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福斯塔夫的形象,属于莎士比亚琳瑯满目的人物画廊中的艺术珍品,有“最完美的喜剧性格”之美誉。对于福斯塔夫的性格,普希金作了出色的分析:“……莎士比亚的多方面的天才也许在任何地方都不如在福斯塔夫身上反映得如此丰富多彩,福斯塔夫的恶行,一个连着一个,构成一串滑稽的、畸形的图画……他的主要特征是好色。粗俗地、卑贱地追逐女性大概从小就  相似文献   

2.
福斯塔夫和应伯爵是两个经过时间考验的著名文学形象,他们二人身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撇开讨论二人表层的相似,而分析了他们之间由幽默因子和乐观精神的有无而产生的美学区别,以及这种区别在观众和读者心中造成的审美效果的不同。同时,分析莎士比亚对福斯塔夫的言行所作的闹剧化处理和《金瓶梅》作者对应伯爵言行的如实描画,使观众和读者更容易忘掉他们行为本身的好坏,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二人的性格所造成的审美效果上的原因,以进一步展现两个人物在审美效应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比较文学的视野里,往往会捕捉到这样的现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学长河中总会激荡起几朵“形同”或“神似”的浪花。它们不以人们意念中的时空单位为纽结,而以各自民族生成发育过程中的“年轮”为对位中介,福斯塔夫与阿Q正是因为这种原因站在了一起,他们分别显示了莎士比亚和鲁迅两位天才作家对民族劣根性的历史与审美的思考。也许是由于上述原因,我国学术界对福斯塔夫与阿Q典型本质的概括呈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影视创作,尤其喜剧小品等创作中出现的某些庸俗化、粗鄙化倾向,本文通过对福斯塔夫和拉摩的侄子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所体现的喜剧精神的分析,探究喜剧精神的实质,那便是主体从一切传统束缚中挣脱出来的解放感;面对困境挫折时自我调解、自我更新的生存意志和生命感;以及主体参透世情、洞彻人生底蕴的语言中体现出的幽默感。而这些正是福斯塔夫和拉摩的侄子获得永久艺术魅力之所在,或许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提出的"反对阐释",对传统的文艺批评提出了根本的质疑,反对旨在挖掘深层意义的传统批评风格,反对把艺术等同于道德,反对文本批评中内容对形式、道德对审美、理性对感性的排斥与欺压,提倡艺术批评的民主化,寻求审美与道德的平衡,要求用感性去体验艺术作品。"反对阐释"的精神实质是对传统批评观的颠覆,对今天的文艺批评仍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艺术批评家,罗斯金认为伟大的艺术首先应是道德的,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使人领悟如何去过一种健康的生活,从而赋予审美一种实用的(理智的,尤其是道德的)功利性.对于审美中道德功利性的关注,使罗斯金转向关注人群社会,进而展开对社会丑陋的抨击.本文所讨论的正是他从审美到社会批评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文学伦理学批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就是从伦理的角度批评具体的文学作品;如果只重伦理问题的发现与探寻,则不符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本义;文学伦理学批评不能离开批评家的审美过程、审美发现与审美判断;要注重对伦理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关系讨论。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批评演进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传入中国已经100年了。围绕着《奥赛罗》的主题、人物在西方引起了无数的争论,这种争论至今仍在继续着。《奥赛罗》在中国也引起了莎学研究者长期、尖锐的争论,《奥赛罗》批评在中国主要表现为:追随苏联马克思主义莎学批评,从人文主义入手肯定《奥赛罗》的进步性;对中国戏剧、戏曲改编《奥赛罗》的批评;嫉妒说与非嫉妒说之间的争论;从文化身份的角度解构《奥赛罗》。  相似文献   

9.
目前审美批评的状况不容乐观,审美批评的主体多丧失自己的文化品格,自恃清高而缺少宽容、因循守旧而缺乏创新、盲目随性而素养欠佳等问题充斥着审美批评场域。审美主体应该从兼容并包的胸怀、立足文本的角度、勇于创新的魄力等方面来提升自己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0.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笔下最有名的喜剧人物之一.多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甚至马克思恩格期也把他作为分析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但是,人们历来只看到福斯塔夫的喜剧性格本身,而对其性格的喜剧机制不甚关注.本文从文学符号学"能指与所指”关系出发,从福斯塔夫的语言、行动、信仰、肢体特征等方面,剖析福斯塔夫的喜剧个性,从一个侧面揭示喜剧性格的深层机制.  相似文献   

