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4月18日我在上海华山医院割了一个肺,由于对病的特殊痛苦的体会,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现代自然生态农业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工程这个研究课题上。课题从2003年2月开始,至今已四年,基本上取得成功经验。课题在永嘉县西岙乡柴皮村及其西茂山自然村、陡门乡陡门村山井自然村两试点和罗浮技术基地进行试验,试点和基地三点分布。由本人发起、策划、组织和  相似文献   

2.
在温州,提起东方集团以及曾经的领军人物滕增寿,几乎无人不晓。1984年,滕增寿接受组织委托,到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国有小企业温州玻璃钢建材厂任党支部书记兼厂长,当年扭亏。1988年在温州率先成立浙江第一家集团公司——浙江东方集团公司,年产值达30亿元。东方集团的成功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全国各地举办过上百次"滕增寿事迹报告会"滕增寿也一度成为冲在改革开放时代浪尖上的温州经济形象代言人,得到了各级领导重视和好评,"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劳模"、"十大中国改革风云人物"等荣誉接踵而来。2004年2月4日,东方集团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宣布了滕增寿退休的消息。他回到了老家永嘉西岙村,一个位于山顶的村子。  相似文献   

3.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lù)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②肥。青箬(ruò)笠(lì)③,绿蓑(suō)衣④。斜风细雨不须归。诗词大意西塞山下,白鹭掠过,溪水清澈(chè),岸边桃花盛开,水里鳜鱼肥美。戴着青箬笠,披着绿蓑衣,就是碰上微风细雨,也不必匆匆回去。这是一首借赞美渔夫生活来表达诗人自己隐居江湖、自由自在的乐趣。它所表达的境界宁静而有生气,描绘的画面色彩明丽而柔和。注释①渔歌子:词牌名。②鳜鱼:一种嘴大,鳞细,浅黄色鱼鳞的淡水鱼,肉味鲜美。③箬笠:用竹叶做成的大沿帽,用来遮蔽(zhēbì)阳光和风雨。④蓑衣:一种田草、棕丝或竹叶做成的雨披。…  相似文献   

4.
老促会园地     
《源流》2020,(1):46-48
省老促会日前,省老促会陈开枝会长率调研组,到惠州市调研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等老区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并考察了惠东安墩粤赣湘边纵队成立旧址、龙门县永汉镇低冚村伏击战遗址和平陵白芒坑村红四军纪念园的建设维修保护情况。惠州市老促会陈恩强会长全程陪同调研。  相似文献   

5.
白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经济、教育发展较快的一个民族,白族农村的家庭养老方式有一些值得重视的特点。白族聚居村———剑川县下江尾村的家庭养老方式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会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惭愧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卢炳的这半首《减字木兰花》翻译成白话,就是青箬笠,绿蓑衣,挽着脚杆下田地,绿水千畦,唉呀惭愧,碧洼清波秧针细。本是活画出一片好光阴,可是奇怪,农人见禾苗整齐,正该喜悦,为什么要惭愧呢?  相似文献   

7.
老促会园地     
《源流》2015,(3):48-49
江门市老促会助力横陂镇大亨村露天集市改造恩平市横陂镇大亨村是远离城镇的偏僻村庄,村庄人口多,但交通极为不便,村民深受"买卖难"困扰。村民们在村委会办公楼旁边一块高低不平的空地,摆摊出售自己生产的蔬菜、水果、家禽和水产品等,形成了大亨村的早上露天集市,由于集市是泥土场地,冬天沙尘滚滚,雨天坑坑洼洼,泥浆四处飞溅,该村的群众和  相似文献   

