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鼓吹把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和反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运用于“不发达经济”的“研究”。他看到“不发达经济学”两种主要形式:即增长模型和增长阶段论都宣告了破产,于是提出自己的一套“概括”,企图“发现经济过程的因素”。他认为,“个人之间和集团之间经济才能和经济素质的差别对于经济发展有影响”,“气候和其它地理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主观唯心主义或唯地理论的解释,当然是错误的,其目的在于借此逃避真正决定经济发展的制度本身的问题。至于胡说什么“整个不发达世界目前最繁荣的地区是与发达世界已建立接触的地区……这些接触是发达国家的人力物力资源、技巧和资本到达不发达世界的通道”,那更是赤裸裸地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侵入“不发达地区”打掩护。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透过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繁荣假象,看到了西方工业资本原始积累背后的虚伪本性,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予以深刻批判。马克思揭露了大不列颠对华殖民暴行及其危害,辩证分析了大不列颠殖民行径对印度统治的双重影响,但是到晚年时期,他重新纠正了早期关于大不列颠殖民主义的肯定性评价,对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重新分析,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深重灾难。马克思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的批判,对当下我们警惕形形色色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具有警醒意义,也为今天抵御文化殖民主义与“和平演变”提供了理论武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二章,通过对资本积累的概念、性质,资本积累量增长过程以及影响资本积累增长因素的论述,揭示出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是由剩余价值转化来的。资本积累量的增长实质上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量的增长。关于决定资本积累的情况,马克思从四个方面做了论述,其中第三种情况是“所使用的资本与所消费的资本之间差额的扩大”。  相似文献   

4.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趋势的增长,已解放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日趋严重迫使资产阶级经济科学在已往十年中提出一系列新的学说,这些学说现在正被资产阶级理论的信徒们积极地利用来反对发展中国家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并以此来复活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的战略。因此,批判地分析最新资产阶级理论,揭露它们的阶级倾向和新殖民主义的内容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引言     
关于“不发达经济学”,本刊以前曾零星地译载过一些文章,为了进一步向读者提供情况和参考材料,这一期我们比较集中地介绍最近西方资产阶级刊物所反映的有关动向。“不发达经济学”实质上是为帝国主义推行殖民政策进行辩护的反动理论。尽管它的论调和手法不一,然而其本质都在于:论证“不发达国家”需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鼓吹“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是为了帮助“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取得  相似文献   

6.
<正> 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不发展”的标志通常是按人均的国民收入和资本积累率低于欧美人均数来解释的。其主要代表人物声称,发展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和人民生活贫困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强调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是要实现工业化,而且要通过适当的经济措施和社会措施,使发展中国家人民尽快提高生活水平,有效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它重视国家政权及其政策运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张政府制定协调性的经济计划,以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帝国主义用各种惨酷的手段侵占不发达国家,用极为残暴的方式来剥削不发达国家的人民,使那些国家的人民沦到极端貧困和落后的境地。在被压迫的民族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时候,帝国主义采取了野蛮的血腥的鎮压手段。帝国主义是一切不发达国家人民的死敌,这是铁的事实。但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奇談怪論。帝国主义的反动思想家們大力散布这样一种思想,說什么:“現在资本主义已发展到消灭帝国主义的新阶段,今后不存在什么帝国主义剥削殖民地的事情了”。而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也做了某些“修改”,表  相似文献   

8.
布哈林是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中,对帝国主义的洞察和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而“资本的国际化”理论则是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核心。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同时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时,重新认识布哈林在《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中阐述的关于“资本的国际化”理论,进一步梳理他关于“资本的国际化”原因和发展过程、“资本的民族化”过程与“资本的国际化”过程的关系、“资本的国际化”的本质和影响等,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曾经有过一个六册著作的写作计划,其中第五册《对外贸易》是准备将他的研究成果推进到国际贸易领域。但是,马克思在有生之年没有完成他的写作计划。文章试图在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引进国际贸易的条件,按照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研究国际贸易条件下的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再生产。在当代经济里,国际贸易已经成为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重要条件。社会资本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再生产资本本身,而且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由卢森堡《资本积累论》一书的出版所引起的争论,是马克思主义史上有关帝国主义问题的一场重要理论争论。卢森堡认为、马克思的有关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尚未完成,因为它没能解决用于积累的那部份剩余价值是如何实现的;非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是实现资本积累的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争夺实现资本积累所必需的非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成了帝国主义的最深刻的经济根源。这些观点遭到了一些人的公开批评。但是,这些批评本身就有许多理论上的错误。列宁也曾表示反对卢森堡的错误观点。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对其作公开批评。所以直到第三国际成立后,一些德国共产党的代表还坚持她的观点。布哈林不得不发表《帝国主义与资本积累》的长篇文章再次对卢森堡的理论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作为关于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和“武库”.工人阶级从中取得自己最重要的论据,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但是,我们以为,运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不在于照搬照抄其现成的结论,而在于正确理解马克思得出这些结论的科学方法.正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全部见解,“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对于把握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的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二次大战对加速殖民主义体系崩溃所起的作用。帝国主义国家在进行战争的过程中,都对殖民地人民作出一定的让步和许诺,以取得支持,打赢对方。殖民地人民可以也应该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取得民族独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马克思增长"转变为"库兹涅茨增长",产业结构将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力资本总量增长迅速,结构不断优化。然而,物质资本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尤其是第二产业增长的决定性要素,人力资本的贡献有下降趋势;基础人力资本是第一、三产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或显著性变量,而专业人力资本对第二产业增长渐具显著性;经济增长仍属于以资本积累为基础的"马克思增长"。基于人力资本结构及其贡献的这种变化特征,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战略路径是: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本推动向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推动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创新驱动型发展;第一产业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二产业要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第三产业要由传统服务业主导向现代服务业主导的转变,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新变化 ,新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飞跃发展 ,引起产业结构的转型和阶级结构的变迁 ,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剥削和统治形式更加完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最显著的特征 ,从凯恩斯主义到新自由主义再到“第三道路” ,都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为遏止利润率下降趋势而不断调节其资本积累模式和统治结构的结果 ;国际垄断资本势力借经济全球化之势日愈控制世界经济 ;金融垄断资本加紧全球性金融投机和金融掠夺 ;西方发达国家还推行新殖民主义和“新干涉主义” ,以维护其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自我调节和改良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制度性质、基本矛盾和危机趋势 ,反而在新的基础上积累和加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为 2 1世纪社会主义的复兴提供形势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公正的概念     
金斯堡在本文中既不同意自然法学派韦基奥和实证主义法学派罗斯的两种资产阶级公正观,也不同意亚里士多德等人从平等、自由、幸福或报应中引伸出公正的说法;而提出另一种适合现代资产阶级需要的公正观。金斯堡认为公正在国内就是“消除任意性”、维护“合法性”,这就是说对资本主义法制的任何侵犯都是不公正的。同时又主张“留给个人自由选择的范围”,这无非是宣扬资产阶级虚伪的民主和自由。在国际上就是要“国家放弃自己判断自己是非,并放弃用武力来维护他们自称的权利”。显然他在这里所说的“国家”是指那些受到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的国家,要它们放弃维护其国家主权的权利,这是道地的帝国主义口吻。  相似文献   

