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冷战期间 ,美国一直对古巴实行遏制政策 ,将之看成是苏联在西半球进行共产主义扩张的工具。冷战结束已经 10年有余 ,但美国对古政策并没有根本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古巴仍然在坚持搞“共产主义” ,因为从安全上讲 ,在苏联因素消失之后 ,古巴对美国已不构成任何威胁。冷战后 ,反共主义意识形态仍然是影响美国对古政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为维持资本主义世界的生存,消灭共产主义运动,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针对这种情况和鉴于东欧与苏联的剧变,制订我们的反“和平演变”的策略,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共产主义运动顺利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1918年夏至1921年初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是苏维埃俄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长期以来,人们对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和评价存在着分岐,同时对这一时期列宁的经济建设思想也颇有争议。如实反映“战时共产主义”本来面貌,正确把握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前后的思想动态,深入研究列宁在实践中应用、发展马克思主义,摸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1930年代,如何认识和应对德国法西斯的威胁是摆在欧洲各国面前的一道难题.苏联基于自身对威胁的感知,提出共同应对德国威胁的“集体安全政策”,最后以失败告终.从国际关系结盟理论视角来看,沃尔兹代表的“传统结盟理论”认为各国会制衡权力最大的国家,斯蒂芬·沃尔特在对沃尔兹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威胁平衡理论”,认为国家需要制衡对其威胁最大的国家,而不一定是权力最大者.从“威胁平衡理论”的基本观点来看,苏联建立集体安全努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各国对“谁是最大威胁国家”的不同认定,进而加剧了集体行动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变革道路实现共产主义目标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冷战结束后,法共在反思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针对法国具体国情,提出了采用和平方式“超越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变革道路。  相似文献   

6.
<正> “社会主义大旗到底打得多久?”“中国社会主义命运如何?”在当今世界上,自从柏林墙的倒塌,东欧数国剧变之后,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特别是在苏联这个具有70年历史的第一个共产主义大厦倒塌之后,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问题,竟成为这个热点问题的焦点。尤其是西方垄断资产  相似文献   

7.
美国犹太人委员会是美国犹太人社区中古老而富有影响力的全国性防御型组织。在苏联反犹主义和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美国犹太人委员会不但关注苏联犹太人命运,而且致力于切断美国犹太人与共产主义之间的联系,为教育美国犹太人不懈努力。为此,在冷战爆发之初,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反共产主义活动。在犹太社区内部,排斥左翼或亲共产主义组织;在犹太社区外部,联系各类反共产主义非政府组织,并借助广播、出版物等手段,宣传反共产主义思想。在冷战意识形态话语权争斗下,美国犹太人委员会的反共活动呈现出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遏制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时代 ,美国政府利用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遏制政策。其演变趋势主要表现在 :打击对象从苏联转向中国、复归于苏联 ;从禁运战略物资为主转向限制高新技术转让 ;从把经济、军事援助与贸易管制直接联系起来转变成为进口制裁与贸易管制相结合 ;从阻碍苏联集团国家战争潜力的增长转变成为改变苏联的外交政策和国内政治 ;“差别”政策乃是其分化苏联集团国家关系的重要手段。美国冷战战略左右了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的走向 ,西方国家的动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美国冷战战略的调整和变迁。  相似文献   

9.
我要谈的问题是“共产主义之后是什么?”,但是象任何一个称职的教授一样,我认为必须介绍一下背景。首先应当提一提,共产主义的崩溃是多么令人震惊。我认为,在现代历史上,没有比东欧和社会主义祖国本身苏联的共产主义政权的迅速而彻底的崩溃更令人感到惊讶的了。  相似文献   

