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流域民族舞蹈的“流域人类学”研究是民族舞蹈学与流域人类学的结合,它将长江流域视作一个文化地理学意义上的“文化空间”,以长江流域各民族的舞蹈文化为关注对象,阐释舞蹈文化如何借助区际文化互动完成长江流域文化空间的建构。在流域人类学的理论框架下,历史上长江流域文化空间青藏、滇黔、巴蜀、荆楚、吴越五大亚文化区之间民族舞蹈通过“廊·道”发生着多元的区际互动。长江流域民族舞蹈在持续、渐进、双向、再造、一体的“区际文化互动”过程中,文化共性逐步增加,差异性日益缩小,最终形成长江流域一体化舞蹈“文化空间”。“区际文化互动”是在“统一时空观”下展开的长江流域文化研究,有助于以更加平等包容的视角来看待长江流域各民族舞蹈文化的互动关系,并为长江流域文化共同体的建构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人类学看边缘纪录片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纪录片的创作 ,从题材上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 :新闻纪录片、历史纪录片、科学文化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近些年来我国创作的有影响的纪录片大多属于人类学的范畴 ,被记录对象在地域上很多是边缘性的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所在。排除政治上的功利 ,用一种全景式的视角 ,比较和相对的创作思想 ,去客观、冷静地对边缘的人与事作记录 ,是这类题材的创作观。边缘纪录片也不应只是人们的猎奇和满足人们的窥视欲 ,而应成为一种体现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的载体和媒介。只有抱着对人类文化作传承性记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创作 ,这样的纪录片才真正属于全人类 ,中国的纪录片才能真正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3.
马歇尔·萨林斯是从事世界性边缘文化研究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他"通过边缘理解中心的缺失"的研究思想及努力"超越文化局限"的人类学实践,使之成为人类学家中极具个性的大师.萨林斯凭藉民族文化旅程上的反思,通过对构建西方文化观念的呈现,剖析西方社会的符号学结构,揭示"甜蜜的悲哀"即源自以西方社会的概念界定,先入为主地研究非西方社会所导致的文化误读.音乐人类学借助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尝试对音乐这一文化符号的解码,同样面临着打破西方民族中心主义的藩篱,摆脱"科学"的西方本土社会观念的课题.正因为任何民族文化表现形式背后都隐藏着一系列象征体系和符号系统,思考文化在维系族群整体生活的灵魂作用,成为人类学边缘性文化思考的中心所在.  相似文献   

4.
从异域到本土——旅游人类学的西学东渐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旅游人类学的发仞到成长,从西方到东方这一传播过程,介绍评价了相关的旅游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并强调指出旅游研究的视野应主要以文化为切入点,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是文化,这对于我们能比较全面、客观、科学和理性地认识和处理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带来的种种文化变迁,各种社会利益冲突等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东巴舞蕴涵着丰富的图腾文化、巫术文化、神话文化,欲寻找其源头,不应仅仅局限于其"近亲"——民间舞蹈和其"近邻"——本教、佛教、道教等宗教舞蹈,而应该走得更深更远,到先民们朦胧的意识深处去寻找。因此,运用文化人类学、审美人类学、美学等方法,从图腾文化的视阈探寻蕴涵丰富的东巴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从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探寻它的起源并探究它如何从实际活动的、文化的舞蹈转化成神性的、审美的舞蹈,也将对我们窥视纳西先民的心灵世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民族音乐考察以研究者的文化立场,去描写分析所调查的音乐事项。这种客位研究,无法真正呈现民族音乐的真实面貌,而研究主位从文化持有者的观点出发去研究音乐文化,可以弥补客位研究的认识误区。阐释人类学主张将二者进行融合,以此做到理解他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结合自己在舞蹈艺术实践中的感悟,提出艺术家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在传承中保护好各民族的传统艺术,在创作中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信仰,在市场传播和国际艺术交流中,充满自信地体现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本质,中国舞蹈艺术才能真正达到“好舞必大文”的文化诉求,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建设目标,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才能得以传承与弘扬。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继续传承,这是每一位舞蹈工作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用科学范式来言说文化问题可能面临的质疑有:(1)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范式,科学能不能公正地解释不同的文化属性?(2)文化是比科学更高阶的解释结构,科学能不能言说文化现象?(3)文化中包含了科学不能解释的内容,科学如何应对?面对这些质疑,如果选择放弃科学方法,那么在文化现象的理性解释中将会遭遇更多困难。可能的应对方案是寻求一个统一的参照系,能够据此来衡量各种文化特征。这样的参照系的基础应该是有机体活动的功能性特征和有机体反应机制的适应特征。