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平 《人文杂志》2003,(6):62-66
制度是当今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关键要素。政府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 ,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促成贸易自由化 ,在短短时间内解决了制约经济增长的基础制度供给的稀缺性问题。经济体制转型期与入世过渡期在中国经济增长起飞阶段的特殊重合 ,进一步刺激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究竟能保持多久?是学术界、政界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通过对乐观论与悲观论对这一问题的争论的透视与述评,引出了如何看待乐观论与悲观论及其论争,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投资与消费,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问题,并由此展开了论述,既揭示出当前制约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表明了作者的基本看法,也给学术界提出了如何化解当前制约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因素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从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看经济增长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增长的直接源泉决定了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是全面透视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角度。从这个角度,本文对几个有代表性的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挖掘和评价,认为它们对研究中国经济增长问题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研究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的相关文献按照收敛趋势及涵义的不同将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划分为α收敛和β收敛两大类,其中β收敛又被进一步划分为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另一种基于β收敛所衍生的收敛类型根据其特殊的收敛趋势被称为"俱乐部收敛"。在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中,所有的收敛类型均有涉及。各个类型的收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β收敛体现了总体收入在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分配变动,α收敛体现了总体收入在经济体中分布格局的变化;而由于俱乐部收敛呈现了一种不同的收敛方式,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含义,因此有必要单独进行研究。各个类型的收敛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研究的发展,而中国经济增长趋同问题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即表现为经济增长收敛研究内容的创新,对趋同俱乐部的形成机制的研究则尤为典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问题研究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在于研究方法的创新,且这一趋势始终贯穿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问题研究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要实现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必须解决好分配问题,分配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更是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前提条件。分配问题解决不好甚至会引发社会混乱,造成社会经济的长期徘徊,从而出现分配陷阱危险。库兹涅茨倒U曲线没有从理论上揭示经济增长过程中分配差距由过高向公平化转变的实质原因,只是一种对社会分配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现象描述,对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分配关系没有指导意义。中国要跨越经济增长中潜在的分配陷阱,必须分析可能引致中国陷入分配陷阱的因素,着力解决当前中国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如分配原则认识混乱、政府分配职责不清、经济领域分配不公、权力参与分配、分配斗争方式单一和慈善分配弱小等问题,使中国经济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经济增长速度的滞缓而苦恼,因此,现代发展理论和各种经济增长模型所关注的主题是如何启动和促进经济的增长速度。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经济增长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速度的滞缓,相反,在相当多的年份则是受由于经济增长率过高而带来的国民经济波动之烦扰。单纯从速度上看,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18年中,中国是属于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增长率有不少年份高达13%以上。40余年的经济增长路径表明,中国的经济运行中总潜伏着一股强劲的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力,但在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的问题上则动力明显不足和缺乏机制保证。因而,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未来中国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那么,对于中国的现状而言,符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要求的增长方式是什么样的方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单纯是指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列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方式的转变吗?针对中国的现实,粗放、集约经营是一般概念还是特指概念?在巨大的入口压力下能否或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拟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和相关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转型的内在机理及企业家精神培育问题研究,对实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内生增长理论分析,表明中国经济亟待从斯密型增长转向熊彼特型增长。在向熊彼特型增长转型过程中,企业家精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家精神是通过知识溢出与转化机制、机会识别与实现机制和多样化机制促进经济增长转型的。经济增长依靠创新,而创新依靠企业家。然而中国企业家精神资本积累还很不足,这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顺利转型。研究表明,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增加知识积累、维持平衡的市场结构,是促进企业家精神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分析了科技进步、知识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影响,阐释了知识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要素的重要地位,探讨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肖文海  何杰 《兰州学刊》2002,(3):15-17,11
本文从理论上比较分析了结构主义与自由主义对经济自由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不同观点 ,并通过不同国家在实行经济自由化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就业变化的具体分析 ,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并对中国加入WTO后的经济对策提出了几点原则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是否已经结束,这是一个备受世人关注的问题。经济增长理论和高速增长经济体减速的国际经验能够为我们认识这一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基于PWT8.0数据的核算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投入增长率的下降使得中国在未来10年内难以实现8%以上的增长;参照日本和韩国经济减速的经验,在未来5年之内,中国经济增长率有可能下降到6%左右。在当前背景下,如果强行维持高速增长反而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国应该主动适应中速增长时代,并从关注经济增长速度转向更加关注增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须处理的几个关系陈子舜与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普遍处于衰退和低速增长的形势相对比,中国经济却创造了惊人的增长速度。然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所伴生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交织在一起,已经影响了发展的后劲。这就提醒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在实...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转型式经济增长道路的理论描述和概括正越来越呈现理论的贫乏和无效率。过去的体制外改革、增量改革和成本最小化改革已不能适应今天中国转型式经济增长进程的新发展,现在体制内改革和攻坚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那么,如何刻画中国转型式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中国的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在现阶段又如何概括?这是很多学者感兴趣而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重大问题。体制柔性,即体制适应性及体制活力,是转型式经济增长的内在支撑条件。体制柔性能更好地刻画和表述中国的转型式经济增长的进程,更好地解释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并对以后的改革进程和经济增长给予阐明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选择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是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经济增长所具有的条件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可能继续支撑中国经济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我们早已意识到和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至今没有实现。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延续至今的经济政策无疑是延续和强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原因。由此,对经济政策进行根本性和系统性的调整就成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和前提条件。经济政策系统只有具有明确的坚定的支持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限制和最终摒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性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从众多的研究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问题的成果看,对该课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能否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能以多高的速度增长;二是决定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三是怎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下面就这三个方面,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给予概括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1949年以来福利分配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特征与事实,总结福利分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中介渠道,对福利分配状况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促进了总体福利状况的改善,但是福利分配在阶层之间存在不平等,福利分配状况受制于财政支出与政策选择。通过改善福利分配的平等性,对投资消费需求、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社会环境产生正向激励,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金融中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股票市场.为验证中国大陆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针对股票市场数据可能存在的不平稳,股票市场数据与经济增长数据之间在建立模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在数据检验和建模方法上进行了相关的平稳性、内生性、自相关性检验.由于大陆股票市场发展还不完善,从而股票市场对中国大陆经济增长的作用从短期来看还不明显.这也部分的解释了成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在西方成熟的市场环境中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大陆股票市场无法完全实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深入探讨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若干热点问题。投资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理论结果显示,随着社会资本存量增加,投资的产出效率将越来越低。长远看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必然选择。在扩大消费问题上,预防性储蓄的存在使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法。资本市场中的q因子可为提高投资效率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增加资本和减少资本的调整成本不同是造成过量投资低效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制度变迁及政府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被称为"中国经济增长之谜".文章从制度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以及政府的推动作用.从而总结出中国经济增长的独特模式.首先对以往的一些经济增长理论作了简单的回顾.其次分析制度因素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然后分析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推动作用,最后指出目前存在的制度短缺因素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从而讨论后发展时期为解决各种制约因素而要求政府行为做出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20多年来中国的GDP每年以9%左右的速度递增,这种高速增长举世瞩目。对经济增长理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以及理论界围绕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最新争论进行了综述,并在此提出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增长中长期预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一些知名学者和机构用不同方法和模型对中国未来中长期经济增长作出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部分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发现专家们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差别很大,不过他们的预测也有相似之处,就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率将呈递减的态势,比如绝大多数的预测是中国在2010年之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至6%左右,这似乎说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阶段将要结束,但是对于导致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却是见仁见智。文章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的政策意义在于提醒政府应该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中低速增长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