10.
1949-1950年间美国卷入对越干涉的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美国以直接援助在印度支那的法国殖民军和其所认可的民族主义力量的方式卷入在越南的干涉虽然直到1950年才成为现实,但至少早在1949年美国就有这方面的意向,而其根源则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美国卷人在越南的干涉固然与它对苏联的威胁的担心进一步发展有关,但在越南遏制当地的共产主义运动和排挤法国势力的双重目标才是其卷入在越干涉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对于联解体的原因,学者们众说纷纭。笔者以为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的衰落。因为苏联是依靠一种新的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建立并得以巩固的。而支撑苏联意识形态的重要支柱和证明苏联共产主义的学说正确性的主要论据便是苏联的国家经济。但是,苏联的国家经济并没有始终如一地繁荣发展下去,而是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和美苏冷战的外力推动下崩溃了。苏联国家经济的崩溃摧毁了苏联意识形态的重要支柱,瓦解了苏联共产主义的学说正确性的主要论据,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笔者主要通过对美苏冷战在苏联经济的崩溃中所起的外在推动作用的分析来解释苏联解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马卡连柯是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和作家。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先后组织和领导了“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把3千多名流浪儿和违法青少年改造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和一定知识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忠于祖国的先进人物,同时也创造了教育和再教育工作的新鲜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崭新的教育理论体系。道德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3.
赫鲁晓夫顺应时势,大胆否定和清算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专制集权方式,但赫鲁晓夫无法面对“集体领导”与威权丧失的两难困境,最终为体制所吞嚼。勃列日涅夫既得益于恢复斯大林时期的集权体制,又利用和享有了赫鲁晓夫的改革成果。但勃氏维稳怕乱、放弃改革的后果,是戈尔巴乔夫的迎合人心的“新思维”,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成为二十世纪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又一大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14.
二战期间美国曾宣布支持各国民族自决权利,欲以美国的自由价值观为标准反对欧洲传统的殖民制度,但战后建立新世界秩序的需要迫使美国对印支实行既不干涉法国的印支事务又不得罪印支民族主义者的两面性政策.由于越南民族主义者的共产主义特点以及胡志明明确加入苏联共产主义集团的声明最终打破了美国梦想的东方“第二个铁托”模式成为现实的可能,特别是法国在印支战争的失利和法国在美国全球冷战中的重要地位最终使美国转向全面介入干涉印支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欧洲曾是一个有统一思想和“欧洲精神”的地区,但由于两次大战的浩劫和苏联的出现,欧洲经济濒临崩溃、统一困难重重。为了振兴西欧和美国的利益,1947年初,马歇尔提出“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的“马歇尔计划”;计划的实施,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实现了美国全面控制西欧的目的,同时也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帝国主义为了消灭共产主义,推翻社会主义国家,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式,恢复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总是使用暴力和“和平”的反革命两手,有时两手并用,有时交替使用,有时侧重于暴力,有时侧重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妄想使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从美国总统杜鲁门到布什,从英国首相邱吉尔到撒切尔夫人,从西德总理阿登纳到科尔,都主要奉行着一条“和平演变”的战略。 1917年,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由科学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是对旧世界一个致命的打击。所以西方把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在农民阶级占多数的那些国家,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或农业社会主义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影响。无产阶级政党一旦放松了对它的警惕,就要导致思想上、理论上的混乱,给革命事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害。1918年春至1921年春苏联实行的所谓“战时共产主义”,就十分尖锐而鲜明地证实了这一真理。列宁生前已经发现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严重错误。他在逝世前的两三年中,最关注  相似文献   

18.
许多年来,苏联领导日益面临工业发达的民主国家的共产党包括意共、法共、西共和日共在内一种共同的“修正”趋向。这种趋向,一般称为“欧洲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9.
今年苏联党与政府提出的发展国民经济七年计划给予社会主义各国劳动人民以无限的欢欣鼓舞,因为这个计划不仅是苏联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宏伟纲领而且对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今后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系和平竞赛都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正如在“1959—1965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控制数字”一文中所指出的:“七年计划的国际意义在于:完成这项计划意味着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威  相似文献   

20.
安·谢·马卡连柯是苏联新型的教育家。他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自觉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摈弃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影响,以乐观的态度和共产主义原则,对流浪儿童和少年犯进行改造工作,使他们成为新生活的建设者。他在组织“高尔基工学团”、“捷尔仁斯基公社”的过程中,深入研究青少年心理活动的特点,洞察他们心理、性格变化的规律,以及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