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处于联接整个中国西南与南亚、东南亚的关键性区域,被英国著名地理学家戴维斯(H.R.Davis)称作"联系印度与扬子江的链环"。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了要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目标;近期,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国家对桥头堡建设的战略部署进入了全面实施的新阶段。对地处桥头堡建设最前沿的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处东亚大陆与东南亚、南亚的结合部,是中国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之一,也是中国跨境民族最多的边疆省份.在实施桥头堡建设战略和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中,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边境贸易的进一步繁荣,云南跨境民族在节日互动、民间文艺团体和民间学术交流等方面的交往日益加强,不断提升了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同时也面临境外宗教渗透有增无减、境外一些势力利用民族文化进行文化渗透的宣传日益加强、跨境事实婚姻增加带来的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跨境民族教育软实力是文化教育软实力在边境民族地区的体现,教育文化软实力既有教育的核心软实力,也有教育的边缘软实力,在国家沿边境跨境民族地区,跨境民族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的边缘软实力。跨境民族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边疆安全功能,跨境民族教育软实力体现一个国家国门教育的软实力、文化安全的软实力、固边防边的软实力和民族对国家认同的软实力。因此,大力发展沿边境地区跨境民族教育不仅是建设和谐边疆的需要,也是维护边疆社会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世界各国在教育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跨境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知识型服务产业。跨境远程教育的优势在于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扩大教学规模、降低教学成本等。欧美等西方教育强国已经瞄准方向蓬勃发展起来了。中国的跨境远程教育才刚刚起步,我们看到了跨境远程教育的特色和优势,认识到发展跨境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我国必须建立健全相应质量保障体系和监管制度,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云南跨境民族多元历史文化与身份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跨境民族具有多元的历史文化,与境外同一民族在族源历史、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共通点或差异.云南跨境民族的多元文化对其身份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处理好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必须正确认识云南跨境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到民族认同的先在性、经济发展的客观差距、教育文化滞后、文化自觉程度相对较低等因素影响,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困难。一旦不充分具备一定的理性力量(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价值评价的依据,就可能会出现国家认同、政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困难和公民道德的分化,使得云南跨境民族在面对来自境外的国家安全威胁的时候,可能会更多地考虑民族情感而非国家利益;更多地看中利益刺激而非公民道德;更多地尊重民族习惯而非国家法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支撑云南各跨境民族逐步弥合差异而形成共同的目标与追求的理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保障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国家安全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因此,必须从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大力培养民族干部、加强文化自觉等方面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逐渐成为开展跨境教育的热点国家,跨境教育的总体发展良好,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日益多元,内涵不断深化,质量稳步提升.我国跨境教育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中外合作办学、人员流动以及起步不久的境外办学.本文就我国跨境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跨境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跨国境线而居的族群,既受他国同族人在族源、语言、文化等方面对他们的吸引,也有对母国的政治认同。一旦跨境族群对本族群的认同强于国家认同,加上母国民族政策的失误及国际势力的蛊惑,跨境族群的不满情绪就可能酿成分离主义,并谋求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跨境族群分离主义出现的主要原因有:跨境族群分离主义对"民族自决权"的蓄意歪曲;国际势力对跨境族群分离主义的推波助澜;泛民族主义的泛滥和蛊惑等。面对跨境族群分离主义对当代主权国家的疯狂解构,既需要继续推动和发挥联合国在反对与遏制跨境族群分离主义中的作用,也需要跨境族群母国加大民族国家构建力度以提升跨境族群的国家认同,还需要相关国家在治理跨境族群分离主义问题上积极合作。  相似文献   

9.
此文为1998年10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召开的“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研讨会”上中国世界民族学副会长赵廷光教授的发言稿。作者代表云南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和云南跨境民族研究课题组对来自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介绍了近年来云南跨境民族研究的主要情况。  相似文献   

10.
"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既是国家战略,云南省的发展战略.作为国家民委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肩负着培养各民族高层次人才和辐射东南亚南亚的时代重任,全力为桥头堡建设服务,是云南民族大学一直以来的办学理念和今后的工作指向.  相似文献   

