即兵临太原城下。五月,辽派挞烈增援北汉,在忻口大败周军,柴荣被迫退兵。  相似文献   

8.
太原理工大学“2 11工程”建设 ,是国家“九五”期间“2 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的项目院校 ,同时也是山西省“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学。通过“九五”期间的重点建设 ,太原理工大学在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办学效益和管理水平等方面 ,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太原理工大学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太原理工大学“2 11工程”总体建设目标是 :力争到下世纪初 ,使太原理工大学在教育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较大提高 ,为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 ,成为本省培养高层次人…  相似文献   

9.
“今”字在古文注释翻译时,常被误释误译。如: (1)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墨子·非攻》) (2) 今有一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黑白之辨矣。(同上) 《中华活叶文选》将此二例中的“今”字分别译为“如今”、“现在”;《古文百则》将两个“今”均译为“现在”,二者的翻译都不确切。首先从句子形式上看,两个例子都是“今……,则……”的格式。这是一种条件复句,前面的分句提出一个假设,后面的分句说明假设的结果。“今”是复句中的主要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10.
温序为东汉第一任护羌校尉考李大龙温序,字次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生年不详,约在西汉末期,卒于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关于温序的情况,《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如下记载:“仕州从事。建武二年(公元26年),骑都尉弓里戍将兵平定北州,到太原,历访...  相似文献   

11.
<正> 李存勖,唐朝末年河东节度使,内迁沙陀贵族李克用的长子,长期生活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沙陀部落,精于骑射,胆略过人.他11岁起随同李克用到处征讨,受到唐末战争烽火的锤炼;13岁学习《春秋》,比较熟悉我国古代军事家用兵方略.后梁开平二年(908)李克用死,李存勖袭晋玉、河东节度使,统领河东军队经过长达十五年的鏖战,终于取得灭亡后梁、建立后唐王朝的重大胜利.一、李存勖面临的严峻形势朱全忠于公元907年建立梁国,辖地七十八州,包括黄河南北,淮水、汉水以北和关中地区.河东节度使仅有以太原为中心的十八州,局限在今山西中,北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李存勖不得不承认“且九分天下,朱氏今有六、七.”后梁控制了太行山以东及太原南部的河中(今山西永济西)、晋州(今山西西临汾)、泽州(今山西晋城)等地,形成了对河东节度使军事包围的态势.朱全忠唐末天复元年(901)派六路大军围逼太原的险恶局面,有随时重新出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在山西省襄垣县仙堂山娲皇宫西侧的峭壁上,有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他昂首挺胸,双目炯炯地凝视远方,这便是我国古代西行取经,报效祖国的先驱——东晋名僧法显。他的一生为中国的佛教文化,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泯没的贡献。法显(337-422年),上党襄垣(今山西襄垣县)龚家沟人,东晋时代的高僧;杰出的旅行家、翻译家、地理学家、著作家。是我国僧人到“西天”(今印度)研究佛学的第一人;比唐僧玄奘到“西天”取经早200多年。特别是他在回国途中阴差阳错地在海上漂流了3个多月,竟然漂到了美洲墨西哥的一个岛上,成为人类历史上…  相似文献   

13.
“鳣、(鱼覃)、鲔”都是古代的鱼名,《辞海》(1979年版,下同此)认为:“鳣”即今“鳇”;“(鱼覃)”即今“鲟”;“鲔”即今“鲟、鳇”.笔者不同意上述说法,并认为“鳣”即今“中华鲟”;“(鱼覃)”和“鲔”系同物异名,都是指的今“白鲟”.因为“鳣、(鱼覃)、鲔”俱属今鲟形目,形状相近,且古今名称变化很大,遂使得《辞海》的释文有误.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何许人也?众说纷纭。较流行的说法有以下几种:一、“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见十三所高校编的《中国文学史》及中学语文课本)二、陶渊明是“浔阳郡的柴桑县(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见廖仲安《陶渊明》第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三、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荆林街)人”。(见《庐山历代诗选》第1页,江西人民出版社)四、陶渊明之“旧居”今为九江县马回岭公社马头大队之属境”。(见庄云新《面阳山陶靖节先生墓祠初考》,《江西历史文物》1980年第4期。)五、陶渊明是“栗树铺”人。(见邓钟伯《陶渊明故里说》,《江西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5.
创刊词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时间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 ,伴随着原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山西省教育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三校合并为新的普普通通的太原师范学院 ,我们迎来了《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普普通通的创刊出版。太原师范学院因位于山西省省城太原而得名 ,是一所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教育科学、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成人教育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师范院校 ,正像太原师范学院欢迎每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来传经讲学一样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也欢迎每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在这块园地发表学术作品 ,不同的是 ,即使您…  相似文献   

16.
创刊词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时间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 ,伴随着原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山西省教育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三校合并为新的普普通通的太原师范学院 ,我们迎来了《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普普通通的创刊出版。太原师范学院因位于山西省省城太原而得名 ,是一所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教育科学、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成人教育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师范院校 ,正像太原师范学院欢迎每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来传经讲学一样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也欢迎每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在这块园地发表学术作品 ,不同的是 ,即使您…  相似文献   

17.
创刊词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时间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 ,伴随着原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山西省教育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三校合并为新的普普通通的太原师范学院 ,我们迎来了《太原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普普通通的创刊出版。太原师范学院因位于山西省省城太原而得名 ,是一所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教育科学、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成人教育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师范院校 ,正像太原师范学院欢迎每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来传经讲学一样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也欢迎每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在这块园地发表学术作品 ,不同的是 ,即使您…  相似文献   

18.
创刊词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时间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 ,伴随着原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山西省教育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三校合并为新的普普通通的太原师范学院 ,我们迎来了《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普普通通的创刊出版。太原师范学院因位于山西省省城太原而得名 ,是一所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教育科学、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成人教育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师范院校 ,正像太原师范学院欢迎每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来传经讲学一样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也欢迎每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在这块园地发表学术作品 ,不同的是 ,即使您…  相似文献   

19.
创刊词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时间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 ,伴随着原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山西省教育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三校合并为新的普普通通的太原师范学院 ,我们迎来了《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普普通通的创刊出版。太原师范学院因位于山西省省城太原而得名 ,是一所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教育科学、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成人教育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师范院校 ,正像太原师范学院欢迎每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来传经讲学一样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也欢迎每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在这块园地发表学术作品 ,不同的是 ,即使您…  相似文献   

20.
创刊词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时间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 ,伴随着原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山西省教育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三校合并为新的普普通通的太原师范学院 ,我们迎来了《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普普通通的创刊出版。太原师范学院因位于山西省省城太原而得名 ,是一所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教育科学、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成人教育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师范院校 ,正像太原师范学院欢迎每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来传经讲学一样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也欢迎每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在这块园地发表学术作品 ,不同的是 ,即使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