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务微博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引言:何谓政务微博政务微博是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现象,目前学术界关于政务微博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政务微博主要指政府机构或政府工作人员以公务身份开设的微博客[1]。本文认为,"政务微博"中的"政务",并非狭义上的"政府机构事务",而是"政府与公共管理事务"的统称或简称,一切具有为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属性的政府及公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闻发布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发声器被广泛采用,在信息发布、了解民意、微博问政等方面表现出色。以"徐州发布"为个案研究对象,从微博内容、活跃度、传播力、引导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提升"徐州发布"影响力的策略,以期对新闻发布政务微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政务微博是党政机关和官员以信息发布、沟通交流为目的而开设的微博。党政机构和官员的政治属性、信息发布内容的政务性和明确的政治目的性指向共同决定了政务微博的政治性。政务微博的政治主体性是党政机构和官员在政务信息发布中表现出的政治自主、政治敏感、政治自觉甚至政治创造性。中国政务微博缺乏政治主体性有诸多表现:信息发布主动性差、信息发布的内容目的性不强、缺乏互动。政务微博具有传播信息、提升政府公信力、舆论监督和政治社会化等功能,这些功能都必须围绕"提供政治服务和公共服务"的功能理念来发挥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政务微博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网络问政”时代,政务微博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本文分析了政务微博的特点、功能及发展现状,提出了利用政务微博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各级党政机构树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社会管理方式;注重政务微博和电子政务平台、商务网站的相互结合;吸纳网络民意,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借力网络监督,建设廉洁高效开放式政府.  相似文献   

5.
微博在当今社会中传播的快速性及交互的广泛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微博作为"自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成为与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并列的主要网络载体,数量众多的政府公共部门和公务员也利用微博来了解民意、公布信息、与百姓互动.但政务微博在当前的应用并不完善,因此需要对公共管理中政务微博运用进行认真地研究、分析、评估,逐渐将其完善.  相似文献   

6.
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有自身的缺陷,同时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也是一把双刃剑,使得政府网络治理面临挑战。应抓住外部机会发挥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的比较优势(SO策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微博应用于政府形象塑造的劣势(WO策略),发挥微博的独特功能防范其面临的威胁(ST策略),"内外发力"改变劣势应对威胁(WT策略)。  相似文献   

7.
微博扩展了公共话语空间,使信息流动速度和广度迅速增强。政府机构也逐渐认识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及时公开信息、了解社情民意、为民众答疑解惑,塑造良好政府形象。2009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设了微博。但是由于在运作上的差异,导致政务微博传播效果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在此选取了运作比较成功的山东省旅游局"好客山东"官方微博作为研究对象,对政务微博如何从内容呈现和发布形式上提升传播效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政务微博集群化发展成为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的新亮点。研究者选取新浪网"十大政府新闻办机构微博"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其总体传播态势的基础上,探析其在内容建设上所呈现的生活服务资讯占主导、城市文化新闻是重点、政府新闻发布会优先、互动性内容做补充的共性特征。研究者认为,目前城市政务微博群、微博发布厅的内容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资讯发布分类宽泛、转发分享忽略引导、时事报道时效性弱、话题设置关注度低等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融入编辑整合意识、提供内容共创机会、聚合社区网络协商三个方面入手,对城市政务微博群、微博发布厅的内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相似文献   