16.
印度近代著名文学家罗宾德拉特纳·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沉船》写于1902年,它反映了印度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代,即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时代。白十八世纪英帝国主义入侵印度后,印度人民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斗争就没停止过。由于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印度就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这个阶级在发展经济方面同英帝国殖民主义有利害冲突,但在一定程度上又依附英帝国主义,这样就决定丁他们的两面性。随着英帝国主义对印度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的加强,也就形成印度人民反帝斗争的新高潮。虽然在这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民族资产阶级居于领导地位,但由于它的两面性,导致他们不敢放手发动群众、依靠广大人民的强大力量而使自己变得软弱无力,也导致他们所领导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7.
资本积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积累的速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对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一个包含人力资本要素的新古典生产函数推导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进而得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结果表明,造成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物质资本投入的地区失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霍布森和列宁的最大分歧在于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国内压力的性质问题。霍布森用消费不足来解释,列宁则认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巳发展到最后阶段。霍布森证明,国内社会民主改良是必要的并可能消除“消费不足“的罪恶,从而使帝国主义成为不必要。列宁则认为它是不能改良的。斯特拉彻的《帝国的终结》企图证明,至少帝国主义这一概念适用于一切时期的一切帝国,所不同的只是剥削的手段。他认为,就1870年以后而言,霍布森和列宁的理论是正确的,即帝国主义是欧洲国家过剩资本的外在表现,就基本因素来讲,他倾向于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但他认为,列宁作为一个预言家就不如霍布森成功,因为他忽视了民主政治的改良能力已经可以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修正到这样程度,以致“帝国主义”和革命都成为不必要。“帝国主义”理论是否站得住脚,依存于下述命题是否站得住脚:1870年后,帝国侵略新殖民地的动因是向落后地区输出国内过剩资本。作为经济史学家对此至少有三点怀疑。第一,他的直觉不相信有一个概括一切的历史公式。其次,他也怀疑把1870年后的帝国扩张跟早期帝国主义发展割裂开来的观点。但最重要的是,他认为这个理论不符合1870年后的历史事实。如果说十九世纪早期,经济利益的需要不复取决于政治背景,到十九世纪未,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恰好颠倒过来;经济考虑已从属于政治考虑,国家安全、军事力量以及威信占居首位了。如果说,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帝国主义运动已变成非理性的;在二十世纪下半期,产生帝国主义的普遍原因,不是资本家的有害影响,而应归囚于从过去遗传下来的它对群众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对英国侵略印度问题的分析中关于西方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论述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辨证思想,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过多地强调了其“破坏性使命”,而忽视了其“建设性使命”。重新审视马克思的这一辨证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资产阶级经济学在“三位一体”形式之上讨论利息,这种做法不合理。资本作为商品,与作为资本自身,在说明资本价值增殖时的结论明显不同。资产阶级经济学将资本放在商品的概念框架下。“资本—利息”的表述充满矛盾,在资本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增殖中纠缠不清。必须回到资本的概念框架,重新界定资本,重新表征利息。马克思认为劳动是资本的核心,利息是剩余价值的分配。为此,他从三个方面对资产阶级利息观作出批判。第一,否定自然利息率,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既要利息又要降低利息的虚伪性;第二,纠正对利润和利息关系的认知,揭露资产阶级经济学虚构利息和利润关系的荒唐逻辑。第三,消解利息对利润质的分割,指出讨论利息不能撇开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