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实现这一基本原则,关键在于从时代要求和社会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探索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永葆这一活力源泉,关键在于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建设的基本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强固这一根本保证,关键在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和创造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如果能够将"西方哲学中国化"看作是对西方哲学展开进一步研究的新范式,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首先是"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规律如何,何以实现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进一步拓展。梳理建国以来,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并在现代化、传统文化以及时代问题的相互关联中概括其基本规律,进而对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点,就是把思想理论建设始终放在优先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85年来党不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创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而使党在思想理论上永葆先进性,并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带根本性、决定性意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坚持它的基本原理、立场、方法,舍此来谈“中国化”,就会产生“化”有余,而“马”不足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重要、更带根本性。只有实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国情化、时代化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是科学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是各种动力构造要素相互驱动的必然结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盈亏、正负动力、动力变异以及增量动力等各种变数,而每种情况都有着其独特的演变及发展规律。要遵循这些规律,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推进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基础上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时代化和民族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而后不过两年,他又放弃使用这个概念,主要原因是此概念缺乏科学性,并容易引起逻辑上的混乱。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应当作为一个正式概念,替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及建设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其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理论研究和现实需要不完全吻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研究薄弱问题、政治性研究与学术性研究不均衡问题等。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已经经历了 80多年的光辉历程 ,结出了丰硕的理论果实 ,这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本文指出了使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积极意义 ,简要论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们对民族问题非常关注,解决民族问题的主张众说纷纭。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根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它遵循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道路并不平坦,正确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要求以时代的创新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当代化。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较为自觉遵循的研究范式,但对这个范式进行自觉深入地研究却一直不够,现有研究虽然重视研究范式的问题向度,但缺乏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人“问题意识”的觉醒和强化;基于解释学的立场,解读“中国问题”必须紧扣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人性发展状态和社会公正三个基本视角;判明问题向度成立的依据,可以从研究范式成立、研究价值、研究拓展三个方面着眼;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的问题向度需要理性、人本、公共、公正等核心理念的引领.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实践层面理解,是指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从文化层面来审视,则是我们党的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和不断提升的过程。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且更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文化自觉的生动反映。基于此,该文试从文化自觉的视角来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在取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的首场伟大胜利的同时,也为人们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得以提出,第一大理论成果得以成熟,历史经验得以形成。对该理论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进行回顾总结,将推进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并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本法律观揭示了一条规律,即法律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论证了一条原理,即“人是法律之本”;解决了一个困惑,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解读;回答了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即法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人本法律观既是对人类法律文化遗产的科学总结,也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法律领域的具体运用,人本法律观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体而言,可以从基本依据、逻辑范式、整体价值来看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基本进程、理论形态、发展规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从基本途径、实践主题、具体标准来看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问题、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的本质、根源及解决方式等,从而厘清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当代遇到了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理论上的"马恩对立"问题,二是实践中的马恩理论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解释力问题,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理解问题。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包含的内容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应该做出符合时代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理解。  相似文献   

17.
从意识形态宣传的视域来看,相较于1919年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传播,1919—1922年这一期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属于真正的宣传阶段,而1922-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则侧重于解决“如何结舍中国实际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为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积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指中国化的成果,不论过程还是成果,无不包含鲜明的文化特征。同时,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确立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属性,解决了困扰中国多年的两难文化困境。从文化维度、文化向度和文化态度三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属性,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找到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最后指出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不断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把理想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的基本方式就是把握和建构两者之间的合理张力,其根本旨趣是确立两者上达下贯之道,避免陷入极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形成一种富有活力的思维方式、解释系统和实践方式,获得理想与现实的双重推动,更好地反思历史,把握现实,展望未来,不断探索从现实通向理想的正确道路。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把握和建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合理张力。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合理张力是一种历史性建构,需要根据时代和国情的重大变化不断地建构、维护和调整,并因此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思想重心和理论形式。只有把握住这一内在张力,我们才能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