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一把手"腐败问题从委托代理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在现行官员体制下,一把手上下级之间是特殊的代理链,代理链往上看时是单线的,往下看时则是放射状的,代理的效率关键取决于一把手.接着,本文建立了一个上下级官员之间的博弈模型,对腐败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对官员选择适当的工资水平而不是高薪养廉,对上级监督腐败进行激励和约束,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罚,降低监督成本,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2.
"数字出官与官出数字"本质上是政绩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之间基于利益得失的考虑而进行的一种博弈过程.数字腐败出现的原因是"数字出官与官出数字"博弈过程中存在制度缺失.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数字腐败就必须从政绩评估体制与统计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完善作为"数字出官与官出数字"博弈规则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选择和经营决策具有指引和约束的作用,企业腐败文化可能扭曲企业的战略选择与经营决策。企业腐败文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基于文献进行理论分析,指出由于我国各级政府掌握企业发展所需关键要素资源,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企业既可通过创新活动增强自身能力,也可通过寻租活动获取政府资源。但因自身资源有限,企业只能在创新活动和寻租活动中进行选择。腐败文化通过增强企业寻租活动偏好和降低企业寻租活动成本,导致企业倾向于从事外部寻租活动,从而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然后文章以2007—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企业腐败文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真实影响。采用公司管理层出生地区腐败文化倾向的均值作为代理变量表征公司腐败文化,同时将企业研发投入作为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指标。在此基础上,文章初始运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然后采用同一行业其他企业腐败文化的均值作为企业腐败文化的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以控制潜在内生性、保证回归结果的无偏性。回归结果表明,企业腐败文化至少在5%的水平下显著抑制企业技术创新。这一结果对于因变量和样本分组的变换是稳健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作...  相似文献   

4.
从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种博弈行为模型,分析国有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博弈行为.研究发现,连续型博弈行为的收益共享策略能解决离散型博弈行为收益共享策略所面临的“囚徒困境”.在古诺博弈和斯塔克尔伯格博弈两种外部环境下,分别将变动分配和固定分配作为收益共享原则,建立国有企业内部博弈模型,及时关注企业与员工之间博弈行为的互动并改变博弈策略,保障企业有效运行.最后,以同仁堂集团为实例,验证国有企业内部博弈行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演进博弈论因更接近对社会事实的解释被日益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作为族群承载体的文化,其发展存续的变迁过程是演进博弈的.正是族群谋求永续发展的本能导致了文化之间演进博弈的产生,也决定了演进博弈成为族群文化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6.
腐败作为当前中国社会躯体上的毒瘤,在一定意义上已蔓延成为一种文化。这种腐败文化是特权投机、堕落浪费、膨胀癌变文化,如果不及早遏制腐败文化,必将危及整个社会的生命健康,从而阻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本文分析了这种腐败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相应的药方。  相似文献   

7.
在行政人员之间诚信博弈假设前提与博弈论理论前提相符的情况下,构建了无监督,有监督并实施奖惩,概率惩罚以及设置两个不同概率惩罚值的行政人员之间诚信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行政人员之间诚信博弈的制度安排,从而为行政组织信任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权力腐败及其行政监察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 ,使资源的配置失去效率 ,严重影响社会发展。信息不完全和预期价值居高是导致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混合策略的最优行为选择分析 ,认为作为理性人的权力人是否选择腐败取决于腐败行为与正常行为的比较效用大小。因此要搞好行政监察 ,政府要把公职人员掌握的稀有资源压缩到最低限度 ;同时要提高其正常的监管效用 ;要鼓励公民和各类机构反腐防腐 ,降低其腐败博弈时的预期价值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以及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关于市场有效性问题的争论陷入了僵局之中.本文基于噪声理论对投资者的分类,应用博弈矩阵模型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认为理性交易者与噪声交易者可以相互转化,理性是相对的;正是由于投资者之间的理性博弈,导致市场在相对有效与相对无效之间上下波动,表现出市场的相对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群体性冲突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建立了非政府组织与冲突双方的三方博弈模型,并寻求博弈均衡点。通过分析均衡解,认为冲突双方是否选择和解取决于非政府组织调解成功的概率、协调成本和冲突双方不愿意和解时所产生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反庸倡廉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是中华民族传统廉政文化,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庸倡廉思想。毛泽东反庸倡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包括:开展反庸倡廉思想教育,增强全党预防和遏制腐败的能力;开展整风整党运动,纯洁党的组织和严惩贪污腐败分子;发扬民主和强化监督,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反腐败斗争;厉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建立法规制度,从根本上铲除贪污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率先垂范,发挥领导干邵的带头表率作用。毛泽东反庸倡廉思想的当代启示是,反庸倡廉建设必须常抓不解,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反庸倡廉体系。  相似文献   

