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以吉林省西部某高速公路某段为例,从生态环境、噪声环境、水环境、空气环境和保护区等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针对各种影响要素,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包括:立足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施工过程清洁生产;加强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构建公路施工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交通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便捷、发达的现代公路、铁路网络.然而,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或多或少破坏了生态系统,产生许多生态、自然、社会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交通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合理确定对生物栖息地丧失、功能降低、水文影响及沿线居民等的经济补偿方式和补偿数额,以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今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极为发达的物质文明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为严重的现实问题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针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矛盾的加剧 ,依据我国国情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 ,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认识 ,科学地处理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具有更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路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公路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大气污染及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安徽省阜阳至周集高速公路建设实际,详细分析公路施工期间影响环境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噪声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大气污染防治具体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工程施工造成的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给农村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重视,如不及时认真加以解决,必将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妇老农业"的出现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新问题。文中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妇老农业"的成因、特征及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发展是解决中国各种问题的关键。代价与发展密不可分,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要理智对待代价问题,要坚持低代价发展原则。环境问题是发展代价的重要表现之一。关注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和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建设生态文明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给农村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重视,如不及时认真加以解决,必将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妇老农业"的出现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新问题.文中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妇老农业"的成因、特征及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水电开发和水坝建设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用电、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电在能源构成中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水电开发和水坝建设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有利作用的同时,对自然和社会环境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如果对这种影响处理不当,将造成对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致命损害,违反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公路建设环境文明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公路施工和运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危害,提出公路建设环境文明的理念。公路建设环境文明的确立对公路沿线的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及公路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路建设环境文明的内涵包括:项目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公路建设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公路运营期的环境评价;公路建设环境文明的保障措施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公众参与,其中法律手段是解决环境危机的最终手段,行政手段是政府环境管理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0.
在西部大开发中,交通建设尤其是公路交通建设在重庆的地位远甚于其它省市.山地为主,江河纵横等恶劣的自然条件及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极大地制约了重庆的公路建设,重庆现有公路交通状况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在规划中应增加总量,提高质量;建设重庆主枢纽,建设以"两环十射"为主的骨干交通网络,连通周边各省市;建设各区县与骨干交通网络间的连接道;建设各区县下伸到乡镇的公路,尤其是扶贫和移民公路.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动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既关照中国当代现实又连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既具有一般现代化的普遍意义,又因其独特意涵,对全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从道路选择维度看,它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从理论创新维度看,它为世界现代化理论新谱系构建提供了中国理念;从文明发展维度看,它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力量;从制度建构维度看,它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中兴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起点。它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再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它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这一思想主导下,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它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13.
国情·道路·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情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 ,决定着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制约着现代化建设的走向。 80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在三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 ,深刻地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 ,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正在完成西方国家用几百年时间才能完成的从结束封建专制到建成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4.
农村道路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理论上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有效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环境,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通过调研搜集了大量数据,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交通运输业与农业的阶段性、相关性发展特征,农村道路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途径以及道路基础设施对农业现代化的制约作用。分析认为,农业发展需要有一定水平的运输能力与之适应,农村道路的发展也要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相适应;同时认为,以农村公路建设为契机,发挥基础设施的环境效应,搭建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平台,解决农村人力资源、资金短缺等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现代化建设风雨兼程50余年,留下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给我们以重要启示:中国现代化不是部分地区的现代化。而是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不是某个层面的现代化,而是全面的、全方位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而应该走自己的路;中国现代化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循序推进。这些经验教训和启示弥足珍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1世纪顺利推进并最终实现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继承了前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观点,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现代化建设要求而逐渐形成的。它深化了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与理解,拓展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强调制度体制现代化,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不仅扩展了中国现代化理论,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选择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百年奋斗史,始终朝着现代化目标迈进。经过长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条道路具有与以往现代化模式不同的突出亮点:其一,它不是套用西方资本现代化的模板,而呈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其二,它不是照搬苏联模式的翻版,而吸纳了“市场经济”的鲜活力量;其三,它不是重蹈国强必霸的再版,而展现出“和平友好”的复兴姿态。在21世纪“现代化剧本”的舞台上,中国坚定“走自己的路”的方案、智慧和力量,为人类贡献了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的回顾,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有魅力和优越性,阐明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条件及充分借鉴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经验提出来的,并就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述毛泽东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对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初步形成的比较系统的完整的现代化理论体系,这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当代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探索的难忘经历和重要遗产。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成果,比如关于以苏为鉴,关于统筹兼顾,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思想,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轻视这些资源是不足取的,当然仅靠这些资源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都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们应当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应对,新的举措。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