9.
政务微博能够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拉近政府与公众距离,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效平台.目前,政务微博在信息公开、平息谣言、弘扬正气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民众诉求缺乏有效性、亲民性的沟通,甚至存在着大量的空壳微博、僵尸微博等,政务微博尚未被充分地利用.究其原因,一是服务意识不到位;二是相关制度不健全.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政务微博运行管理及监督机制,提升政务微博质量,提高政府公信力,树立政府的服务形象,从而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微博因其具有瞬时性、互动性、及时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备受社会关注。通过对2012年微博研究总体状况的梳理后发现,微博研究主要包括微博与自身发展、微博与传播学、微博与舆论、微博与人际关系、微博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微博与新闻业务、微博与营销和政务微博研究等方面:内容以网络舆情、微博的发展、微博与法治、微博的治理、政务微博、微博与传播学等为主;在研究方法上由单一理论研究为主向系统化、实证化以及多角度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务微博基于平等、便利、开放等网络特征,有利于民意的表达与接收,体现了社会民主发展的良好趋势。而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形式,政务微博的相关行为是出于行政主体促进效能、服务公益的积极意识。应当将其理性定位为公众参与的政治平台,减少义务约束,倡导有序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要求政务微博承担以公信力为基础的谨慎义务,并通过信息行为之诉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12.
陈敏 《理论界》2013,(2):39-41
微博问政现已成为政府倾听民意、网友问政政府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试从微博问政的特点、效应、以及目前呈现出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角度,对微博问政予以总结和分析。就微博问政的未来走向而言,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即为政务微博明确运作规范,激发代表委员微博问政热情,让政务微博成为微博问政主力,成立更多的网民问政组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政务微博的开设,政府行为和活动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中.政务微博将政府和公职人员的后台行为前台化,是研究政务微博应用与政府形象塑造的一个大背景.政府形象塑造既包括常态下的沟通与传播管理,也包括危机应对能力.做好日常微博的维护运行,在危机时刻巧妙应对,是政府形象塑造必须完成的两个课题.政务微博这种新的沟通媒介的出现本身就是对政治传播环境的重大变革,也为政府形象塑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程昆 《理论界》2013,(12):169-171
微博作为一种社交网络平台,因其信息共享、便捷迅速、互动性强、开放性高,已经成为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而作为新媒介的政务微博对于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二是有利于促进官民良性互动;三是有利于政府广泛听取民意;四是有利于政府掌控引导舆情。当前,我国的政务微博呈蓬勃发展之势,但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之处。应从提高政务微博的公共服务意识入手,从增强其公共性、实效性、规范性和互动性等方面不断提升政务微博的质量和水平,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取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务微博改变了官民互动的格局,提升了公众参与度,培养了公众的民主意识.但政务微博在发挥其畅达性、高效性、亲和性等诸多优势时,也普遍存在着对网络谣言、突发事件应对不及时,甚至发布不实信息等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政务微博引导网络舆情的机制,以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即时、广泛、互动的传播优势,因势利导地做好网络舆情的沟通和引导,打破政务微博引导网络舆情胜少败多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王一岚 《中州学刊》2014,(5):173-175
互联网从1994年进入中国,迄今已经20年。盘点20年来舆论的发展历程,网络舆论经历了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微博时代、微信时代四个发展阶段,影响舆论的主体沿着"意见领袖"→"网上公知"→"草根暴民"→"群体掌控"的发展历程逐步演变。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想要引导好舆论,政府需要及时公开所掌控的重要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调控原则,利于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新平台发布信息,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舆论场,对社会舆论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放大,在开展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增强舆论引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公安微博在政务微博中异军突起,受到网民青睐.公安微博改善了警民关系,提升了警务工作效率,开辟新的便民利民服务渠道.公安微博要长远发展,需要更新观念,始终把微博作为一个服务的平台,辩证地对待网民的评论,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的微博警察队伍.纵向上把公安微博与公安应急指挥中心联结起来,确立公安微博信息上报与处理制度;横向上探索微博时期的各地方公安机关警务合作机制,加强警务联动.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7,(5):264-265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政务管理工作也逐渐进入新媒体时代。现如今,政府新媒体主要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主要载体,针对社会上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回复,加强民意沟通,提升了政府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服务水平。也正因如此,新媒体时代政务新媒  相似文献   

19.
自1996年1月中纪委第六次全会提出"要实行政务公开制度"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务公开工作十分重视,多次作出重要部署。为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发展,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搞好政务公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政府管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我市及各县、区、各部门广泛推行政务公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推动我市政务公开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有必要制定一个政务公开考核办法。现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政务微博的兴起,为创新社会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释放社会话语权的同时深化了社会管理动员,丰富了社会管理渠道,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管理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但政务微博也因公众的虚假认同、裂变性信息传播和不正确动机等原因,使得政府治理难度加大,政府管理风险增加,导致社会管理步入“碎片化”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