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新世纪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评论领域的一个热门关键词。它一方面反映着一种敏于时变的文学史断代意识,另一方面也代表着一种观察、分析新进文学现象的价值视域的新构想。尽管从一开始,不少媒体和论者围绕“新世纪文学”这个字眼所展开的讨论,更像是一场着力于争夺新名词首倡权、专利权和阐释权的话语抢滩战,但随着时间的推进,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的精神境界,是决定文学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因素。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之所以愈见萎靡,主要原因即在于内在精神之下滑。文学精神,主要指作品中的文化精神,具体包括国家时代精神、全球时代精神与人类精神三个方面。探寻相关精神内涵,提升相关精神品位,是中国当代文学能够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中国文学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中国文学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空间中生长,因此,对话构成了文学生长的基本特质。对话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落实在新世纪中国文学上,有着诸多具体的文学表现。新世纪中国文学跨区域、跨文化的扩张,使得对话的特质明显得到呈现,加之网络技术手段的支撑,新世纪文学以前所未有的高速高产方式不断生长,形成21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跃进 《文史哲》2007,3(5):22-37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成果斐然。人们反思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经验教训,认为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推动学术质变的关键因素是观念的更新。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向何处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成为当前关注的核心问题。学科的疆界,本来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划分出来的,这一进程的深化,实现了与国际学术界同步接轨的最初目标,同时也逐渐显现出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对文学研究诸多问题的回归与超越,一方面是对过去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有所反思,强调综合研究的重要,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回归传统、回归文学经典、强化个案研究的倾向。而最终的目标,是尽早步入文学研究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新世纪的文学研究在转型期的探索,提出了若干重要的问题,涉及到文学研究的思想原则、学术方法和研究态度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伴随着新中国 50 年的历程,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本文剖析了少数民族文学所积贮的巨大潜力,论述了少数民族文学作家主体意识的建构,从而指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家面对新世纪将会成为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有资格的阐释人和中华文化的阐释人,而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将不可遏阻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中国非虚构文学写作逐渐成为创作潮流与研究热点。在创作群体扩大及大量作品涌现的背景下,非虚构写作逐渐暴露出文类概念界定模糊、文学性不足、"消费底层"等困境。在剖析非虚构写作面临困境根源的基础上,从非虚构写作为中国文坛注入新活力、提供一种新的文学可能性及重构文学与现实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非虚构写作与当代文学如何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发展路径变得尤为迫切与有益。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论由于偏离民族文化的源流,在欧美文学理论的强力挤压下近乎"失语".本文通过历史分析的方法探讨新世纪中国文学与文论的发展策略和前景展望,即立足民族传统文化基石,批判性借鉴外国文学理论,兼顾全球化语境文化氛围,以民族性、原创性和现代性原则、以宽容的文化心态和普世性价值观重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体系,重塑民族文学新形象.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发展势头更为汹涌,在研究队伍、研究范畴、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均有长足进步,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诸如“研究方法缺乏创新”、“研究对象相对集中”、“两支研究队伍各自为政”等问题。本文首先简要回顾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的起始渊源,然后理性分析新世纪以来的发展现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性文学:面临新世纪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2 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 ,总结本世纪女性文学的传统 ,展望下世纪女性文学的前程 ,对于我 ,既是一种责任 ,又成为了一种诱惑。祖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长足发展 ,直接推动着女性事业 ,而对于能直接反映广大妇女时代演变与心路历程的女性文学而言 ,其推进作用 ,则显得更其巨大而突出。新时期女性文学 ,不仅使长期失落了的女性性别特征得到正位、复位 ,姓了“女”字 ;并且沿着健康轨道 ,让“女性自觉”与“人的自觉”整合一体 ,呈现出中国女性大气而智慧的风范。新时期女性文学 ,不仅同世界女性文学相接轨 ,尤其 90年代女性文学以女性的自我探…  相似文献   

10.
王泉根 《学术界》2008,(3):71-84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不断开拓新的学术空间,提出新的理论话语,选择新的研究方法,打造新的学科平台,有力地激活与促进了当下儿童文学创作与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1.