8.
20多年来,我国农村涌现出了一大批 富裕的典型村,如华西、窦店、韩村河、 刘庄、南街等。深入分析这些典型村的拼 搏发展之路,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惊人的 相同之处。这些特点集中体现了农村走向 健康发展道路的客观规律,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9.
1993年3月,以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守华和日本民俗学会会长野村纯一为首的中日民间文学考察团前往伍家沟村考察。1994年10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聘专家力。藤千代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部主任刘晔原组成的考察团又赴伍家沟村访问并采录故事。1995年11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协作,拍摄了一部关于伍家沟村的专题记录片,向世界各国发行。湖北丹江口市政府及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于1995年给伍家沟命名为"民间故事村",决定对其特殊文化生态给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廖金发  李少级 《源流》2015,(1):38-38
坐落在粤东地域的凤凰山西麓,有一个以烈士陈鹏志、陈维扬命名的行政村——丰顺县留隍镇志扬村,下辖四个自然村,共2300多人。该村内矗立着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每年四面八方都有不少人士前来祭奠。2008年秋,丰顺县老促会一行人来到这个老区村调研,了解到村中群众希望政府帮助他们改善交通条件,摆脱困境。原来,志扬村虽然在两年前通...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14,(12):42-43
在福建省的闽侯县青圃村,有一座奇特的石碑,每到一定的季节都会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液体。这是怎么回事呢?为此,福建省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梁诗经专程赶赴青圃村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2.
青海同仁地区的土族和藏族村庄在每年农历六月份都举办规模盛大的集体性祭祀活动“六月会”。在具体的举办过程中,大多数村落都存在全村同祭神灵和邻近几村合祭神灵的形式。本文从共时性的视角,依据杜尔干和拉德克利夫一布朗的宗教人类学理论对“六月会”仪式的社会整合功能展开分析,提出“六月会”祭祀圈的概念,并在村落和村际两个层面上,揭示了其对社区共同体的整体团结和内部结构的巩固、维系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共品供给不仅与村民收入及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也与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对中国“十县百村”1 981位村民的调查分析表明:(1)村民会出于对村级公共品的需求而参与选举,反之,退出的概率就会显著增加;(2)不同村民对村集体提供的公共品存在不同的潜在需求,因此也会采取不同的选举行为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3)个人收入来源、受教育水平、村庄规模对村民参与选举的行为有显著影响,但不同组别之间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税费改革没有改变国家政权建设以来捉村基层组织延续下来的生存逻辑,它们不可能主功地、根本性地从赢利型经纪角色转向保护型经纪角色,谋取私利的动机依然非常强烈。由此而来,农村基层组织的运作逻辑也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它们会把刚性任务弹性化,也会把国家政策结合进农民的观念与行为中并借此谋取私利,还会因为利益空间的有限而出现村座干部之间的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乡村的治理性危机进一步加剧,给当下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基于村民自治民主内涵及实践有待深化以及村“两委”关系与“乡政村治”模式有待协调与完善等问题,河南邓州探索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明确了村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的运作规程,重大事项必须通过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决议才能实施,决议和实施结果公开。这一程序性制度创新有利于引导村民广泛参与村庄重大事务,实现乡村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的均衡,在沟通协商的氛围中体现出现代民主应有的价值内涵。因此,完善的程序性制度是村民自治有效性的基础,多方联动机制是推进村民自治的关键,政府的引导是村民自治制度创新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村庄,有历史遗存,有故事可说,那就够得上名村了。再加上这个村庄生态和景色也好,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参观。任桥村在瓯海大道边上,它有一座古老的任桥,有一个历史性的"燎原社"故事,还有经历过新农村建设的好环境,它是一个名村。任桥村位于瓯海区郭溪东南部,属老地名,清乾隆、光绪《永嘉县志》均作任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瓯海《地名志》记载:户数516户,人口2207人。  相似文献   

17.
2月12日是年初八,森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茂名市老促会理事长赖鸿维、常务副理事长邓刚、陈子璜、周仲伟等来到市老促会开新年碰头会。谈论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促进茂南区鳌头镇关屋村一带老区群众饮用水问题的解决。关屋村缺水的报道春节前一出,就牵动了老同志的心,他们提出节后要到实地看看。办公室还把省、市有关报道收集剪贴成册,复印多份,发给多位领导,引起重视。2月16日,市老促会联系了茂南区政府之后,会同市、区民政局、爱卫办、老促会有关领导,由邓刚、周仲伟率领的市、区老区调查组来到鳌头镇。听取杨镇长汇报后,  相似文献   

18.
董鸿飚是个画国画的画家,但目前还肯定不是北京最有名的画家,可是他画的题为《爨底下风光》的那些山村图景却引起很多人注意。爨底下村因此成为北京一个有名的旅游景区,而他也因爨底下村而知名。一名画家与一个山村怎麽会有这麽一种奇怪的因果关系呢?先让我们走近爨底下村吧。 “爨”字那繁复的笔画,折射出这个古老村庄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让我们放眼於爨底下村的历史及古老传说。相传爨底下村因在太上老君炼丹、聚宝之地——爨宝玉沟之下而得其名。而  相似文献   

19.
沙瑶是云南省瑶族的一支,据1989年统计,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沙瑶共有405户,2380人,其中男1202人,女1278人。他们居住在中越边境沿线的金水河乡白石岩、昂坡、龙骨,会秧老寨、会秧新寨、磨石沟村和勐拉乡南瑶村及十里村乡的太阳寨八个村子里。沙瑶自称“门”,由于善做沙人土布(壮族织的布)而得名。本文仅就其男子的成年礼——度戒作一介绍,供有关专家学者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湘西南八十里大南山1700多米的山麓上,有一个种植香菇而闻名的“香菇村”,它就是湖南省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的潭泥村。在绥宁县,只要提起“香菇村”,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夸奖“香菇村”里的民兵营教导员杨光先和那些带领村民种植香菇致富的青年民兵们。过去,潭泥村虽然林木茂密,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大量木材被困在山上,烂在山里,是个“木在山上烂,人在屋里穷”的出了名的贫困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