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性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文化性格的形成和表征几乎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几乎每个民族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不过对于前者来说,必须以鲜明的个性为前提,其共性总是蕴藏于个性之中的;而后者却侧重于表现出明显的集体性与类型性,它是许多个别性格的不同程度和不同途径的复合物,因此它的内涵自然就比个别的性格具有更为集中的社会意义.究其实质,可以说是自己民族长期文化传统积淀而成的产物,有着十分源远流长的来历,这样就可以称之为文化性格,以便与前者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
<正> “文化与个性”是心理学、文化学、哲学共同关心的题目.如果说,精神文明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具有现代个性的新人的成长,那么,“文化与个性”也是精神文明学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试综合心理学、文化学和哲学的有关知识,就文化对个性的形成的作用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一 文化是影响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个性”(英文为personality)是一个多义词,不同学科或不同场合使用时涵义不尽相同.作为文艺界的术语,“个性”往往是指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这是个性的本义).作为辩证法的一般范畴,“个性”是相对于“共性”而言,指具体事物的个别性、特殊性.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性”是指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侧重于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方面.  相似文献   

3.
一位英国诗人说过:"研究人类之最好的方法乃是研究人."研究人必然要研究人的个性及其保持,它对人的价值创造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点探索,以引发人们对它的关注.一、人的个性保持的意义及其划分标准为了对个性问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个性与人的个性.所谓个性是指某一事物所特有的,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属性、特征.它使不同的事物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人的个性一般分从心理学和哲学上解释.人的个性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含义有二:一指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  相似文献   

4.
“民族”一词,多年来使用上很不一致:或在习惯上泛指历史上各种人们的共同体,或就它的科学含义确称一定历史时代人们的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古代民族”说,斯大林提出了“近代民族”说,人们随其所是而各采斯说,发表了各种不同的主张。对于这两种学说以及各家的主张,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它们之间有什么连带关系?而在具体运用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又如何去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民族究竟形成于什么时代?这篇短文,拟就这几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概说阮纪正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个涉及面很广的复杂问题,而且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不一致。在这里,笔者愿就个人理解,对其若干基本含义作一粗浅概说,作为引玉之砖并以此就正于方家。一、素质和文化素质对于素质的含义,在汉语中“素质”这个范畴...  相似文献   

6.
《乡亲———康天刚》所体现的生命意志实际上就是悲剧精神,其核心就是一种抗争精神,一种个人抗击自然、社会、人生命运的精神。这种抗争,就个人而言,表现为生命意志过程;就民族而言,它是一个民族走向自立自强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7.
面对世纪交替和社会转型,对个人与社会价值取向进行反思和研究,对确立新的社会体制、法律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及走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社会一词可以在两种含义上使用,一种含义是指在人类实践和精神交往基础上构成的整个人类共同体,即群体社会。另一种含义是指人类活动所建构的社会组织、关系、制度、传统、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附属物,这也即是人们所说的广义文化系统,或称之为文化社会。而个人一词在内涵上也常有不同所指,一是泛指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这是相对于文化社会而言的个人;二是特指具体的某个人…  相似文献   

8.
从黛玉诗词看黛玉性格的悲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诗词运用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与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构成一体,诗词为塑造小说的人物性格服务。诗词因为人的性格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不是千人一面,如出一炉。林黛玉这位具有诗人气质的少女是作者尽全心力塑造的艺术典型。诗人的气质是构成林黛玉形象独特个性的一个侧面。在林黛玉'孤傲'的灵魂里,能够充分发挥她的才智,点燃她炽热情思的正是那诗的王国。诗是她真挚情感流露的一种手段,从她的诗中可以找到她任情任性、不矫饰不屈从、孤高自恃。敏感而自尊的性格。这些诗词自然突出表现了她不合时宜的叛逆性格,这就是她的所…  相似文献   