经济一体化浪潮汹涌而来,网络文化席卷全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这多重深刻背景下,新世纪文学将走向哪里?为此,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与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12月1日至3日在宜宾市联合召开了“新世纪文学走势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2000年会”。来自川渝两地50名专家学者围绕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新世纪文学的走势当代文化工业的兴起和大众文化霸权的确立,颠覆了包括纯文学在内的精英文化的传统中心地位,大众娱乐已成为人们的主要文化生成方式,而文学却日趋边缘化,…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贫富分化变得日趋严重,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秉承新写实小说关注现实的传统,众多创作者把目光投向了社会底层的现实人生。底层文学创作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群的贫困生活现状,并进一步揭示和反思物欲、权欲对底层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同时也传达出底层人群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以及他们对美好人生的渴望。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文学研讨会暨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会议"于2009年6月6日-8日在江苏淮安召开.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文学研讨会暨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会议"于2009年6月6日—8日在江苏淮安召开。会议由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与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以来,当代文学遭遇的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文学边缘化趋势的加剧;作家价值立场的混乱;文学文体的泛化.与此同时,新世纪文学也在发生艰难的蜕变,主要表现在:先锋作家的转向;向民间文化、文史典籍、传统诗文和方言土语寻求艺术创新的文体资源和语言资源.  相似文献   

16.
“宁夏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始于社会主义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张贤亮以其饱经沧桑和忧患之后的慷慨悲歌征服了大江南北。张贤亮的小说创作,不仅提升了宁夏文学总体的创作水平,也为宁夏文学在中国文坛赢得了美好声誉。进入20世纪90年代,宁夏文学在略事犹豫和徘徊之后,终于在新世纪前后,再次向中国文坛奉献了“宁夏青年作家群”。这一创作群体的崛起,不仅给新世纪前后的中国文学界吹来一股清新怡人的创作之风,而且,这一与广阔深厚的中国古老土地和“中国经验”血脉相连,并因此取得了不凡文学业绩的青年创作群体的成功,也充分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于偏远地区的文学创作事业,只要领导得法,调动有方,是可以走在全国前列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文学观念的变化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变化.新时期之初批判了文艺界长期以来的极左路线,呈现出现实主义回归的文学主潮.1980年代在引进国外文学思潮中,注重模仿借鉴,强调文学形式的创新.90年代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日益发达、大众文化的流行中,注重对日常生活世俗人生的描写.新世纪在关注市场、关注读者中,消费成为文学生产的主要目的之一,文学的良莠并存成为事实.回眸这30多年来中国文学发展的轨迹,我们为中国文学的成就而欣喜,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文学发展的某些隐忧.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新生的可能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面临的新的挑战,例如世界多极化的挑战、市场化的挑战等等,这些我们已经给予了相当的重视,研究成果也已经不少,但网络世界的诞生给文学带来的影响,在纯文学界还没有被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龚举善 《中州学刊》2006,(6):211-217
“新世纪文学”是对以全球化、都市化、生态化、市场化为显著标志的21世纪现代生活的艺术观照方式。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召唤性的价值倡导,“新世纪文学”应该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依必然律和可然律预设,“新世纪文学”存在或隐或显的八大趋向:即文学观念多元化,人文视野全球化,艺术表现自便化,题材范型都市化,生活关怀纪实化,生态主张明朗化,传播路径电子化,接受行为市场化。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考察,上述判断和展望至少彰显出四种意义:一是撩起作家在世纪初的创作起跑意识;二是考验文学批评家的现实观察与未来引领能力;三是部分促成新世纪文学格局的调适与新变;四是为新世纪的文学研究搭建新的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先锋文学思潮始,新世纪文学总体性视野日渐模糊,尤其是底层文学出现总体性缺失,其主要症侯表征为缺乏辩证性的道德化写作、人物形象图谱单面化、廉价的苦难情怀、现代性焦虑症与文体风格滥情/戏谑化.新世纪底层文学要从歧路回到正途,必须重拾总体性视野,准确定位中国当下社会的现实阶段状况与未来走向,塑造鲜活饱满的典型形象,藉此揭示底层与中国当代历史隐秘而复杂的互动纹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