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它主要指的是人文和科学素质的教育。科学素质是立世之基,人文素质是为人之本。只有二者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是建设富强、繁荣的中国的主要支柱,所以,大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掌握专业能力、业务素质,更需要培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然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以下问题:知识层面上,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能力层面上,一些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内涵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人文素质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必须确立它在大学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文章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普遍现实,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了多层面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一是通过建立实施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将其纳入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之中;二是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诗歌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当前大学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诗歌教学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人文素质对形成大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 ,理科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令人担忧。针对理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的多种原因 ,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中应发挥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而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为载体来培养人的活动。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息息相关,文学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文学教育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在这过程中要注意明确培养目标,避免把文学庸俗化、模式化,并且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与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6.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切实关注并加以有效落实的重要内容。理工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况的调查,认为目前理工专业学生存在着地理知识兴趣浓郁,历史知识相对贫乏;语言文字热情较高,文字功底明显不足;文学作品阅读不足,艺术素养止步不前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人文教育保证体系,挖掘高校与地方人文资源,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创新教育结合起来,做强第二课堂,从而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促进人文教育思想的自觉养成,真正把人文素质养成变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其发展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将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高低。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构成的重要方面,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提升具有方向性和引领性的重要作用。本文依据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中的大学生部分数据,分析大学生基础性、发展性和延伸性人文素质状况,解析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潜在优势和阻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其发展潜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将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高低。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构成的重要方面,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提升具有方向性和引领性的重要作用。本文依据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中的大学生部分数据,分析大学生基础性、发展性和延伸性人文素质状况,解析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潜在优势和阻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不仅要具有科学素质,也要具有人文素质。当今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文知识缺乏,忽视人文关怀;人文思想缺乏,影响价值认同;人文方法缺乏,限制思维创新;人文精神缺乏,人生追求低俗。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的负面效应、高校教育机制存在弊端和大学生人文素质"先天发育不良"。为此,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塑现代大学理念,改革教育教学,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人、服务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是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阐释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分析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课程体系,营建校园文化,加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才的培养重视成才,忽视成人和人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思想,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也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大学生中开展“修身工程活动”,利用第二课堂,举办人文文化系列讲座,进行有益于学生人格塑造的教育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全面型、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共识。诗歌作为一种凝练精粹的语言艺术,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分析英语诗歌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后,提出从反复诵读、英汉诗歌互译、英汉诗歌对比以及校园诗词文化建设等角度,全方面将英语诗歌融入大学生的生活。英语诗歌的浸润,于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大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各种原因,人文教育一度在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理工科高校教育中受到冷落,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降低.同时,由于大学教育又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大学生人数猛增,大学生,尤其是理工大学生人文素质有下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再谈大学生人文素质,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美育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和创造性的培养 ,有利于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机结合 ,不仅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 ,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美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对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个体自身的发展及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都迫切要求加强大学生的美育。加强美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须从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师素质、人文环境、人文活动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整合,体现了整体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大”教育理念。提高当代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大学生素质教育更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其实质是使学生学会和谐地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综观当代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其缺陷常体现为“人文知识贫乏,学习目的功利趋动明显;人文价值残缺,缺乏整体判断能力、是非观念、同情心和吃苦耐劳精神;感情冷漠,无责任心,举止失范。”文章认为提高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高校关键应该注重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树立正确教育理念,实现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二要科学设置好相关的人文知识。  相似文献   

17.
打造人文教育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是指提高人的人文知识和能力、增强人文素质的教育。高等教育要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 ,既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 ,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质是人们具有的能借助于多种传播媒体来获取广博知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是创造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必备条件。信息素质是现代人才创新素质的基础 ,也是沟通人际关系的重要桥梁。在现代社会里 ,良好的信息素质还可以促进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 ,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力 ,并促进自我主体意识的发展。因此 ,现代信息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已成为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才素养的关键 ,也是培养现代社会全面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对此 ,笔者认为现代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必须按以下途径进行 :1 建立“双向互导”的人才教育模式。现代信息工具的发展 ,…  相似文献   

19.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现代大学要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新型科技人才,不仅应当重视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进一步纠正“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切实有力地强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笔者拟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内涵、途径等三个方面入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做进一步探讨。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人的素质培养。《大学》里讲“修…  相似文献   

20.
《新学术》2007,(3)
和谐社会视域下,人文素质是人内在和谐的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和谐人",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主体条件、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遵循人文素质形成的客观规律,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搞好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素养的培植以及人文形态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