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法律思想和司法实践中,始终存在着维护法制与破坏法制之争。在这一论争中,白居易(772—846年)作为地主阶级法定权利的代表者,积极为维护封建法制而立论。他不仅是唐代负有盛名的现实主义大诗人,也是一个曾任州刺使和刑部尚书并且敢于直谏的政治家。为了维护封建法制,白居易勇  相似文献   

2.
《玉华堂日记》,稿本六册,明代中叶上海人潘允端之日记,从万历十四年至二十九年(1586——1601),即其六十一岁至卒年七十六岁。潘允端是嘉靖时刑部尚书潘恩次子,官至刑部主事、四川布政使,五十二岁即解职归里。所存晚年日记,逐日数行,似甚简略,但却反映当时士大夫的寄生生活和社会  相似文献   

3.
自唐代律典正式设置"不应(得)为"律始,至清代《大清律例》"不应为"条的存在,作为兜底条款的"不应为"律通过不断增修新例以强化其"庶补遗阙""以德礼坊民"功能的实现。本文通过《大清律例》中有关"不应为"条规定的律例梳理,对《刑案汇览》《刑部比照加减成案》以及地方档案的整理,发现该条在法律文本的规范与司法实践中具体操作存在不一致的情形。这是统治者试图赋予司法官员揣摩立法原意,准确适用自由裁量权,达到案件依其轻重处罚,实现司法公允。这种立法目的也是现今国家立法需不断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清末商事立法是清末法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事法律和章程,这些商事法律在法律形式、编纂体例、制度内容等多方面都有创新,基本奠定了中国近代商事法律的基础,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如何处理继承本国法制传统和移植外国法律的关系的问题上,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名将罗大纲饶勇善战、剽疾如飞,但凡涉及其行事,虽洋洋千言.却从来有两处未得有正确答案,即一是罗大纲何时何地战死?二是罗大纲有否追谥?有关罗大纲死事,多见于清人记载,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卷52《罗大纲传》所附罗大纲之死考证.列有四条:(一)1855年5月.在南京三山江面战而死(据光绪续纂《江宁府志》卷13);(二)1855年6月在江北作战受重伤.抬至芜湖,死于南京(据《余谈》卷8;(三)1855年7、8月,因芜湖失陷,回救时战死(据佚名《粤匪起手根由》);(四)据麦高文1857年1月写的…  相似文献   

6.
伍廷芳(1842—1922年),号秋庸·历任晚清修订法律大臣;外务部和刑部右侍郎、驻外公使等职。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总长和广州护法军政府外交部长。 伍氏不仅是晚清改革封建法制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对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创建作过重要贡献。探讨伍氏的法律思想,对于晚清法制改革和民初法制建设的研究,无疑有所裨益,本文拟就伍氏代表作《民国图治刍议》中的法律思想、及其意义和特点等,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7.
论清朝对藏区法制的立法思想和立法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面对国内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感到旧律已不能适应统治全国的新形势。为了维持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决定一方面暂依旧章,采用《明律》;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创制新律。1647年(顺治4年)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清津》,颁行全国。这部《大清津》,说是创制,实为《明律》的翻版,没有多少新的内容。康熙年间在藏区制定了《十三法》、《十六法》。雍正年间从“蒙古例”中摘选适用于藏区的条文,制定了《番例条款》。乾隆年间制定了《酌定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与《钦定章程》二十九条。乾嘉以后重修律例…  相似文献   

8.
《皇越律例》是越南古代最后一部封建法典。《皇越律例》与《大清律例》在结构、律文名称、律文和条例的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异同,这种异同既反映了中越两国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同时也反映了中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黄钺(1750-1841)字左田,号左君(亦作左军)、井两居士,安徽当涂人,宫礼部尚书、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卒溢勤敏。工诗文,善书画,精于鉴赏,曾参加编纂《秘殿珠杯》、《石渠宝笈》,担任玉牒馆副总裁、全唐文馆总裁。所著《壹斋集》收诗四十卷、《二十四画品》、《画友录》、《萧汤二老遗诗合编》等,是清代一部较为重要的诗文集,对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一黄镇祖居徽州祁门左田村(因以为字),宋末迁当涂,清顺治初年再迁芜湖。五世家居芜湖西门外升平桥,有老屋数十间,黄钺就诞生在这里。他天资颖慧…  相似文献   

10.
《冥报记》是初唐志怪小说集比较独特的一种,其主旨为“因果报应”。冥判故事描写冥间法官如何依法判案的事,从表面看荒诞不经,但仔细推敲,又感到它与初唐社会生活相通,反映出初唐统治者“依律慎刑”的法律意识,似乎与《武德律》《贞观律》《唐律疏议》丝丝入扣。一据两《唐书》载,《冥报记》作者唐临(公元600~659),字本德,京兆长安人。义宁三年(618)正月,李建成总兵东征,引唐临为直典坊;建成立为太子,唐临授左卫率府曹参军;建成死后,唐临出为万泉丞;迁侍御史,转黄们侍郎。高宗即位,为检校吏部侍郎,迁大理…  相似文献   

