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引言《穆斯林的葬礼》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在六十年的峥嵘岁月里,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走向,并嵌入了两个时代错综复杂的爱情悲剧。它是著名女性作家霍达的代表作,也是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得主。作品以灵巧的结构、细致入微的语言,着力塑造了第二代人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以及第三代人韩新月、楚雁潮、韩天星、陈淑彦的爱情悲剧,从灵魂深处打动读者,拨动读者心弦。霍达利用矛盾冲突推动叙事,也是符合小说内部构造规律的。霍达通过细腻而丰富的语言,加上“双线程”式的文章结构,  相似文献   

2.
冯思文  丁玲 《现代交际》2013,(9):78-78,77
“玉”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是重要的象征物,在穆斯林文化中更代表着事业和国家文明,本文通过阐述《穆斯林的葬礼》中主人公与玉牵扯的一生来剖析玉在《穆斯林的葬礼》中传达出的意象。  相似文献   

3.
论文以《阿Q正传》为文本,通过对鲁迅作品横向对比手法,从现代性的视角对鲁迅小说进行研究。文章写作角度主要有三个方面:主题的现代性、写作手法的现代性和叙事的现代性。《阿Q正传》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语言运用白话文进行书写,写作手法采用了意识流、象征主义等写作手法,叙事上运用了全知视角多重视点转移叙事,这四个维度的编织,使得鲁迅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阿莉·史密斯的《秋》入围布克奖短名单,小说以英国公投脱欧为时代背景,由丹尼尔的梦境、伊丽莎白的回忆和公投后英国公民的生存现状三部分组成。以叙事学的视角转换和空间转换两方面分析阿莉·史密斯的叙事手法,通过多变的角度和叙事手法,引发读者对英国的政治形态、民众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绪变化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铁凝的中篇小说《午后悬崖》在叙事技巧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多级叙事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本文旨在对该小说中这一叙事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彰显其在叙事艺术方面的匠心独用。  相似文献   

6.
威廉姆·福克纳的著名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以其精湛的叙事技巧广受青睐,关于小说的叙事时间,叙事情境,叙事声音等方面,专家学者多有论述。笔者拟以叙事学有关理论,对该小说的叙事时间错时做一番分析。笔者以为错时手法利在制造悬疑,营造氛围,突出故事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公众如果想参与关于一夫多妻制的严肃辩论,就需要看看依靠伟哥支撑的族长和他的三个争风吃醋的妻子轮流相会共度良宵的电视剧。这正是现在看来臭名昭著的电视节目制作人的意图。这部埃及连续剧《哈格&#183;马特瓦里》激起人们的强烈反响,2001年斋月在拉马丹引发了关于穆斯林世界一夫多妻制的激烈辩论。  相似文献   

8.
艾丽丝·门罗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其文章有着鲜明的特征。本文以门罗的短篇小说《忘情》为切入点,结合小说具体内容,从人物形象、叙事结构、立意思想等几个方面对门罗的写作特点进行的简短的解析。  相似文献   

9.
《极花》是贾平凹2016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与他以往小说不同的是,贾平凹在书中尝试了第一人称的虚实叙事。从叙事学的叙事角度,研究《极花》的叙事视角及韩斌的英译策略及方法发现,《极花》除了第一人称视角,还使用了第三人称叙事视角,而韩斌在翻译时主要用了"斜体表示、直译、意译、省译"等方法,用地道的表达译出了原文创造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李超 《现代交际》2014,(3):77-77
《小说笔谈》是汪曾祺先生一篇非常重要的散文,《陈小手》是汪曾祺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本文便以《小说笔谈》为"剖刀",从语言、结构、叙事与抒情、悠闲和精细、风格和时尚五个角度,来解析《陈小手》的独特与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1.
明中叶以后盛行的小说批评,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研究,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流传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照中西叙事研究的不同,从叙事的角度关注中国古代小说以及评点、探究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2.
电影《霸王别姬》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这部影片延续了李碧华小说璀璨华丽、戏梦人生的特点,也继承了陈凯歌电影沉稳大气、追求纯粹的风格。电影和小说都是典型的叙事性艺术,同时二者又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小说到电影,从文字到影像,电影《霸王别姬》是导演在小说基础上的再创造。叙事视角和主题的改变、部分人物和部分情节的调整,以及叙事手段的转换,让这部经典的小说以熟悉而又独特的方式呈现在荧幕上。  相似文献   

13.
笔者是把亲身生活体验和阅读《穆斯林的葬礼》后的思维体验做基础,以哲学思维上由点及面,从微观到宏观的逻辑思路,将作品中的人物从单个到多个关系再到整个家族体系做了有关融合思想上的分析,最终得出自己的观点,即民族的融合是人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1998年6月17日星期三上午11时,埃及著名布道伊玛目穆罕默德·穆塔瓦里·夏拉威谢赫去世和下午哺礼时为他举行葬礼的消息一公布,夏拉威谢赫家乡——达卡赫利亚省的达卡杜斯镇立刻被挤得水泄不通.这天虽是工作日,但自发前来送行的穆斯林成千上万.葬礼结束后,大批的穆斯林群众依然滞留在小镇上,迟迟不愿离去.埃及电视台和广播台报告了这一消息后,整个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为之震惊和悲痛.夏拉威谢赫生于1911年4月15日,上小学时就能熟背《古兰经》.他先入宗教学院,毕业后又进受资哈尔大学阿拉伯语学院学习,1941年30岁时获学士学位,1943年获教师资格  相似文献   

15.
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以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社会为故事背景,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普通华裔家庭遭受创伤后引发悲剧的故事。本文拟从创伤理论出发,以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家庭成员创伤经历、产生原因,进而揭示叙述创伤和反思过去有助于疗治创伤、重建自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借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针对亨利·詹姆斯的短篇小说《华盛顿广场》的具体特点,将该小说的叙事空间一分为三,分别从物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详细分析作者詹姆斯在小说中所使用的空间技巧,并从而探讨作家由此表现出的人物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小说《作家》是埃及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塔哈·侯赛因(1889-1973)于30年代发表的一部文学作品. 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小说《作家》作初步探讨. 一、小说《作家》在塔哈文学影响中的地位塔哈一生涉猎阿拉伯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领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为阿拉伯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在他的文学论著和文艺作品中,影响最深远的是《纪念阿布·阿拉》、《日子》、《先知传札记》、《向远方》、《哈菲兹和邵基》、《论前伊斯兰文学》、《星期三漫  相似文献   

18.
多丽丝·莱辛是著名的英国女作家,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她的一生创作了将近30部长篇小说,1950年小说处女作《野草在歌唱》的发表,使她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她在创作上一直进行着实验,《金色笔记》是其实验过程中的巅峰之作。从题材、文体和叙事技巧三个方面对莱辛作品中的实验性进行细致研究,从而说明莱辛在创作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9.
钱钟书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围城》写于上世纪40年代。这部小说一经问世,便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深受读者喜爱。钱钟书先生在这部小说中采用多种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知识分子,因此被许多人誉为新《儒林外史》。本文主要论述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的艺术特色,其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全文中最大的亮点,即讽刺性的幽默覆盖全文;二,文中包含大量的心理描写,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形象;三,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比、用典。  相似文献   

20.
巴丹 《现代交际》2014,(7):93-94
本文试图对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故事搭建、主题立意、叙事纹理三个方面进行文本层面的分析,试图找到电影获得票房成功的电影文本层面的内在逻辑和市场动力,以期达到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对后续国产电影文本叙事、主题选择等方面的借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