11.
艺术伦理学批评是从伦理道德的视角,描述、分析、阐释艺术作品的话语,它介于艺术理论和艺术作品之间,参与构成艺术作品的价值。艺术伦理学批评融合伦理学、艺术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其他学科研究方法,通过描述、分析和阐释艺术作品,并对其中所呈现的道德现象进行价值评判和道德评价,属于历史辩证唯物的艺术批评方法,有其自身的内在理论基础和形式规定性。这种批评方法的理论基础认为,艺术不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借助文本而存在的物质形态,教化是艺术的本质属性,审美是为艺术教化服务的功能。其内在的形式规定性要求遵循描述、分析和阐释的程序,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艺术作品、艺术家、赞助人等艺术现象中所呈现的道德问题进行阐释和价值判断,伦理、伦理环境、伦理冲突等是艺术伦理学批评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霍桑是美国19 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也是一位思想复杂而深刻的作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其小说可以看出:他始终如一地把对人性阴暗面的批判以及对伦理道德困境的审视与思考贯彻于自己创作的始终;其作品通过从不同角度对人心之恶的揭示与对道德嬗变过程的书写,呈现出道德自律对人自身、他人命运以及社会的影响的重要性,他希望从人内在的力量出发去寻求一种有效的罪恶救赎方式以及一种解决人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的途径;其小说既富有现实批判精神,又兼具寻求社会和谐的审美特质,因而焕发出迷人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从审美到审丑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文化历程。李斯特威尔指出 :丑“主要是近代精神的一种产物。”本文试图从 2 0世纪特定的时代特征、批评心理和审美趣味的角度 ,对文学审丑现象作一个简单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翻译批评的标准是学术界长期争论、很难统一的问题。通过论述翻译批评标准的三个层面:社会道德标准、行业规范和学术尺度,比较和分析了三个层面的差异和联系,并进一步提出,翻译批评标准是开放的多元动态体系。  相似文献   

15.
清谈与感兴     
清谈与感兴是汉魏以来的士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起源于东汉晚期的清议活动,人物品评中渗入了浓烈的道德与审美的因素,通过感兴来概括人物品性,即景生发的情形大量出现。正始之后,清谈趋于玄虚,引发了玄学的兴盛,东晋时期褪去政治功利性,审美游戏的成分增强,文艺作品是人物心志的写照,对人物的批评与文艺作品批评相联系,清谈影响到文学创作领域。魏晋之际,清谈与感兴的结合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两极互动的趋势,既深化了人物批评的蕴涵,又将人物批评升华为玄学的义理,这与特定年代的士大夫心志与时势有着直接的关系。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发起的兰亭雅集,即是清谈言咏与感兴的结合。从这个角度去解析兰亭诗会及其作品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学界对塞缪尔·理查逊的研究主要从书信体小说结构模式、情节安排、艺术特点、人物心理分析、女性主义、道德坚守等角度来进行。对理查逊小说的分析和解读主要集中在《帕梅拉》和《克拉丽莎》两部小说上,对其第三部小说《查尔斯·葛兰底森爵士传》的研究甚少。我们需要加强学术史的研究,运用更多的批评方法和审美理论进行对理查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余光中的《论朱自清的散文》引发的争议,涉及朱自清是否是大师、批评心态和标准及其散文好用女性意象、语言技巧等或大或小的问题,究其实质,是如何处理道德批评和审美批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西方当代文学与文学批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二次大战后。随着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的出现,形形色色的文学批评方法也应运而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要求对文学作品进行探讨和评价,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道德功用论的批评方法,心理学的批评方法,形式主义的批评方法,原型的批评方  相似文献   

19.
明代文学理论家茅坤的风神论为中国古典散文建立了一种崭新的审美批评范式,它突出了对情感、生命意识、人的主体精神的重视,真正能从审美角度认识中国古典散文的美。  相似文献   

20.
女性的道德发展——吉利根的女性道德发展理论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女性主义道德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审视批评了西方社会现有的人类道德发展理论对女性的忽视,通过访谈等方式对女性进行经验性研究,论述了女性在道德发展上的不同,建立起了女性主义的关怀伦理学。她的理论在西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