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中部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与产业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快阶段.中部六省根据自己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相关的资源型产业,但是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中部地区越来越依赖资源消耗,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资源和环境约束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中部地区需要实现产业转型,即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低耗能低污染型产业的发展.为了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中部地区需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宜的"两型"产业,同时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产业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资源型城市中产业结构具有城市布局分散的产业结构单一化,资源结构超重性,经济结构稳态性,产业结构趋同性.资源型城市的危机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性的危机,而结构性危机是一种由于产业结构畸形发展而给城市的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产业政策的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关联效应、技术进步、比较优势、劳动力指向等原则,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政策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结构的演化是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源禀赋状况与产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60年来工业结构演变和产业政策的互动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赶超战略与超前工业化,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发挥比较优势与工业的协调发展,十五至今的重新重化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应该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大对企业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节能减排,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地转移.  相似文献   

4.
张晓权 《社科纵横》2006,21(12):46-4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制定产业政策必须处理好国内就业形势严峻和国际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本国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在产业政策内容上,要将产业政策目标定位在增强本国中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在产业结构政策方面,要采取优先发展中技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鼓励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限制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政策;在产业布局政策方面,要利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重新定位北京城市地位的契机,对产业重新布局;在产业组织政策方面,要限制跨国公司滥用经济优势地位和促进本国企业联合壮大并举;在产业科技政策方面,要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利用技术标准保护国内市场资源和民族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以来,发展战略性产业成为中国政府的重大战略选择.战略性产业应当具备三个特征:该产业政府能够培育比较优势、该产业具有巨大的社会收益、该产业蕴含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中国大都市圈是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最重要力量,是国内高端产业的集聚地.中国大都市圈的战略性产业政策包括地区发展政策、产业环境政策、普惠性政策以及定向性政策等几大类.  相似文献   

6.
中国被认为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在计划经济年代,这种集权体制限制了社会的活力,影响了财富的生产,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分权化成为政府改革的主要方向。从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过程来看,20世纪80年代的分权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精简机构、2000年以后的转变政府职能等一系列改革表明,虽然政府改革的主题不断变化,但改革的总体方向保持了持续性——分权化。但是,这种分权化改革也产生了国家权力碎片化的倾向,没有实现集权与分权的均衡。为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这种分权化进一步表述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调整。中国的经验显示,国家治理需要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要解决好国家发展活力不足以及部门本位、地方保护、寡头分割等问题;分权化的目标不是重新切分权力蛋糕,而是实现治理变革;分权化改革应该坚持的原则是让企业、社会和公民最大化受益;分权化改革必须与促进统一性和均等化的制度变革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7.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实施生态建设是在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环境、海域环境、地质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及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分析,提出该区域生态建设的目标以及针对性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由劳动密集型增长向资本密集型增长转型过程中,重化工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其高赢利空间已形成了对资本较强的吸引力.国外经验表明,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各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化工业之路具有其必然性,但重化工业的发展也存在着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特点.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杨曼 《社科纵横》2020,35(1):99-103
地方产业政策在调整地方产业结构、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提高地方经济竞争力有明显的效果。运用得当的地方产业政策可以实现与市场竞争友好并存,不悖公平,无损法治。法治环境下地方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应当优化。应当划定地方政府权力边界,大幅度减少地方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依法依规制定和实施地方产业政策;进行公平竞争审查;以开放市场和法治营商环境的构建吸引产业资源,逐步取代或减少直接干预政策,实现地方产业政策与地方法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阳柳 《创新》2008,2(1):80-84
对环境资源起诉权制度在我国的法律实践中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国外环境资源行政起诉权的发展所带来的启示进行了研究,论述应从实际损害的适用范围、环境资源起诉权人、环境资源行政司法审查的范围等方面放宽对环境资源行政起诉权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具有极强的稀缺性和公共物品属性.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发展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现阶段中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总量大、人均少、进口依存度过高.因此,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共同建立一种长效经济机制,促进资源的跨期优化配置,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北京的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与日俱增,生活垃圾的处理任务异常艰巨。本文回顾了北京生活垃圾处理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实践,结合国际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产业化的经验,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业的产业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环境资源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但长期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忽视了环境问题,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从环境资源的价值、经济增长与环境、环境退化的原因及公共资源管理等方面入手,对环境资源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察,针对目前在环境资源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缓解资源约束 促进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铁 《学习与探索》2004,(6):104-106
中国在世界上属于资源大国,但从人均资源量看又是一个资源贫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为了实现工业化,缓解资源约束矛盾,要保障工业化进程对资源使用与消费的合理需求,一是要建立起资源友好的产业结构和资源节约型产业经济体系;二是要立足于资源安全制定出科学的资源保障战略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 ,信息资源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 ,在信息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使信息资源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 ,即数据库建设已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 ,网络建设已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渠道。因此 ,如何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的重要作用 ,以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是现代图书馆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印度经济转型、产业政策变迁及对软件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雪 《南亚研究》2004,5(2):36-40
上世纪 90年代印度开始了经济自由化的改革 ,而同期印度软件产业也逐渐步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是信息技术进步、国际市场需求上升的结果 ,但同时也与印度的经济转型、产业政策调整密不可分 ,本文所关注的正是这一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战后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的演变,来评介日本政府与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日本政府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的经验,对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曲盛 《社科纵横》2007,22(5):105-107
文章分析了信息资源在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所处的重要位置,阐明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指出在资源共建共享中可能出现的几种障碍,信息资源共建成员单位在开展资源共建中应当共同遵守的原则,以及共建措施和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亚乔 《求是学刊》2003,30(4):57-61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新世纪经济研究的主题。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 ,自始至终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资源环境作为生产因素 ,各种成分不断转化为使用价值和价值 ;作为消费因素 ,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或空间。资源环境的有限性和经济发展的无限性经常会产生矛盾 ,人类如何协调这种矛盾 ,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对外关系领域处于持续而重大的转型之中.从中国与邻国及周边地区、第三世界、西方世界、多边组织及机制之间的关系,到中国国防现代化、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应对,再到中国中央政府的对外援助和国内各地方的国际化进程,直至全球化观念在中国的植根进程以及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转型等十个不同的方面,可以透视出;中国外交已经由政治意识形态统治一切、隔绝于国际市场之外逐步转变为熟悉国际市场动作、受国内经济重心之引导.在大国外交的背景下,中国的外交转型是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线性思维到多维度观念、由传统的斗争哲学到新时期的"以两手对两手"、"和而不同"等复杂战略的转换过程,是中国从国际体制外的自我封闭者甚至对抗者到进入国际体制内和大国关系结构中的重大利益攸关方的提升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