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诚 《科学咨询》2007,(20):9-9
所谓“副科”是指初中阶段不参加升学考试或部分内容进入升学考试的文化科目,主要指生物、地理、政冶、历史等学科。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这些学科的教学活动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极大地影响了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甚至一生的发展,不能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
初中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必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课程设置、考试等教育改革的推行,初中地理这门学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地理考试分数已排除在升学考试的分数之外,致使地理这门学科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初中地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这种现状,在农村初中学校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初中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必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课程设置、考试等教育改革的推行,初中地理这门学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地理考试分数已排除在升学考试的分数之外,致使地理这门学科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初中地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这种现状,在农村初中学校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自己多年和这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我以为,要上好地理课,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一名科任教师,除了随时关心学生学科的学习外,还应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等情况。许多地理…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成因分析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片面地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当然,在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取代考试之前,考试不失为一种相当好的方法,而这种以考试结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对于哪门学科分数上的界定就决定了这门学科在学校、教师、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当思想品德学科与其它学科都是100分制时,学校、老师、学生便认为是一样的重要,当由100分下降至50分时,学校、教师、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便降低了一半,当由50分降至30分时,学校、教师、学生恐怕对其的重视程度也只有原来的30%了.教学体制方面的原因而形成的对思想品德学科在分数上的歧视可以说是造成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现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这是当下减负提质的具体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我们老师"有效教学"提出的检验标准。而初中教学中的文言文,由于是古人的语体,学生读、背起来拗口,且要求学生识记的字、词等知识点枯燥乏味,致使多数初中生都对它望而生畏,不喜欢学习它。可是文言文却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升学考试的内容之一(占15分),因此,语文教师也不得不花大力气进行填鸭式教学。当然,花时多,用力大、收效微,这就成了语文教师们的共同心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在学校语文"四步"有效教  相似文献   

6.
"爱屋及乌"是比喻学生因喜爱自己的老师而迁移到喜爱教师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对学生来讲,尽管他们"性格不同,各如其面",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即希望老师对自己了解、关心、友爱,以至"东风吹来都觉暖".事实上,老师只要喜爱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就一定喜爱老师,也一定喜爱老师所从事的学科教学.这就是学生的"爱屋及乌"行为.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是一种常态,提高问题教学艺术水平,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但在提升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方面,则需要把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导读指导与"深根"、 "广源"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一、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由于高考的影响,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考为所有的高中学生规定了一个统一的培养目标,学校和老师就在这种目标下产生了连锁反应,学校与老师的优劣,地位与晋升无一不与此相关, 所以,学校与教师总是用单一标准要求学生,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历来比较薄弱,尤其是作文教学,教师还采用"老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高一阶段是学习高中数学的基础,也是高中数学学习好坏的关键时期.对于高一新生而言,面对着全新的教材和学习环境,他们应如何学好数学呢?这是很多学生、家长以及老师面临的困惑.从本人从事多年的数学教学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意义主动学习 "数学无用论"在很多学生甚至家长心里根深蒂固,他们学习数学都是迫于升学考试的无奈,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许多学校老师与学生的眼里《品德与社会》是副科,不被重视。这种现象有待矫正。其实,该课程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与适应社会能力,对学生的一生一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岂能忽视?本文阐述了《品德与社会》的育人作用,举例论述了如何打造该学科快乐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卓越"一词本来的含义是杰出的、超出一般的。如果从字面上来理解"卓越课堂",应该就是杰出的课堂、超出一般的课堂、不平凡的课堂。但我们对卓越课堂的理解是"不断进步的课堂、是超越自我的课堂",这里的"自我"不仅指老师,也包括学生。也就是说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力和教师  相似文献   

12.
陈富平 《科学咨询》2008,(24):58-58
一、中学阶段教学现状 通过相关部门的推动及媒体的关注、引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共识.同时,围绕这些主题已有相当可观的论述见于报刊等媒体.然而,当前的升学考试制度、大学人才选拔制度仍然有不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中学阶段.  相似文献   

13.
<正>长期以来,英语教师始终没能、也不敢摆脱升学考试的指挥棒,导致教师只注重灌输式的教学,造成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低下,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背离。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当努力塑造新角色,不断促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从训导者、强制者转为引导者、促进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和个性发展规律改变教学模式。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的读书学习,都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当然就成了服从于老师教学需要的工具.这次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教师的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确立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把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研员是各地区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教学的研究者、指导者和服务者。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教研员与学校教师合作,凭着过硬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为教育决策服务,为学科  相似文献   

16.
每个地理老师都希望能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渴望自己达到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那种境界:"要使学生认为你所教的课程最有趣,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像渴望幸福一样渴望在你向他们讲基础知识的这门科学领域里有所创造,有所收获。"——这应该是每个老师追求的光荣。因各种原因,我中途接过几届初中地理教学。本来地理课在学生心目中就处于副科,属于消遣性质的"豆芽"。其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有的班级连组织教学也成了一个问题。为此,我痛  相似文献   

17.
汪建德 《科学咨询》2009,(12):37-38
如何才能真正的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呢?实践证明,下面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情感激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前提 <学记>认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和老师之间相处得好,关系亲密,学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就茸欢这门学科;反之对老师产生了厌恶,这种情绪必然殃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皋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该学科兴趣的前提.那么,如何增进师生之情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的体会是:(1)合作诱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是合作中的首席.学生不会学习,我们老师来教;学生不愿意学习,我们老师来引导."引导",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8.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移是当前教育包括学校体育的主旋律。探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要内容:重视体育理论教育,倾向目的论体育观发展,阶段体育向终身体育转移,学科中心论向健康主导转移,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发展,单一教学向多媒体教学发展,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硬件建设、软件采购和教师培训。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在教学实践中是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呢?哪些环节上还存在问题?就此我们以一个学校为样本,对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使用情况调查,希望能详细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为学校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经常把选择题当成作业来布置.翻开学生的作业,有的抄了厚厚的一本子,有的只写了A、B、C作答案,教师的批改也省事,都是大大的对号.表面上看,学生很认真,教师也很负责,其实这里折射出来的问题是令人深思的.下面我们再从选择题的命题机制、测验角度、升学考试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等方面论述一下它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