最后,文章提出:在进化论的范式下,用进化人类学、进化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来应对跨文化差异与文化同一性的问题,将是这个领域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影视方法正在更加广泛而深入地运用于人类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影像民族志不仅仅是纪录、描述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从方法论角度讨论了影像民族志在表达异质性文化方面的独特价值,且进一步阐释了影视或者影像民族志方法在传达默会知识、促进跨文化理解,以及在人类学展开非语言社会行为研究、促进知识的分享和进行社会干预等诸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与实践。同时,本文也指出影像民族志也只有回应人类学理论发展、参与人类学知识生产,才能制作出真正的"影像民族志"。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关于人类学所使用的学科名称有多种,在各国不尽相同,引起认识上的混乱。本文从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阐释不同名称的含义以及使用不同名称的历史背景,说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讨论了人类学上的文化概念,展望当代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从科学与文学关联的角度关注"人类学写作"问题,讨论写作的人类性和人类写作性;提出"人类学写作"就是人类自我认知的文本呈现,是人类文化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民族民间舞蹈资源极为丰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正在逐步淡化甚至消失。深入地研究、探讨当代民族民间舞蹈,注重民族特点,充分运用各民族舞蹈语言及注重体现民俗性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对于创作出当代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推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科学与文学关联的角度关注人类学写作问题,讨论写作的人类性和人类写作性;提出人类学写作就是人类自我认知的文本呈现,是人类文化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14.
舞蹈与宗教的关系紧密并历史久远,原始宗教崇拜与原生态舞蹈在"万物有灵"的图腾崇拜中,相互依赖与共生,原生态舞蹈又在原始宗教崇拜的演变中逐渐地摆脱功利和实用而发展成熟。现在,导致原生态舞蹈发生的种种因素,虽经漫长的发展历程却并未消失,原始宗教崇拜演变的影响也并未终止,而是深深地积淀在当代的舞蹈文化艺术中,并对舞蹈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着潜在而巨大的影响。坚持用唯物史观分析和研究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了解舞蹈文化艺术历史的进程及其发展规律,更好地认识其今天的发展现状,继承和发扬各民族优秀的舞蹈文化艺术遗产,探求人类精神文明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人及其文化可以说是人类学、民族志影视片永远着力纪录和表现的主题。透过这一主题, 我们能够更加了解人类的行为和观念, 愈加接近文化。人类学影视的艺术是一种科学地直接表现人类生活自身的艺术, 一种直接拍摄纪录真实的艺术。本文即对国外人类学摄制方法及艺术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这个学科名词在中国学术界已存在一个世纪了。但是,由于40年的学科空白期的出现,人类学的发展在我国处于多重困境之中。从事这一学科研究的中国学者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对它的学说与研究路径加以充分把握,并向社会阐明它的存在价值,人类学的学术地位才有可能真正得以确定。本文由五位青年人类学工作者的笔谈组成,它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类学对跨世纪文化理论、对文化变迁的观察、对文化价值体系的探索对于中国学术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贡献。通过不同角度的探讨,这五位青年人类学工作者还对本学科的建设提出了富有深度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类学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心理研究机械照搬经典科学心理学范式,容易导致文化偏差。文化人类学研究获得的心理知识表明,人类各民族的心理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心理与文化有密切关联,西方范式心理学知识难以充分解释非西方文化中的心理现象。民族心理研究中,应借鉴人类学理念和方法,以克服文化偏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物态形式”、“民俗活动”、“清神心态”三个层面较为客观地评价了“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眼饰文化》一书。认为该书的主要特点,是把少数民族服饰纳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当中,并以此为切入点来探索族群服饰穿着的社会行为和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的科学通则,使服饰因文化的聚焦而鲜活生动了起来,极大拓展了服饰文化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其理论目标是把不同社会和文化加以分类,从而确立人类进化的阶段和过程。从19世纪后期开始,文化人类学中便产生了文化多元论的思想,并出现许多流派。研究、比较这些流派的理论与思想,有助于全面、透彻地理解和认识文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高等舞蹈院校的品牌化建设是高等舞蹈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采用个案的研究方式可以发现。中国舞蹈院校的品牌化道路已有三个较为成熟的发展方向:一是创建科学的独立教学方法形成学科特色,如北京舞蹈学院;二是弘扬丰富的本土舞蹈文化,如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三是直接创建流派意识的舞蹈体系,如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