12.
对腐败"零容忍",就是对任何腐败行为都不能容忍的态度。当前,纵容腐败的封建统治影响、对腐败认同的社会心理影响以及"倒金字塔"式的腐败影响,造成腐败现象日趋严重,反腐斗争面临困境,反腐败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对腐败"零容忍",实现政治清明的社会环境,就必须要构建科学的干部评价体系,以"零容忍"为基础构建廉政文化,抑制腐败认同心理,自上而下不折不扣加大廉政制度执行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1994—2008年世界9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系统考察了社会信任水平对腐败的影响。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发现社会信任可以降低腐败水平,对于转型经济体国家和其他国家这种影响不显著,对于OECD国家这种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腐败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要遏制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不断增多的趋势,必须在考察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强化防范机制,形成一行之有效的遏制腐败现象增多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制度、人格、文化与腐败的滋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现象是一种多因素的并发症。在诸因素中,制度、人格和文化构成一条催生(遏制)腐败的因素链。遏制腐败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但又不可忽视塑造健全人格,建设健康文化对防治腐败的重要作用,必须多维反腐。人类改善制度--人格--文化状况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决定了人类必须恒久反腐。同时,各国制度--人格--文化状况的差异性又决定了各国腐败问题的特殊性和反腐败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在廉洁文化进校园的背景下,阐述了高职院校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并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当前廉洁文化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廉洁文化建设面临的四个问题,明确了加强建设的目标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反腐实践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腐败社会化与官员腐败的互动问题,由于偏执崇高而造成现实道德危机问题,因价值观错位而出现的反腐观念上的困境问题,非法制、非原则的人伦关系造成的腐败链问题,官员的腐败心理与腐败行为问题,因市民意识欠发达而未形成普遍的市民意识与反腐败的艰巨性问题,均与社会文化因素相关联。因此,解决中国的腐败问题,除了需要加强政治制度层面的管理之外,还需要加强文化层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南京市三级医院腐败现状,探讨行政人员对腐败心理成因及廉政文化建设的认知情况,为优化医院廉政文化建设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南京市7家三级医院的510名行政人员进行随机调查,包括对腐败问题、腐败心理成因的认知情况和廉政文化建设优化措施三方面内容,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行政人员在腐败心理诱因、纪检部门监督力度和制度完善性,以及社会文化影响等方面的认知差异。调查显示,医院行政人员对腐败者腐败心理成因认知相对统一,也反映出医院反腐防控存在问题,并明确提出廉政文化建设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首先是制度现代化 ,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不难发现腐败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的最大障碍。而腐败历来与权力有着必然的联系 ,权力腐败的产生是权力异化的结果。权力本身是一把“双刃剑” ,其自身的特点内含着异化的可能 ,当前经济、政治体制的不完善等诸多因素为权力异化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 ,必须从制度建设、政治文化等方面对腐败进行遏制  相似文献   

20.
腐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历史性的难题,它正在或已经渗入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腐败的根源,正如腐败的产生,是极其复杂的。以往我们在解释腐败的原因时,都归结为两方面,一是剥削阶级的影响,二是制度尚未完善。但是,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和对腐败现象的深入研究,关于腐败成因的主要理论观点也越来越多,权力寻租、权力失监和现代化都会导致腐败,价值失范、道德约束乏力和强国家弱公民社会也会造成腐败,薪俸过低容易导致腐败在国际上已经成为共识,历史因素和外来因素可以诱发腐败,德治思想和清官崇拜意识导致腐败,腐败成本过低也是导致腐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