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何再现原文的审美效果是散文翻译中一个关键点,是评价散文翻译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旨在将从形式与内容、文化信息的传递、及情感移植三方面讨论散文翻译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学翻译的最终使命是实现译本的文学化。在翻译散文这种在短小篇幅中浓聚情感、细描景境的文学形式时,情境的再现不容小觑,这两大因素的把握程度是衡量散文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以张培基的英译散文为例,探讨在译文中再现情境的具体手段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把散文翻译实践与美学的相关理论结合起来,探析“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英译汉中的翻译问题。首先介绍历年英译汉比赛原文的特点.其次简单介绍了散文的特点,然后用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并得出:散文的翻译应尽量传达原文包含的多层次美的信息,做到译文和原文的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的统一,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让读者欣赏到散文所蕴含的美感。  相似文献   

4.
散文可以很好地展现作者的感情,且风格多样,因此对散文的翻译具有很高的难度。译者必须发挥其主体能动性才能很好地翻译出原文的风格、意境。张培基先生翻译的散文不论是从意境还是风格上都很好地再现了原文。从译者能动性角度分析张培基对《背影》的英译,以更好地探究在翻译中译者应该怎样发挥译者能动性,更好地再现原文。  相似文献   

5.
散文是一种笔法灵活,把表象与意象之美融于一体,给人以深切情感体验的文学样式。作为散文翻译,不仅要传达原作之意,还要完整地再现原作的情、境,这也是评价译文质量高下的重要标准。以格式塔意象为理论基础,选取《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探讨散文翻译中情境再现的手段与技巧。  相似文献   

6.
散文是中国文学的精髓,承载中国文化.美学的产生和发展为文学作品及其翻译研究提供了平台.应用翻译美学理论中的审美形式系统来剖析《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实例,分析翻译家张培基是如何从音、词、字、句等方面成功地将翻译关学理论运用到现代散文翻译中的.  相似文献   

7.
散文意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散文意境构成———诗意与境界———的分析 ,探讨散文翻译过程中意境处理的几个方面。我们认为 ,散文的意境是可以翻译的 :能够从节奏、格调和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对译入语进行处理———以意烘境、以形托义、形意双卫。只有兼顾到散文的形、情、义 ,意境才能在译入语的语义结构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以张培基的英译散文为研究对象,结合刘宓庆提出的翻译美学理论,从翻译审美客体的形式系统(包括音、词、句)和非形式系统(包括风格、情景、意境)两个方面探讨张培基在散文英译的过程中如何再现原文的美学价值,为散文英译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生态翻译学为研究张培基散文翻译提供了新的视域.张培基散文翻译选材就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译者自身能力适应性选择的产物,其翻译是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指导下,对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三维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翻译实践证明,译者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翻译观念的不同直接影响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具体操作,忠实地译出散文的内涵与风格殊为不易,而是否能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作读者相似的审美信息和审美感受应作为评判译文高下的重要标准之一。译作之美,不只取决于原作客体表现的完美,更取决于译者主体再现的完美。美国作家Washington Irving的散文不乏佳译。对比评析Rural Life in England的译文证明,散文翻译作为一种审美艺术创造,要求艺术上高度的选择性,即必须择优而从,以使译作臻于完美。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实现的关键在于文化自信的培育对象由被动盲目的他律客体转变为自觉主动的自律主体。文化自为以文化的反思性认知和创造性引领为核心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主体摆脱未展开的感性状态,走向理性自觉的发展阶段,推动民族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觉自信。文化主体身份意识的确认、文化黏性的增强和文化话语权的提升是文化自为证成文化自信的内在理路。而激活个体主体性、凝聚集体主体性和锻造话语主体性则是文化自为对文化自信的主体化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文化生产力客体性要素是指文化生产劳动所指向的劳动对象以及文化生产劳动者所创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劳动资料等。在文化生产力系统中,文化生产力客体性要素制约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也是文化生产得以进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条件;同时直接影响文化生产力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体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国际化视野来看,文化强国建设需要确立文化自信以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确立文化自主实施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更要实现文化自强,树立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4.
文化行政是作为宏观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作为微观的文化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文化行政转型是指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文化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行政转型的动力,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行政转型的直接手段,而体制、机制创新是重建文化行政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文化遗产与文化生产的创造性转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文化遗产到文化生产,是从保护的维度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适度开发;二是从文化生产到文化遗产,是从发展的维度对当今文化生产提出历史责任。从文化遗产到文化生产的创造性转化可以选择挖掘非物质文化、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个性品牌的发展路径;而从文化生产到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则要突出文化,强调品位,注重效益,把握尺度,追求项目做特,文化做深,产品做精,品牌做响。文化遗产与文化生产的创造性转化是文化产业实现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应有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中国省级层面文化建设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将省级文化建设分为文化产业要素和文化事业要素,利用2015~2018年国家宏观层面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了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Ordered Logistics模型,研究文化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群众文化环境等5类环境因素对综合文化建设、文化产业要素和文化事业要素的影响。研究认为,5类环境因素对于综合文化建设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群众文化环境对文化事业影响更显著,经济环境对文化产业影响更显著。因此,省级政府在进行文化强省建设时,应注重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加大文化与人力资本投入,创造良好的文化政策环境,引导文化消费与营造良好的群众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单调、腐朽文化滋生蔓延、文化产业发展迟缓、文化市场监管不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措施是: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新与构建有中国特色新文化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以及文化创新的任务。作者提出了文化创新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是文化观念的创新、文化战略的创新、文化内容的创新、文化管理的创新、文化环境的创新、文化人才的创新等观点;并论述了文化创新与文化繁荣、构建创新型国家、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改革活力和动力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党中央和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十大类型:确立文化产业合法性和战略性地位政策;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政策;鼓励多种资本并存的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政策;优化文化产业组织政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政策;文化产业指标体系与统计政策;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政策;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政策。这些政策类型内容丰富,系统性、创新性强,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关注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经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重视文化形态的意识形态机制,荷兰阿姆斯特丹学派的文化分析强调作为文化存在的研究对象。有鉴于文化研究在经验与结构之间的范式争议,文化分析主张从“文化本体”到“文化指涉”的理论转向。比较和对照文化研究的理论观念与范式,本文主张从作品到文本的范式转型,以此考察文化文本作为文化分析的理论基点,强调从文化到文化性的视域融合,以此梳理“文化指涉”作为文化分析的批评视角,探讨“会思考的艺术”作为文化分析的理论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