9.
性格是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的重要方面,人的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恩格斯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如果一个人对现实的一种态度,在类似的情境下不断地出现,逐渐地得到巩固,并且使相应的行动方式习惯化,那么这种较稳固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动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对此,有人概括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于各人的具体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尽相同,各人的社会实践、生活经历也不完全一样,人的性格也就随之千差万别。即使同一性格特征,在不同人身上的具体表现也会不一样。但异中有同,可以按某种或某些特征加以分类,其中一种是以个人倾向内部世界还是倾向外部世界作为性格分类的依据的,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类。内倾型的人较集中于内心活动、好幻想、较孤僻;外倾型的人较开朗、活跃、特别善于交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是有思想情感、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这就大大增加了劳动的复杂性,必须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论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发展 ,就单个人而言 ,是指由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所赋予每个人的一切潜能的最自由、最全面、最充分、最和谐的开发调动。它包括个人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从广泛性上来谈人的发展的 ,它是指人的各种需要 ,各种素质、各种能力、各种活动和各种关系的整体发展 ,是每个社会成员全部力量和才能的展示过程 ,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示、充实、拓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纪霖 《社会科学》2005,(1):95-103
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 ,从梁启超到张君劢 ,有一条脉络分明的思想史线索 ,即致力于融合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他们所致力的 ,是将民主的法律政治共同体与民族的文化语言共同体以二元化的方式结合起来 ,无论是梁启超 ,还是张君劢 ,既尊重个人的自主性 ,也强调其所赖以存在的特定的民族文化归属感。他们是自由主义者 ,也是民族主义者 ,他们所追求的是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具有民主政治内容和民族文化认同的民族国家共同体。不过 ,梁启超、张君劢所代表的自由民族主义印有中国儒家深刻的特征 ,从他们对个人、社群和国家的相互关系的处理、从他们对公德与私德的理解以及精英主义的态度而言 ,可以说是一种现代儒家式的自由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2.
按:就学理而言,近代西方思想家强调人民享有主权的基本依据是作为自然法理论的"天赋人权说"和"社会契约论".它主张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完全属于自己的不可剥夺和不可出让的权利,如生命权、享有自由和追求幸福之权;且,人的权利既然源于"自然",它就不依赖国家而存在.相对于权利而言,国家只是个人权利让渡而产生的一种派生物,是人们为了使自身权利得到保障而达成的共同约定.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关于历史学家的工作性质问题 ,本文作者认为 :第一 ,历史学家是专门写自传的人。这个“自传”有两层含义 :就“大”而言 ,是为全人类写自传 ;就“小”而言是为民族、国家、时代写自传。据此可知 ,历史学家可谓是人类、民族、时代、历史的代言人。这种自传的内容和性质就决定了历史学家所写的自传不是私人性的 ,而是社会性的。故而 ,它不能由个别人来做 ,而必须由一批人来干。所以 ,写自传必然是一种职业。第二 ,既然写自传是一种职业 ,那么 ,历史学家就需要不断反思和认识这种职业的特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2001,(4)
李容华在《理论与现代化》2 0 0 1年第 3期撰文《经济学的和哲学的理性之不同含义》指出 ,哲学的和经济学的理性之间有着一些显著的不同。仅从含义看 ,在哲学上所反映出来的理性概念主要是就能力这方面来说的 ,而且主要指人的道德评价能力。这种道德能力是要约束人对物质的过多需求而返回到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因而哲学上的理性往往具有形而上学的、先验的性质。经济学的理性 ,尤其是马歇尔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所包含的理性含义与哲学的理性的含义相去甚远。马歇尔认为 ,个人通过自己的理性进行选择来追求个人的利益 ,在给定偏好和约束的…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视野中的民族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性格又叫国民性格 ,一直是人们关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心理学对民族性格的研究 ,交代了民族性格研究的大背景 ,分析了影响国民性格发展变化的因素 ,如文化、社会、经济等 ,并对有关中国人民族性格研究的一些典型观点和实证研究作了一个回顾 ,并指出 ,要发展中国经济现代化 ,有必要培养出一种健壮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6.
眼下的人谈钱的多,谈事业的少。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人人都对钱“向右看齐”,这结果恐怕不见得妙。好在我们是一个大民族,总有一些有个性的、禀赋有特殊才能的人不醉心于挣钱,而沉浸在某顶事业之中,才使得我们的民族富有生气、充满希望。这些不为钱之多寡所动摇而执著于事业的人,普通人目之为“疯狂”。翻开历史看,正是这类颇近疯狂的追求事业者的成功开拓了我们的生活,使后代人享受到无尽的福利。 古来一切成就大业者皆有“疯狂”的表现,就如学戏的人所爱说的,“不疯魔不成戏”。正是对于某种事有所偏爱——成功者谓之“执著”,失败者谓之“固执”——所以才有超凡的表现。在事业与“疯狂”的联系上,标示了杰人与凡人的区别。对此,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在《禅与日本文化》一书中有所说明。他说,人们常说,人在“疯狂”的时候,才会成就伟大的事业。  相似文献   

17.
敬畏感是人们对某种力量既敬重又畏惧的情感。敬畏感与人所生存的文化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生活在基督教文明中的西方人,其敬畏感来自上帝。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其敬畏感则来自"天命"。而从深层心理来分析,人们真正敬畏的是人自己。不同的民族性格决定着对信仰对象拥有不同的敬畏感。西方人执着的民族性格和中国人爱"变通"的民族性格及其在敬畏感上的鲜明特点表现着各自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8.
肖文黎 《理论界》2007,1(9):216-217
个性、角色与职位都是政治系统中的重要变量。个人在政治系统担任了一定的职位以后,就存在着个性、角色与职位的相互作用。角色是个性与职务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担任某一职位的个人根据各相关要素具体实践职务职责时所起的作用。职务体现角色的共同特征,而个性则体现角色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认识史上,各国的理论传统不尽相同。就哲学而言,各国哲学各具特性,都具有自己的逻辑结构,这是与各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的。而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导因之一就是语言。当然如果再进一步深掘的话,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相对稳定的不同的实践内容和社会制度,存在着世代相继的传统,如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风俗等,以上种种因素都会影响某一个民族或某一个地区的思维方式。这里,我们只集中讨论语言对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以进一步揭示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效率与公平的哲学思考卞康效率,公平这两个范畴,在不同场合各有特定的含义。如效率可以指机械效率、工作效率、经济效率等等。即使仅讲经济效率,就局部而言与就全社会而言也不尽相同。公平也是如此。本文仅就全社会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以及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