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赫西俄德的《神谱》讲述了古希腊诸神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赫西俄德向我们展现了诸神的谱系与诸神与人起源的关系.通过对神王宙斯与其他诸神属性的梳理,通过宙斯的“王权”、人的起源、人与神的分离,来讨论赫西俄德对人的城邦中的秩序、限度、关系的理解,颇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普罗米修斯神话"最早见于赫西俄德的两部诗作,但同一个神话出现了两种讲法.通过文本绎读的方式,比较<神谱>、<劳作与时日>中的两种讲法,可以感知赫西俄德讲述这一神话的意图.  相似文献   

3.
赫西俄德在《神谱》的序诗中讲到诗神缪斯与赫西俄德“我”的相遇。在此序诗中,可以看出赫西俄德首次确认了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权力;也可以看出诗人的职责和使命就是歌唱《神谱》,歌唱宙斯神族的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4.
赫西俄德在《工作与时日》中,详细地论述了人类经历的五个时代。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一时代神话,希冀寻找出其潜在的含义。一些学者认为,赫西俄德的五个时代,代表了一种持续衰退的史学观念,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在这种衰退中存在着一些进步的因素,悲观中带有一定乐观的因素。赫西俄德通过对五个时代的神话的描述来证明劳作是正义的基础,唯有正义,社会才能维持正常的秩序。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近代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空前恶化和生态危机的全球化,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不可回避的任务.工业社会以来的传统自然观和科技观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主要思想根源.人们在对现实的反思中逐渐形成了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重构的目标和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球共识.目前,这种重构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但同时又有重重障碍.探寻重构之路必须从经济、社会、法律、文教、技术等多方面入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为全世界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国际体系结构对大国关系有重大影响,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制约着中美关系的发展.冷战后,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它预示着新世纪的中美关系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有恶化之虞,但中美之间并非不可避免新冷战或武力冲突.为此中国应树立适宜的对美外交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西方悲观主义文明论最早萌芽于古希腊神话,赫西俄德"黄金时代"理论可以视为其历史源头。在近代,乐观主义文明论一直是西方文化的主流,悲观主义文明论只是作为支流而存在;但卢梭的浪漫主义文明论促进了它的逆势发展。20世纪,斯宾格勒以"文化形态学"为核心的文明论,促使悲观主义文明论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文献讨论了贸易条件恶化和比较优势陷阱问题,但是至今却没有对比较优势陷阱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粗浅的讨论了比较优势陷阱的定义问题以及它和贸易条件恶化的关系,并指出了足以排除比较优势陷阱存在的几条标准.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为后世留下了两部相对完整的诗篇——《神谱》和《劳作与时日》.表面看来,两个文本散乱无章,且存在着许多矛盾.然而,隐晦玄妙的叙述背后却另有深意.贯穿两个文本的“普罗米修斯神话”为理解文本的意图提供了一个切人口:通过领会普罗米修斯盗火与宙斯立法之间的微妙关联,也许能够更加清楚地体味古风诗人对人世政制的沉思.  相似文献   

10.
战后初期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与美国的冷战战略以及反映该战略的外交政策休戚相关.朝鲜战争爆发前,中美关系尚未达致完全恶化的地步.鉴于中国市场对日本经济复兴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通过日中贸易关系来离间中苏关系的可能性,再加之日本政府和民间部门对中日贸易的强烈期待,美国政府对日本发展对华贸易关系持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虽然它也把意识形态的因素强加于中日贸易关系之上,但还是允许中日双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限的贸易往来.这使日本外贸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美国在日本的经济负担自然亦得以减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场环境危机日益迫近.这场环境危机的突出表现是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环境质量的迅速恶化.在恶化了的生存环境中,美国公众被迫重新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树立新的环境道德.本文试对这一现象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的研究,大多是在宏观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及国家利益冲突与中苏关系的恶化;意识形态因素对中苏关系的影响;中苏两国领导人毛泽东与斯大林、赫鲁晓夫的个人因素和中苏关系的破裂;"冷战思维"对中苏关系的影响等等.其中,许多文章并不是单独从一个方面去探讨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而是从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随着对中苏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的学者利用最新解秘的档案,开始研究个案与中苏同盟破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各级民众团体由国民党各级党部指导,受各级政府监督,但各级党部不能干涉各级民众团体的内部事务.各级党政与各级民众团体的权责关系不清.为了维持独裁统治,国民党对民众团体会员资格和民众团体的活动实行严格限制,初期主要是通过党团来控制民众团体.普通民众团体中的党团被撤销后,则主要通过干事会操纵民众团体.国民党控制民众团体的结果导致党群关系恶化,从而使它失去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银企关系的制度变迁与目标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体制下的银企关系由行政安排达成,导致其效率低下.转轨时期的银企关系使企业和银行在具有逐利冲动的同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突与恶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选择以非股权融合为特征的松散型银企关系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金推翻辽朝后,对辽代上京道内的州县进行了大规模的省并.究其原因,主要是与辽上京地区国都地位的丧失、战争的破坏、交通路线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有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就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基本上是受环境的主宰,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到了农业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尚未超出其限度,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上仍维持着大体的平衡.近代工业文明兴起后,人类在更深和更广的领域展开对自然的征服性的活动.这种活动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赢得了巨大的物质利益;然而另一方面却也带来了生态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面临严重危机.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与收入分配:影响渠道分析和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沉重的打击.本文则考察了金融危机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的关系.我们的研究显示通过劳动需求的减少、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公共支出的削减、实物与金融资产价格变化争社会环境的恶化等经济渠道,以及由非参与者到金融系统参与者的金融转移渠道,金融危机及其治理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程度,恶化了收入分配状况.本研究及其政策含义,对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的工业关系一开始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但是,随着英国经济病症的日益恶化,对工业关系的干涉,直接导致了战后英国工业关系中的种种矛盾在1970~1974年的短短几年间爆发出来.英国的工业关系为什么会从一开始的亲密合作走向了后来的激烈冲突?本文试图从揭示英国政府、雇主和工会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联中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佛教思想在新世俗化过程中与时俱进,提出了心灵环保的主张.心灵环保的第一层面,从关注自然环保诸方面热点出发,直视即使自然环保宣传深入每一个角落,但大小问题总还此消彼涨,大自然环境状况急速恶化;第二层面,自然环保难以有效达到目标、断绝根本问题,就在于不能正确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三层面,佛教新思想从多角度构建起佛教"心灵环保"概念.佛教心灵环保,显然借自然环保之名,强调心灵净化,又有别于自然环保,但可以为当前的道德建设所用.  相似文献   

20.
苏丹自1956年独立以来,与美国的关系一波三折.两国关系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状况,除了国家利益的因素外,两国奉行相异的意识形态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是重要因素.自尼迈里政府以来,两国关系先后经历了交好期、恶化期、调整期三个时期.1997年以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迫使苏丹调整与美国的关系,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从长远来看,两国仍然会保持一种特殊关系,这是符合两国利益的互利共赢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