11.
清代律典虽说是直接详绎《大明律》的产物,但由跨王朝的宏观视野来看,它至少是战国李悝《法经》以降历朝历代修律成果的结晶.经由顺治、康熙、雍正与乾隆四朝持续近百年的不断完善,至乾隆五年,《大清律例》终于告成刊行.至于定例,整个清王朝都在不断修订扩充,成为因时因事发展法律的重要方式.清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形成机制,可概括为一事一例;它的动态结构,包括情理→律例,这是立法环节;律例→待审案件→情理,此乃司法过程;成案→通行→定例,可谓准立法程序.这一法律体系的基本特点,乃情理与律例永远处在开放的循环过程之中.《红楼梦》所述"探春断事"虽属"家法"的运行,但与《康熙起居注》所载"康熙折狱"对比分析,可清楚地探知清代法律体系的形成机制、动态结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大明令》与《大明律》是明代的重要的立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明代初期的律令体系。随着明代社会发展,以《大明令》为代表的“令”的地位不断下降,就其效力而言,在法律适用中也有特殊要求。明中叶以来,“例”与“会典”的出现与编纂对传统的律令体系形成了较大冲击,传统法律形式中的律令体系逐渐让位于“律例——会典”体系;其从“政令”到“法例”的变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法制由“行政化”向“司法化”的演进。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六经之一的《尚书》的书名,东汉郑玄的解释是:“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天书然,故曰‘尚书’。”这一解释被现代学者认为是神学的和荒诞的。本文认为:(一)远古社会实体的统治形式是宗教型的,相当于《国语鲁语上》所说的神守;在专职的史家之前,巫师充当了整理并传播历史文化的角色;(二)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历史并没有断绝,而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保存下来,后人找不到历史的来源,逐托名于上帝,如《尚书》中的《洪范》和《吕刑》两篇都说来自上帝;(三)口传历史多夹杂神话传说,给经典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加强了其宗教般的神圣地位。在经书中,《尚书》中的口传历史成分最多,神秘色彩最重,所述内容时代久远,以至被古人视为“天书”。因此说《尚书》是“天书”在人类学上是讲得通的,不是误解而是正解  相似文献   

14.
何秋涛《朔方备乘》的史学价值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片战争之后,经世致用之学形成一股社会思潮,出现了林则徐、魏源、姚莹、包世臣等为首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人物和《海国图志》、《康■纪行》、《海国四说》、《瀛环志略》等一批颇有价值与影响的史地著作。开拓了士林阶层的一代新风,在中国近近思想文化界产生了重要的启蒙作用。何秋涛编撰的史地巨著《朔方备乘》,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一何秋涛(1824—1862),字愿船,福建光泽县人。史载何“少负异禀,过目成诵”。“披天下舆图,能历举府厅州县名,默数其四境所至”。①1843年(道光廿二年)举于乡,逾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之职,1853…  相似文献   

15.
弘法大师空海(公元774-835年),日本奈良时代赞岐国(今香川县)屏风浦人,父佐伯直田公,母阿刀氏,均系仕宦之家。他幼名真鱼,在八个兄弟姐妹之中排行第五,天资聪颖,有神童之称。15岁随舅父阿刀大足(当时学者,任桓武天皇太子侍讲)入平安(今京都)学汉学,18岁时就学于京城太学明经科.他除学习《论语》、《孝经》、《毛诗》、《尚书》、《春秋左氏传》外,还博览经史,尤其酷爱佛经.23岁时,他放弃本可进入高官行列的仕途毅然出家,到镇尾山寺(如和泉市■尾山施福寺)剃度当沙弥,法名教海。来中国前,在奈良东大寺的戒坛院(…  相似文献   

16.
范式转换: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关键──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曹翔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实质含义是确立以现代化法制作为解决中国社会冲突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手段。这有两层含义:(1)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形式现代化,(2)社会的一切冲突及问题的最终解决只依赖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7.
朱元璋把“纪纲法度”作为“为治之本”,列为建国之初的“先务”。早在明王朝建立的前一年(1367),他就命有关臣僚制定法律。明王朝建立后,他对法律的修订和整饬工作更是一直没有停止。正如《明史·刑法志》所说:《大明律》“草创于吴元年,更定于洪武六年,整齐于二十二年,至三十年始颁示天下”。经过反复修订,增减后的《大明律》,“大旨亦本于唐,特其中有因时变通者耳”。也就是说,它脱胎于  相似文献   

18.
马泓波 《晋阳学刊》2002,(2):99-100
法律意义上的凌(陵)迟,是一种用刀脔割受刑者的肌肉和肢体,去其脏腑,使其缓慢死去的刑法。明、清时此刑常用,到光绪三十一年时废止。但是,对于它正式成为法律条文的时间,后人争议颇多。有关“凌迟入律时代”的众家之说如下:1.五代说。南宋陆游《渭南文集》卷五:“五季多故,以常法为不足,于是始于法外特置凌迟一条,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王云海主编的《宋代司法制度》《旧五代史·刑法志》均主此。2.辽代说。清代沈家本《历代刑法考》:“《辽史·刑法志》‘死刑有绞与斩、凌迟之属……’。按:凌…  相似文献   

19.
论施闰章的唯物主义诗学观─—《施愚山集》读后贾文昭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皖南宣城人。出身清寒,幼年孤贫。于顺治六年考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山东学政、江西参议分守湖西道,官终翰林院诗读。他精研儒学,注重道德修养,居身俭朴,为官清...  相似文献   

20.
晚明珠江三角洲区域社会情态的忠实记录——《盟水斋存牍》简介叶显恩《盟水斋存牍》一刻13卷,二刻10卷,明崇祯五年(1632年)刻本。卷首有礼部尚书韩日缵、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何吾驺、礼部右侍郎陈子壮、吏部给事中卢兆龙、姻亲陆鏊、按察副使王应华等分别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