11.
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差异、文化差异、政治差异、教育差异等,是对个体国际流动最具吸引力的因素。其中经济差异是造成国际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政治差异对于跨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文化差异是造成语言类学生跨国流动主要因素;高等教育差异表现在入学率、教育质量、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等方面。只有结合经济优势,文化差异、政治差异、教育差异才能对跨国高等教育起到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做出了教育服务贸易的有关承诺,这标志着我国教育领域将在正式依托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参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近年来国际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发展迅速,竞争日益激烈。文章对我国和发达国家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的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我国的留学教育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13.
“跨界民族”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跨界民族的研究中存在着概念多样性的尴尬局面,虽经学界多年的论争,仍无法达成一致.笔者认为对于基本概念的模糊,不利于学理的严谨和研究的深入.因此笔者列举出跨界民族研究中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跨界民族"、"跨境民族"、"跨国民族"、"跨界人民"、"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无国家民族",并通过对以上语义相近的概念一一进行辨析,以使人们对跨界民族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认同意识是研究跨界民族问题的核心,跨界民族在地缘安全领域中产生复杂作用的原因及其表现,都与跨界民族的认同意识直接相关。随着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和世界性文化交流的广泛深入,跨界民族问题已经超出经济作用的范围,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我们认为,跨界民族的认同意识是保持跨界民族判断力的一个基本因素,而这种认同意识的心理适应度是决定认同判断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北京是多民族杂散居的核心城市。目前在京的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长、分布范围广泛、年龄构成年轻化,这些特点对北京市建立完善的民族教育服务体系提出了要求。在相关教育政策的指引下,北京市的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民族特色彰显不足、部分民族村经济发展滞后、民族教育经费支持力度不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加强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民族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推进北京民族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全球互联网经济时代,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除了华商网络、制度环境与经济因素外,还有跨境电商。通过分析华商网络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跨境电商对华商网络OFDI的影响和不同类别的跨境电商对华商网络OFDI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1)华商网络会正向促进中国企业OFDI。(2)跨境电商对华商网络OFDI有正面的积极效应。(3)不同类别的跨境电商对华商网络OFDI的影响存在差异,相较于B2C跨境电商贸易,B2B跨境电商贸易对华商网络OFDI的影响更大;相较于跨境电商进口贸易,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对华商网络OFDI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云南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分类指导政策在云南民族教育发展中一直占据主要位置。在普惠性政策渐渐取代特殊性政策,造成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价值认同低等教育难题一直难以得到破解的时代,分类指导政策需要从历史上的宏观阶段走向当代的微观阶段,从普遍性走向多样性,使其针对性更强,更能体现其指导功能。  相似文献   

18.
跨境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是教育服务贸易的一种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大力发展。近现代中外高等教育跨境合作办学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外国教会机构在中国独立办学、中国在境外办学、中外大学联合办学。近现代中外高等教育跨境合作办学的历史给今天带来的启迪是:应强调双向互补;确保质量,树立精品意识;应意识到肩负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跨境众筹是国内互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处于临界点之际的应然发展趋势,当下中国应当建设跨境众筹法律机制,意在预防该业务陷入互联网产业频发的实务先行,但立法滞后的问题。中国建设跨境众筹法律机制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验立法可以借鉴、众筹本体法律性质不明、征信制度与国际社会尚未接轨,以及跨境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建设不成熟。可以通过在国内先行开展涉外众筹、对外先行开展跨境捐赠众筹的方式逐渐开展跨境众筹业务,同时加快建设跨境众筹法律机制的步伐,实现法律对实践的"供给侧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中国与东盟的跨境贸易额必将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从而引出用哪种国家的货币进行结算可以有效地保障双方交易主体的利益、规避贸易风险的问题。由于中国近年来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使推进人民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境内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进程就成了现阶段应着力解决的一项实际问题。本文从人民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境内结算①的机遇、现实基础两个方面分析人民币在这一过程中所具备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并建议应从意识的培养与金融服务的提升等方面加快推进人民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跨境结算的脚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